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近五成境外经贸合作区进入盈利状态 区内企业急切盼望获得金融支持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4-25 21:04

    据统计,目前12%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获得了可观的利润,33%获得了一定的利润,19%处于保本运作,还有36%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尚未盈利。但与此同时,有61%的受访合作区表示,没有获得任何类型的金融支持,他们迫切希望加强同多边金融机构的合作,从这类金融机构获得资金。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境外经贸合作区分论坛召开期间,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联合撰写的《中国“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助力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

    报告称,过去十年,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在深化与有关国家经贸合作的同时,也助力东道国工业化进程,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

    报告指出,许多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仍存在提升的空间。调查表明,大多数合作区在运营几年后通过建立不同的收入来源实现了经济可持续性,但短期内大量收益还主要依靠合作区运营方在园区内的工业活动收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间对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进行的全球问卷调查。同时,还增加了对柬埔寨、埃及、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南非进行的67次实地半结构式访谈内容。

    图片来源:新华社

    约45%经贸合作区处于盈利状态

    根据报告的调查反馈,参与调查的42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当中,大多是经济可持续的。其中,12%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获得了可观的利润,33%获得了一定的利润,19%处于保本运作。与此同时,还有36%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尚未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统计,超过一半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运营不到10年,而尚未盈利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大多属于这一类。

    同时,还需考虑合作区的投资额大小。据报告分析,42家受访园区中,19家(45%)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金额介于1亿至5亿美元;3家(7%)投资了5亿至10亿美元;6家(14%)投资了10亿美元以上。总体而言,投资额较大的园区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盈利。

    与盈利状况相比,境外经贸合作区内企业似乎更关注能否获得金融支持的难题何时得到解决。

    报告指出,在受访合作区当中,39%的受访区表示,从银行获得了金融支持;6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获得任何类型的金融支持。一些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运营方指出,很难从多边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今后应加强与这些机构的合作。

    江苏永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其元表示,企业境外融资难度大,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一期总投入超过2.5亿美元、总资产超过30亿元人民币,因资产在境外,难以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他表示,在最艰难的时刻,甚至要靠变卖国内资产来支撑境外园区的发展。他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帮助引导、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直接参与工业园建设,有效解决境外资产抵押融资难题。

    成本和市场成吸引企业入驻主要因素

    作为企业“抱团出海”、降低海外投资风险的一种创新模式,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呈现出比以往更快的发展态势。

    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目前中国在国外共建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已经接近400亿美元,这些园区为东道国贡献了30多亿美元的税费、30多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占全部合作区的70%以上。

    那么,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企业入驻的吸引力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据报告统计,成本和市场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吸引企业入驻的主要因素。在受访园区中,76%的企业认为相对低廉的生产劳动力成本是吸引其入驻的最主要因素;74%的企业认为优惠的投资及税收政策是其选择入驻的主要因素;71%的企业认为相对低廉的生产原料成本是其入驻的主要因素。

    除了相对低廉的成本和市场以外,报告指出,成功选址和东道国政府的支持是境外经贸合作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报告显示,在影响合作区选址的因素中,相对低廉的土地价格、稳定的政局及安全保障、靠近合作区主要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位于东道国政府规划的重要经济发展区域、地理位置具备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便利的交通和相对低廉的物流成本等,是企业建设园区选址重点考虑的因素。考虑这些因素的园区比例均超过50%。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梳理该报告还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在积极融入东道国的价值链方面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园区入驻企业本地后面临的采购价格昂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报告指出,本土化采购和销售是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生产的重要特征,合作区企业在当地采购金额越大,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越高,与东道国经济融合发展的程度就越高,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也就越大。但受访园区内企业在采购当地产品和服务时,也会面临当地产品价格较高、没有符合要求的产品、产品品质较低、数量不足等问题。

    根据报告的统计,在受访园区入驻企业面临的障碍当中,67%的受访企业认为采购价格昂贵,占比最高;其次是62%的企业认为本地化采购缺乏所需的产品和服务;43%的企业认为本地化采购品质较低;38%的企业认为本地化采购数量不足。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泸州老窖2018年营收创新高 高端酒增速领跑

    下一篇

    全国人民日均购彩一元 彩票或在侵蚀中低收入群体购买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