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996”不符合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价值观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4-14 17:35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是996或者997,而在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成功的态度,对待人的发展和人的幸福本身的态度。

    每经记者 李伟    每经编辑 余冬梅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期,“996”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所谓996,是指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

    周末碰巧与一位长期在IT行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聚餐,谈起时下热门的996话题。他告诉我,所谓996在很多行业已经不是新闻,而且很长时间都是如此。他就曾经很长时间是997式的工作状态。

    我问他,是你自愿的996吗?这位朋友苦笑起来。如果不996,要么工作任务完不成,考核不过关;别人都是996,你不这样,要么就走人,要么就服从。他告诉我,因为这样的工作状态,自己的身心遭到很大的创伤不说,家庭也因此矛盾不断,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矛盾更加严重。

    听后默然。

    我是坚决反对强制的或者表面上非强制却事实上强制的996。我始终认为:第一,这是不人性的。人生而为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在高压的工作状态下一周工作6天、每天早九点到晚九点吗?第二,这是违反了国家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的,是违法的。

    除了上述两点外,更重要的,这是违反了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根本价值观的。

    其他两点不谈,我想简单谈谈它是如何违反了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观的。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们的所有的行为模式必须符合最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很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这些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而非片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所谓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精神和身体、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都能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

    (2)人的本质内核上是“多需人”,而不是“单需人”。即: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特别强调包括人的尊严在内的发展。

    (3) 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反对片面畸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这里主要有四层含义:第一,身与心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第三,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第四,人与自然的全面关系与和谐统一。

    (4) 反对“物”统治人和客体(劳动产品)支配主体(劳动者),提倡人的行动自觉自愿自主从而自由。

    图片来源:摄图网

    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人所创造的物(劳动产品)不为人所用,反而与人相对立,甚至转过来支配人、奴役人,这就是异化。所谓异化包含了一种价值评价:即认为人或者说主体与其所创造的物或客体应当是统一的,人应当支配物而不是相反,否则就是异化,就是强制和不自由。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本来是人的活动的创造物,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却转过来成为支配人、奴役人的力量,于是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感到强制。劳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了。

    我们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会认识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当今社会不仅不过时,而且还有重温和大力张扬的必要。

    第一,难道我们人活着,就只是每天除了可以有9个小时的吃饭睡觉的时间,其余的时间全部用在完成我们赖以谋生的那份工作上吗(996如果加上路途往返的时间,应该在14~15个小时)?我们能有用在读书、家庭、休闲、业余爱好的时间吗?

    第二,我们能有时间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这个“计划比变化”更快的世界吗?

    第三,按照一位大佬的讲话说,“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为此,我们必须996,而且因为我们有福报,我们才有996这个机会。关键是,这个成功的内涵是什么?这么多年社会上喧嚣的“成功学”,事实上就是变相的“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认为有钱才是成功,认为豪车豪宅才是成功,因此,整个社会物欲泛滥,消费主义大行其道,应该说,对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典型的是马克思所批判的“物支配了人”,人创造的“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为了支配人奴役人的力量。这样的劳动,是幸福的吗?

    记得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面对中外媒体记者,就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首次提出“人民美好生活十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美好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高频词、关键词、主题词。而这“十更”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反映。再往小一点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是把“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有机结合起来的。

    对于成功的界定,我认为必须有一个正本清源的界定了。而且,对于幸福的根本含义,我想,我们稍微有生活阅历的人就应该知道,并不是有钱就幸福,更不是钱多就幸福。当今社会我们随便看一下身边就知道,恰恰相反的一个例子是:不少有钱人可能并不一定就是幸福的。而幸福是一个有着许多个综合性的指标的概念。在保障了基本生活水平以后,心灵的幸福、精神的健康、家庭的和睦、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如此等等可能才是真正的幸福吧。

    如果设想一下,整个社会的人们都在“996”或者“8116+8”,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现在回想我以前20年在媒体的工作经历,大多数时候我又何尝不是996呢,有些时候甚至是997。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任何人强制我自己要996或者997,那是我自己的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的使命感决定了的,我是完全的自觉自愿的。我怀着高度的责任感从事我喜欢的这种工作,关键是我感觉是幸福和快乐的,没有被逼迫的痛苦或者工作带来的心理创伤。而且因为这种工作的缘故,我必须不断努力地学习各种知识以适应工作,自己因此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

    但是,现在的996好像变味了。看网上绝大多数网友的留言评论,就知道问题有些严重。

    其实,我觉得,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是996或者997,而在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成功的态度,对待人的发展和人的幸福的本身的态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对爱立信调查

    下一篇

    中信:月末才是A股第二轮上涨更好的买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