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垫资开户科创板?小心券商取消你的交易权限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5-14 00:31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何剑岭    

    对于那些实际上不符合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条件的投资人,即便此前已经开通了科创板交易权限,这个资格可能也会得而复失。

    日前,有消息称,现在如果投资人被券商查到存在“垫资开户”科创板等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情形,即使此前已经成功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也会被取消科创板交易资格。

    而对于如何处理存在“垫资开户”情形或者有嫌疑的存量客户,各家券商的做法则是不尽相同。

    某区域性券商向记者指出,公司会对开通科创板权限前后资金变化较大的客户进行核查,对核查后确有“垫资”情形的客户账户经警示后取消其交易权限。

    全行业已启动相关核查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现在如果投资人被券商查到存在“垫资开户”科创板等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情形,即使此前已经成功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也会被取消科创板交易资格。

    5月13日,某头部券商上海地区营业部资深投顾向记者表示,目前尚未从总部收到所谓的取消“垫资开户”者科创板交易权限的通知,“我还没听说有‘垫资开户’科创板的情况,估计只是个案,毕竟对资金的要求远少于新三板。”

    而上海某中小券商内部人士5月13日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总部专门有部门负责对‘垫资开户’科创板等违规情形进行检查。”

    事实上,券商启动科创板开户适当性要求检查不是最近才有。据记者了解,近一个月来,业内不少券商都已经根据监管要求在对科创板“垫资”开户的情形进行核查。

    记者在今年4月底曾报道过,4月18日,华东地区某券商曾收到上交所《关于落实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通知》,而根据该通知要求,该券商立即针对已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个人投资者进行了全面核查,确保其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

    对此,银河证券方面同样向记者表示,在收到上交所下发的通知后,“公司随即召集科创板专项业务工作小组成员,对交易所适当性管理方面要求进行探讨研究,针对‘垫资开户’情形做好‘回头看’的同时‘向前看’,考虑优化适当性管理流程并加强准入控制和客户筛查。”

    据媒体近日报道,上交所在通知中明确规定,对于申请开通科创板股票交易权限前账户内资产出现异常变化的,券商应重点核查投资者的资金来源、资金性质等是否异常等情况。而对于在该通知发布前已开通科创板股票交易权限的个人投资者,券商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核查,确保其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

    已有券商采取严厉措施

    不过,截至目前,券商经核查后发现的“垫资开户”科创板的情况应该还比较有限。

    今年4月底,某头部券商内部人士曾向记者表示,从公司近期核查的情况来看,尚未发现“垫资开户”的情形。5月13日,该人士再次回复记者称,尚未发现“垫资开户”的情形。

    即便如此,不少券商还是对“垫资开户”科创板的行为制定了处置措施。

    而据记者采访发现,对如何处理确有存在“垫资开户”情形或者有嫌疑的存量客户,各家券商的做法不尽相同。

    上述华东地区某券商方面表示,针对核查后发现存在“垫资开户”科创板风险的客户,公司将要求其重新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并提供合法的相关证明材料。

    而上述某头部券商内部人士则指出:“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有‘垫资开户’科创板的情形,一旦发现有此类情形,会对这类账户进行重点监控。”

    不过,有的券商的处理方法则显得更为严厉。例如,某区域性券商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对已开通科创板权限的存量客户情况进行了自查,并对开通前后资金变化较大的客户进行了核查,对其中存在“垫资”嫌疑的客户予以风险警示,而对核查后确有“垫资”情形的客户账户经警示后将取消其交易权限。

    券商这样看起来较为严格的做法也有据可循。3月19日,上交所在发布的《关于科创板投资者教育与适当性管理相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券商不得接受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条件的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5月13日,上交所举行了科创板证券公司经纪相关业务培训会,近百家券商相关业务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培训。据了解,在此次培训中,上交所再次向各券商传达了关于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相关要求。

    上交所强调,券商作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的重要参与者,要“严把七道关”,充分发挥“看门人”作用,将优质科创企业和适格投资者引入科创板交易市场;还要充分发挥“守护人”作用,积极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加强风险揭示,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审慎交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此外,上交所方面还表示,将持续跟踪评价券商科创板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发现落实不到位或发生投资者投诉纠纷的,将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将上报证监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空壳企业”3年零纳税骗发私募债9400万 承销券商中山证券竟浑然不知

    下一篇

    基岩资本副总裁范波:MSCI扩容关注外资流入结构 外资增配A股趋势不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