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优化征信、增强风控、深耕场景 消费金融还有提升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3-15 10:27

    每经记者 肖乐    每经编辑 周宇翔

    消费金融行业创新和风险需要平衡。2018年9月2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提升金融对促进消费的支持作用,鼓励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把握好保持居民合理杠杆水平与消费信贷合理增长的关系。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持续明确监管准则、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监测与打击力度外,还应通过优化征信等行业基础设施、为正规持牌机构开辟多元融资渠道等方式,扶优罚劣,净化行业环境,让违规行为无藏匿之地。

    拓展数据 优化征信

    新华社瞭望智库联合前海征信发布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报告2017》指出,截至2016年9月初,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共有2927家接入机构,收录自然人数8.99亿,其中4.12亿人有信贷业务记录。《报告》同时指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仍属起步阶段,各市场主体缺乏统一数据标准,信用数据采集和使用无明确细化的法律规定,个人信息存在滥用风险。

    仅4亿人有信贷记录,这意味着,消费金融机构在拓展更多客群的时候,面临着征信数据获取的问题。“做消费金融实际上就是要去积累数据。”一位网贷机构高管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征信报告、银行卡和信用卡的账单等是强相关的,这类数据对于风控来讲特别有效果。第二类有效果的数据是与通讯数据相关的社交数据,比如由通话清单、联系人清单的维度来判断借款人的社交情况;购物清单、购物地址、淘宝京东账号等都是和社交信息有关的。第三类比较有效果的是用户行为数据,比如通过手机查询地理位置。”

    对于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来说,其优势在于能够接入央行征信,但消费信贷的审批也不能完全依靠央行征信数据,而对于非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来说,在消费金融有效数据的获取上还需要更大的支持。“总的来讲,我们的数据量还不够。部分数据需要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比如查银行征信,借款人需要提供信用卡账单,至少他在银行不是白户,信用卡账单也可以表达他的银行征信情况。如果百行征信或人行征信,或者其他第三方和金融强相关的数据能够对平台开放,平台的风控水平就会做得更好,对借款人的识别能力更强。”上述网贷机构高管表示。

    征信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化解当前消费金融领域存在的多头借贷问题。记者注意到,百行征信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启动了个人征信系统、特别关注名单平台和信息核验平台三款产品的上线验证测试工作。个人征信系统是百行征信生产经营的基础产品,能够有效帮助接入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信用风险,提升授信服务效率。特别关注名单平台主要为了解决机构面临的多头借贷、恶意骗贷等线上欺诈问题,其中包括了经有关方面认定的P2P恶意逃废债借款人信息,向接入机构提供第一道风控屏障。信息核验平台旨在解决市场上征信数据核验困难,整合了多家第三方数据资源,为接入机构提供合规、安全、权威、高质量的多项接口核验服务。截至2018年6月底,百行征信与120余家互联网金融和消费金融机构签订了信用信息合作共享协议。

    图片来源:摄图网

    增强风控、合规转型

    场景、风控、资金成本是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关键所在。恒大研究院的报告指出,消费金融不同玩家在资金、场景和风控端各具优势、差异化竞争,新一轮金融强监管,强调资质与风控、规范创新是未来趋势。银行资金的风控优势显著,但缺乏消费场景,正积极寻求合作,搭建场景实现转型;电商和支付平台场景丰富、长尾用户数据充裕,但受监管和资金限制,与银行合作、转型助贷是必然趋势;新兴互联网平台虽无法与传统机构直面竞争,但能够在垂直市场占得先机,依靠导流、助贷等实现差异化竞争。

    对于消费金融行业几类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上述恒大研究院报告进一步指出,联合建模成为消费金融平台合作的重要方向。风控模型向来是信贷机构的风控关键,商业银行的主流风控策略以央行征信报告为数据源,以专家经验或专家规则为评判策略,但过于定性的风控方法,虽然降低了坏账率,也导致银行无法针对长尾客户进行消费贷款服务;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风险定价模型近年来发展迅速,许多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虽然掌握了大量的客户行为数据,但是由于风控经验不成熟,导致该类平台的逾期率和坏账率远超于银行。因此,银行与拥有互联网大数据的平台联合建模,成为未来消费金融平台提高风控能力的重要方向。

    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平台作为资方,为互联网平台用户提供消费信贷已经是常见模式。与此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拓展互联网大数据来源,强化信贷风控,提高审批效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输出风控等技术也成为不少互联网平台的转型方向。

    例如,上海银行在年报中披露,其从2017年开始强化大数据应用,积极发展消费贷款,推动零售信贷增长,2017年,上海银行科技人员增幅9.3%,构建大数据应用平台,引入16家共计35大类外部数据。又如,2018年11月1日,度小满金融CEO朱光在百度世界大会上透露,度小满已与50多家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合作放款超2500亿元。

    上述恒大研究院报告指出,发展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是资金、场景和风控,资金成本低、消费场景丰富、信用数据充足且风控模型成熟的平台最可能胜出。银行背靠低息稳定资金形成护城河,赚取直接利差,最大程度获利。流量和数据变现,联合放贷和助贷成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合规发展的主要方向。

    薛洪言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强调,消费金融行业内部的不均衡现象突出,需要予以重点关注。此前在资本要求、风口思维等各种因素的裹挟下,不少消费金融机构更多地追求规模增长和赚快钱,不愿意干苦活、累活,导致现金贷等暴利领域机构扎堆、乱象丛生,而一些需要长期沉淀、渐进布局消费场景,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还有提升空间。要改变这种行业导向,除了对校园贷、现金贷等特定领域出台针对性监管要求之外,可从资金渠道、杠杆率要求、创新产品准入等方面着手,为真正依托于深耕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土壤,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对消费升级的带动作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盘中动态】券商股早盘走高

    下一篇

    手机价格趋势:iPhone向左降价 华为小米向右涨价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