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夸夸群”面前,深圳为何“不好意思”?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4-01 22:36

    当全国都在学深圳,深圳又在学什么?面对众人夸赞,深圳为何连说“不好意思”?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

    深圳从不缺来客。

    就在上周,高雄市市长韩国瑜、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相继率队到访深圳,除与当地企业签下“真金白银”的合作订单,深圳从小渔村变身大都市的发展思路、具体做法,也是绕不开的主题。(戳此回顾:《“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

    梳理公开报道,皆是高度评价——

    据“深圳发布”今年1月的统计数据,2018年以来,已有19个省级党政代表团、近20个地市一级党政代表团到深圳考察交流,且普遍都由地方一把手带队,足见其重视程度。

    当全国都在学深圳,深圳又在学什么?面对众人夸赞,深圳为何连说“不好意思”?

    1

    是什么,让深圳成为了深圳?

    对于这个问题,青岛媒体总结了四点:“不好意思”的深圳、“胆子足够大”的深圳、总讲“大白话”的深圳以及“不喜欢说不”的深圳。文中还提到,如果青岛真能做到,“搞活一座城”并不遥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搜索全文。

    《青岛日报》版面截图 

    让城叔尤为感慨的是,深圳这座国内标杆城市,没有在“夸夸群”面前丧失清醒态度。

    拿经济总量来说,尽管2018年深圳GDP超过香港,当地官员倒显得有些低调,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谈及这一话题甚至连说“不好意思”。究其原因,是不想给外界造成“深圳全面超越香港的印象”。


    相较而言,对于这次GDP排名变化,深圳媒体并未“浓墨重彩”地报道 网页截图

    吴思康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深圳在单位产出、全要素生产率这些更核心、更重要的指标上跟香港比还有很大差距,“更别说在营商环境、高端人才吸引、国际前沿的创新能力这些方面了”。

    从几份权威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也可以清楚看到深圳为什么会“不好意思”——

    在中国城市排名中,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位居首位,但其综合效率竞争力指数明显低于香港。

    数据来源: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

    再放眼全球,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已与伦敦相当,超越东京和香港,但综合效率竞争力依旧表现不佳。

    数据来源:中国社科院《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2019》

    总结起来,秉承“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在“效率”这件事情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

    说到深圳,似乎总绕不过香港。

    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省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把靠近香港的深圳镇作为城市的名字,意味着它从诞生之初就要对标香港,对标国际一流城市。

    对比来看,香港不仅经济密度遥遥领先,宜居度也领先于内地城市,深圳需要学习和改进的,还很多。

    数据来源:城市宜居度指数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经济密度为总GDP和城市城区面积比值,数据来源为2018中国统计年鉴。

    如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两大中心城市,二者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更有利于深圳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拉长“长板”,补齐“短板”。

    早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曾向城叔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世界级湾区,下一步努力方向是如何让整个广东达到与港澳相当的人均GDP水平、治理水平及国际化水平。

    广东如此,深圳自不例外。其中,以优化营商环境最为迫切——这可能是目前内地城市和世界先进城市之间的最大差距。

    按照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新加坡曾连续十年夺冠。2018年,新加坡名列第二,香港列第四,中国内地排名从上一年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

    早在去年1月,深圳印发《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推出20大改革措施126个政策点,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用吴思康的话说,土地、税费、补贴等优惠政策,只能解决企业暂时的需求,对企业而言只有一时的吸引力。企业要发展壮大,还是离不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彼时,当地媒体报道称,深圳从营商环境改革入手,“吹响了对标全球最高标准的冲锋号”。

    3

    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深圳看向了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旧金山、东京、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

    对标什么?学习什么?

    比如香港和新加坡在城市治理、营商环境、法制建设中的成效,美国硅谷对科技创新研发的持续探索,上海在金融中心建设、城市规划和精细化治理方面的尝试,等等。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还向城叔强调了一点,深圳需要加强基础科研。

    “在深圳,企业作为创新驱动主体,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高,但同时这些成果往往都是具有商业价值和实用性的,也就是说大多数是‘短平快’的创新成果,深圳需要尽快补齐基础科研这块短板,否则可能对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他看来,正在推进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对深圳而言是一大利好。

    当然,过去40年,深圳能够创造“奇迹”、成为标杆城市,离不开“人”。正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所言,“所谓承载力,不单单是指自然条件的客观限制,也是跟人的能力、人的观念有关的”。

    说到此,城叔想起十多年前的一篇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洋洋洒洒1.8万字,讨论深圳该向何处去,引起深圳市政府和全国网友关注。时任深圳市市长于幼军,不仅公开回应,还与文章作者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面对“市民对一些干部不太满意”的问题,于幼军回答:

    个别干部赞扬声听多了、富裕了、优越了,小富则满、贪图享受。兵法说:骄兵必败、哀兵必胜。我们现在就想打造一支哀兵大队伍,继续卧薪尝胆、奋发有为、励精图治!

    我以前很少说,但我今天可以告诉你:带一支哀兵要远远好过带一支骄兵。缺乏忧患意识、老以为自己是第一,这不好!这样的队伍没有战斗力。所以我感谢你的文章,是再击一猛掌。(据南方都市报)

    或许,“不好意思”背后,是深圳投身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之谈。所以,很多时候,当国内城市纷纷把成为“下一个深圳”当作对未来的期许时,更需要务实地看一看,脚下的路。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去年的爆款基金兴全合宜净值先于大盘“回本” 原来重仓了这些股票!

    下一篇

    中金公司已正式启动将中投证券打造为集团零售经纪与财富管理的统一平台的进程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