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升至50.5%,PM2.5(细颗粒物)浓度为每立方米60微克,同比下降11.8%。与2013年相比,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下降43.4%。
以上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区域性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在这组数据背后,隐藏的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实现跨越式进步的一个客观规律——科技攻关先行。
中国石油坚决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要求,超前部署环保工作,加强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
中国石油实施重点工程335项,2018年投入经费167亿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和温室气体等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
科技攻关助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深度减排。
“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分别明确提出“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8%、15%,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10%、15%”的约束性指标。
为此,中石油部署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重点攻关喷嘴的优化设计,解决了进液不均匀的世界难题,研制了具有知识产权的高效催化剂,大幅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脱硫脱硝成套技术和设备,先后获得国家专利10多项,中石油技术秘密11项,获省部级奖励10多项。
这些成果首先在抚顺石化、辽阳石化、四川石化等内部企业进行应用,目前已经推广到大庆宏伟等中石油外部企业,得到广泛认同。
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十二五”期间,中石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削减41.3%和20.3%。与2015年相比,2018年,中石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9.8%、25.5%,提前达到“十三五”国家减排约束性指标,减排指标处于央企前列。
科技助力挥发性有机物(VOCs)有效管控。
围绕VOCs管控,开展生产管理创新和技术研发,建立了“可申报、可追溯、可核查”的VOCs管控体系。
比如我们研发的油品储运过程油气回收技术,一次投资可降低20%以上,运行成本可降低10%以上。
再比如我们研发的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等VOCs排放管控技术,投资可节省20%,运行成本可降低30%。
我们将这些技术应用于中国石油所属的全部25家炼化企业,共投资24.33亿元,实施VOCs治理项目119项,年减排3.9万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我们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11项VOCs重点治理项目,对3500座加油站和44座油库进行了油气回收改造,有力支持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
科技攻关助力温室气体控制见成效。
中国石油是国内唯一的国际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成员企业,高度关注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控制。
例如在油气田伴生气回收及利用方面,我们重点攻克了伴生气预处理技术,解决了伴生气中携带的泥沙和水对后续工艺的影响难题,突破了复杂地形条件油气混输计量技术,解决了伴生气的运输难题。该技术在长庆油田已得到广泛应用,伴生气回收率由过去的7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年回收天然气2亿方左右,相当于每年减排CO240万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在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方面:依托973、863,国家重大专项以及中国石油低碳重大专项,我们系统研发了二氧化碳捕集、封存、驱油与埋存等技术,从2007年开始,先后开展了室内研究、现场中试以及先导试验并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在吉林油田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二氧化碳分离、捕集和驱油,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全产业链CCUS基地,该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年二氧化碳注入量40万吨,每年原油产量为25万吨,原油采收率比水驱平均提高了20%。 截至2018年底,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38万多吨。该技术充分利用了二氧化碳驱油的特性,既减排了温室气体,又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获国家能源局技术进步一等奖。
技术无止境,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中国石油的智慧和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