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房企泰禾集团,近期再一次被舆论聚焦、放大。这次“走红”的起因,是深交所5月8日发布了关于泰禾集团2018年年报的问询函,就短期偿债能力、2000亿销售目标等19项相关细节提出问询,要求进一步补充披露信息。
实际上,这只是证监部门加强监管的一次例行问询。截至5月13日,总计有226家A股上市公司都收到了年报问询函,问询内容大同小异,包括:持续经营能力的变化、现金流与营收是否匹配、大额商誉计提合理性以及偿债能力等等。
虽然只是常规问询,但对于市场关注度极高的泰禾来说,却不亚于又一场舆论风暴。不过,据悉泰禾的难题,即将在6月份彻底解决。
接近泰禾的知情人士称,在经过与诸多金融机构的密切沟通后,574亿元短债压力已基本化解。其透露,泰禾年内实际仅需偿还100多亿元到期债务。这对千亿规模房企来说并非难事。甚至于在内部会议上,鉴于资金面的逐步好转,择机拿地、积极拓展又被提上管理日程。
在深交所就其“115亿元现金流如何偿还574亿元短期负债”提出问询后,“泰禾危机”似乎山雨欲来。然而,风暴中心却是出乎意料的镇定。
接近泰禾的知情人士透露,5月11日,在北京的泰禾中国院子,泰禾地产板块全体高管召开了为期一整天的月度经营例会。而内部相关数据显示,泰禾今年前4个月已累计完成368亿元销售任务,行业排名第23位。
而近期,泰禾北京、福州和广深三大区域均有大批楼盘取证备案在即,预计二季度将形成院子系产品的集中放量。
其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枢纽地带的超级大盘——泰禾广州院子,占地千亩,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总货值约400亿元。虽然日前已公告与世茂合作,但泰禾仍将获得49%的权益。
上述内部会议还传递出一个明确信息:泰禾资金紧张的局面将在6月份彻底扭转。知情人士透露,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房地产调控和金融严监管的行业大背景下,民营房企融资困难,尤其是国内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战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导致高杠杆、高周转模式的激进型房企普遍扩张遇阻,泰禾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
年报资料显示,在排名前50位的内资上市房企中,总计有25家资产负债率超过80%。其中,泰禾2018年负债率一度高达86.88%。这成为舆论反复诟病的焦点所在。
为改变市场对负债的不良印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泰禾分别从营销、财务、操盘、融资和品牌等多方入手,着力应对。
首先是坚决抓销售、抓回款。年初,泰禾在北京发起“1号抢收计划”,一个月时间便完成50亿元销售;4月,集团首次实现销售回款超过签约回款,各地项目年内累计完成368亿销售业绩,为泰禾扭转资金困局做出巨大贡献。
其次是拿出若干项目,与业内优秀企业进行股权合作。此前见诸公告的,已有杭州、南昌、广州和佛山等地7个项目与世茂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未来还将陆续有一些项目放开股权,与志同道合者联手操盘。泰禾内部曾对此做过测算,结论是“适当稀释部分项目股权并不影响集团整体战略”。
据了解,目前泰禾合作项目的权益占比大都在80%-90%之间,而规模相近的旭辉权益占比大体在40%-50%之间,万科的权益占比则约为30%,相比之下,泰禾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准。
此外,泰禾还对100余家有合作关系的大小金融机构集中梳理和清理,最终确定仅与其中15-20家综合实力较强者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这一“合并同类项”的债务置换动作,使得574亿元短债压力基本化解。据悉,泰禾年内实际仅需偿还100多亿元到期债务。这对千亿规模房企来说并非难事。
知情人士还原了泰禾“高负债”形成的一个历史细节:早在两年前,市场形势好,泰禾各地项目销售火爆,众多金融机构纷纷主动找上门来,“一个项目至少被五六家机构盯上,应接不暇。有时候要找董事长签字,一等就是三四个小时”。
泰禾当时确立的融资原则是“谁给的便宜、给的快,就跟谁合作”,正因如此,2017年一年,泰禾总计从各类金融机构拿到了大约1000亿元的低息融资,这笔钱为其加速并购项目、最终实现超过6000亿元货值的土地储备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泰禾的疏忽之处,就在于对金融合作伙伴疏于管控,导致2018年金融市场收紧时,个别实力不强的小贷公司临时抽贷、压贷。正因如此,去年以来,伴随各种负面舆论,个别金融机构开始表现出“晴天给伞、雨天收回”的现实一面。
面对压力,泰禾在自身做好资金应对、加大力度实现销售回款的同时,开始着手对合作金融机构进行梳理和精简,力争形成“15-20家战略合作伙伴、每家融资规模几十亿”的稳定格局。据悉,这项工作到本月底就将全面完成。
知情人士还透露,在谈判过程中,泰禾用以说服金融机构支持泰禾的理由仅有三句话:一是泰禾超过6000亿元货值的土地储备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拿地价格低,保值增值;二是泰禾的产品力和操盘力业内有口皆碑,很多同行都在学泰禾,“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合作伙伴?”;三是泰禾公司治理结构完善,A股上市,“有监管部门替你监管,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在上述内部经营例会上,泰禾高层集体反思,认为公司当前所面临的舆论压力,既有外部叠加因素,更与自身管理能力不强有关,“与华为等制造业企业和万科、龙湖等业内优秀房企相比,泰禾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另据了解,在当天参会的泰禾地产板块高管中,近三分之一入职尚不满一年。用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的话说,“队伍需要磨合,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没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
2017年底,黄其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就泰禾集团实现2000亿元销售目标表达个人愿景,此举随即遭到深交所书面问询,成为喧嚣一时的舆论事件。然而,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泰禾近年来反复遭受舆论非议,背后恰恰说明企业成功地拥有了极高的市场关注度,是自带流量的“网红”,正所谓“人红是非多”,甚至过去地产圈有句俗话“不怕有人骂,就怕没人理”。
反观泰禾的成名经历,从16年前的北京泰禾红御更名为运河岸上的院子再到今天的中国院子,虽然也曾走过短暂的炒作路线,但本质上还是凭借扎实的产品力、市场认可和消费者追捧而获取成功。这一点,从泰禾院子系产品持续热销、开盘即罄、蝉联城市销冠并且被业界同行不断模仿复制,即可见一斑。
去年泰禾院子还被选入《全国高校房地产专业案例教材》,两段入选评语写得颇为中肯。一是:从最早“十年磨一院”的中国院子,到如今全国布局21城41院,就打造中式豪宅的能力而言,鲜有开发商能与泰禾分庭抗礼;二是:泰禾院子以福州“三坊七巷”为蓝本,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形成独有的“门头、坊巷、院落”三大造院体系,并申请了包括门头、门钹等十大专利,以一脉相承的建筑形制、独树一帜的文化基因,在业内形成“谈中式、必泰禾”的现象。
在龙头企业普遍专注财务指标、追求产品标准化、强调高周转的行业大背景下,房地产品牌平庸化渐趋常态。相比之下,泰禾始终坚持精品战略、崇信工匠精神,并且站在大国崛起、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高举新中式住宅文化复兴旗帜,以医疗、教育等配套推动“泰禾+”服务,坚持打造房地产行业“第一品牌”的目标信念,并希望以此确立自身品牌的差异性和企业战略的护城河。
所谓有得必有失。精品战略和工匠精神,说白了就是强调“慢工出细活”,从商业逻辑上来说,就意味着对产品要有更多的成本和精力投入,同时还会降低一部分周转率。
这些,在企业规模小、单个项目运作的时候不觉得是压力,一旦企业规模做大、上升到千亿量级时,各种对于综合管理运营能力考验便接踵而至。泰禾今日所面临的,恰是这样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升级时刻。
知情人士还透露,在上述内部经营例会上,鉴于资金面的逐步好转,泰禾管理层有了底气。下一步,在加大供货和销售的同时,择机拿地、积极拓展又被提上管理日程。
与此同时,泰禾管理层也充分意识到,当前内外部力量都在要求泰禾加强管理,而且要快马加鞭、马上改变,“对此要有紧迫感,时不我待”。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