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特写|我在北京开网约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1-31 12:45

    虽分享同一身份,他们却有着不同的过往及未来——有街头的“游荡者”、曾经的小生意人、甚至是归乡的游子。手操方向盘,通过网约车,他们与脚下这座城市、形形色色的乘客,发生或深或浅的联结。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经记者 刘洋 实习编辑 王丽娜

      在冯安看来,两种人,还在跑网约车。

      “第一种人,小伙子,没什么职业,家里给他买个车,你就跑滴滴吧,反正也不指望他挣钱,一天挣多少,就花多少。”

      第二种,就是“像我们这帮人”,“没办法了,走投无路了。”年过五旬的冯安头发油腻、蓬乱。今年过年,他不回老家,因为“划不来”。

      年关将近,北京地铁人流慢慢稀疏,“外地人”吹起返乡号角。不过,仍有一群人,像冯安这般,穿行在北京纷繁复杂、交织绵密的交通网,每天与我们相遇、然后分离。叫不出名字、辨不清面容,甚至口音,却有着统一的名字——网约车司机。

      虽分享同一身份,他们却有着不同的过往及未来——有街头的“游荡者”、曾经的小生意人、甚至是归乡的游子。手操方向盘,通过网约车,他们与脚下这座城市、形形色色的乘客,发生或深或浅的联结。明天过后,他们当中,或回到异乡,或另谋它业,甚至永远离开这座已分不清异乡还是故乡的城市。

      北京,异乡或故乡

      北京城市化进程下,原本身份各异的人,涌向网约车司机这一统一身份。

      在客居北京的第20个年头,谷俊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

      “我以前在八里桥市场,卖办公家具,干了17年。”1999年,承德人谷俊来到北京,世纪之交的生气,感染着他,“大街小巷,做买做卖的,有个热闹劲,有那种氛围。”

      谷俊口中的八里桥市场,建成于1998年,素有“京东第一大批发市场”之称。在北京一轮轮城市改造中,八里桥市场于2017年面临拆迁。

      拆迁之后,原先八里桥的一帮老熟人,“有开滴滴的,有回家的,干啥都有吧,都不行。”谷俊则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与滴滴有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于2018年9月,正式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像我们不干,就没饭吃,老家又没地。”

      独自一人住在通州的出租屋,老伴则在家哄孙子上学,“以前一家人都在通州,但孙子要上一年级了,河北户口成了问题。”

      一呆20年,某种程度上,先前,北京已成为谷俊的“故乡”。不过,八里桥市场的拆迁、孙子的返家上学,则让他认清自己“外地人”的身份。

      现在的他,总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心里特别不舒服”,一轮轮拆迁过后,北京于他而言,“就是一个机械城市”。

      在北京城市改造、产业外迁的背景下,选择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的,还有苏鲁。

      “(我)以前跑货车,那种金杯车,往市里拉货。”从2017年开始,苏鲁先前服务的厂房,大批迁出北京,相对应的,“活儿就少了。”而苏鲁的“金杯车”,属于“中不溜的”,车型特别多,所以“活儿就不好找了”。

      由此,开小车,似乎成为苏鲁的自然选择。2018年3月15日,他租借了朋友的车,正式以滴滴司机的身份拉活儿。每天清晨6点多,从通州出发,赶早高峰。“跑车的,基本上都住在外头,住市里,一间房得多少钱?”苏鲁反问道。

      与谷俊、苏鲁不同,92年的李果,开起网约车,颇有些城市“游荡者”的意味。高中辍学后,老家涿州的李果,进过厂房、上过工地,卖过汽车,就在十来天前,在北京开起网约车,因为“汽车不好卖了。”

      先前在房山卖车时,李果尚且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干起网约车后,连租房都省了,因为居无定所,“有时候睡车上,有时候跑哪儿算哪儿,就住旅馆呗。”如果恰好跑到昌平,他就去两个姑姑家睡。

      终日在六环内跑车,李果熟悉道路的拥堵与畅通、单数与运力的多寡,不过聊起主城区的物价、房租等基本信息时,李果的判断力则“不灵了”。他可以确定的是,干网约车比以前上班要“累”,要“辛苦多了”。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刘浪,无疑是网约车司机群体中的异类。

      白色奔驰C级轿车、450多个订单,开网约车对于刘浪,更像是“玩票”。

      自10年前赴日本求学以来,东京而非北京,构成了刘浪的日常生活空间。“我一般一年就回来住个10来天,要是能走,就赶紧走。”对于北京,刘浪已“适应不了”。因此,不爱看电视的他,选择以开网约车的方式来重新熟悉这座本应称之为故乡的城市。

      成为网约车司机,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更是北京城市化进程下,个人的主观选择。它关乎生存,也牵涉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开网约车,或许意味着过往身份的逐渐消解,或许事关旧日记忆的重新寻回,更牵涉对于这座城市的爱恨情仇。

      苦与乐,泪水与收益

      “我今儿早呢,从夜里2点,一直跑到现在。”孙兵嘿嘿一笑。

      接近晚上8点,孙兵离开顺义的出租屋已18个小时。即便如此,孙兵对于网约车“干10小时,休息6小时”的平台规则还是略有不满,“最起码给12个小时啊”。

      开滴滴才三月,孙兵已然摸到“诀窍”。他最喜欢驰骋在凌晨的高速,“爽”、“刷刷地跑”,“只要别去回龙观”,因为回程往往空载。

      临近年关,网约车平台也开始多出一些奖励。孙兵坦言,“这几天跑合适,每一单加5块,平时纯的就拉个3、4百钱。”这样算来,似乎轻轻松松破万,不成问题。不过,在北京跑车,还涉及限号。“昨天车限号,没拉。”

      相较于孙兵,冯安明显多了许多怨言。

      “我早上6点47分出来,到现在(下午2点半)才跑200多块。”安庆人冯安在北京“搞装修”多年,口音已渐渐北方化,“您想想,一天下来,就挣个400多块流水,再扣个140、150元的油钱。”谈及跑网约车一年多,孙兵直呼,“哎哟,苦死了。”

      孙兵、冯安尚属幸运,毕竟拥有自己的车,而谷俊则不得不向租赁公司借车。

      2018年9月,谷俊和租赁公司签了6个月的合同,每月4000元车租,干满6个月再送1个月。“最近连续五六天,流水大概在500多块。一般一天就470左右,但是我一天花销就得220块钱,每天只剩200多,一个月刨去车组,就只剩6000来块钱。”谷俊说,你说我在这地方,“人吃马喂的。”

      已经当上爷爷的谷俊,开网约车一天下来,常常“累得头昏眼花”。“我们使电车(新能源车),晚上回去睡觉就3点了,睡5个多小时,9点出去接活。”

      说这话时,他指了指副驾上的暖瓶,“我早上就拿暖瓶装点粥,拿个馒头,一天三顿,就只有吃这些。”年岁渐长,吃点小零食,“胃受不了”,充电桩附近也缺少餐馆。

      在这些网约车司机中,李果似乎对自己的状态与收入最为满意。

      他日夜颠倒、不辨空间。“我这没准,没准跑一宿,没准跑半夜,基本上一天在线的话,将近15个小时。”相较于卖车时的惨淡光景,如今,李果一天能跑1000多块钱。较之其他同行,这一数字的确很多。

      他清楚滴滴在周边各市(涿州、廊坊、固安)的起步价,因此,在北京跑网约车,更多了几分主动为之的色彩。对于开网约车带来的劳累,他有着清醒的认识,“这就是个辛苦活儿”。不过,他也坦言,幸亏自己还是单身。

      合规之下的出路

      所有人都清楚“合规”这一专业词汇,“网约车新政”出台后,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需“持证上岗”,车辆亦需“持证载客”。具体到北京,还要求网约车司机需要为北京户口。

      2016年12月21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牵头发布的《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在本市申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驾驶员,需为“本市户籍”。

      按此要求,符合条件的运力,一下变得少之又少。换言之,按照最严格意义的要求,所有网约车平台,将被削去大量运力。冯安开玩笑说,“有北京户口,我还干这个?”

      刚在北京开滴滴的李果,并未办证,孙兵也有类似的经历。冯安则亲自被“抓住”过一回,那是在去年(2018年)10月,地点是在北京站附近,随着合规节奏的加快,现在滴滴“天天让你办合规,人车双合规”。人车双合规,意味着车辆亦应为营运车辆,而非私人小客车。

      “最主要把你车辆性质变了,会很麻烦,因为咱们家的车,只要你验车过了,开一辈子都成,但运营车辆,开八年,就得报废。”即便刚回国,刘浪对于车辆合规已较为了解。

      租车的谷俊没有类似的烦恼,谈及租赁公司,他则认为,管理“相当正规”,“月月安排培训”,会交“一些在开车过程中遇到的麻烦,面对顾客时,如何尽最大的努力,把服务做好。”但终究拗不过年纪,谷俊坦言,“合同到期,可能就不想干了”,回老家好好带孙子。

      冯安则与在饭店打短工的小女儿为伴,在北京度过新年。苏鲁、李果、孙兵在大年三十前夕也即将短暂地回归故土。

      至于刘浪,无疑将在年后回到无比熟悉的东京,继续自己的异乡白领生活。

      离去归来,尽管来时路各异,却各自驶向归途,并在年关将近时,在一声声“师傅”的称呼中,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温暖。

      (文中冯安、刘浪、苏鲁、李果、孙兵、谷俊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天神娱乐收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2018年集中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准备的原因及合理性

    下一篇

    成都锦江区经济总量破千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