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汽车负增长拖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 发改委:稳增长要稳住汽车消费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1-29 12:17

    每经记者 段思瑶 每经实习编辑 张北

    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月28日,发改委、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要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

    1月29日上午10点,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商务部等部委相关领导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方案》出台的背景和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

    在发布会中,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表示,当前汽车消费减速是2018年消费增速下滑的一个主要因素。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回落了1.2个百分点。如果扣除掉汽车类商品,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大概回落0.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单汽车消费一项大概造成了0.8个百分点增速的落差。在此背景下,刘宇南认为推动消费平稳增长,就要设法稳住汽车消费这一大头。

    根据有关方面测算,2018年我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是170辆左右,距离主要发达国家保有量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如,美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大概是在800辆左右;欧洲、日本大概在500-600辆左右。

    “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汽车消费潜力还是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大的。”刘宇南说。

    据刘宇南介绍,这次《方案》对于稳定汽车消费一共提出了六条具体措施,包括要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报废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汽车以旧换新,并给予适当补助;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稳步推进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范围;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机动车管理措施等。

    对于《方案》提出的“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内容,刘宇南解释称,“早在2009年到2011年,国家就曾出台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通过适当补贴,推动报废老旧汽车、黄标车,并换购新车,取得了比较好的政策效果。近年来,环保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如果采取适当补助的政策,对于推动报废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汽车并购买新车,是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如果对淘汰更新老旧的柴油货车、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等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成效显著的地方,中央财政在安排相关资金的时候,予以适当的倾斜支持,这样既有利于生态环保,也能够促进高品质汽车的消费,一举两得。”

    对于《方案》提出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坚持扶优扶强的导向,将更多的补贴用于支持综合性能先进的新能源汽车销售”这一内容,刘宇南解释称,“这一条也是完全符合2018年6月国家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精神的,核心都是要鼓励发展高技术水平的新能源汽车。同时,要按照公安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通知》的要求,落实新能源货车差别化通行管理的政策,提供通行便利,扩大通行范围,助力配送行业向绿色化、清洁化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汽车的保有量是非常低的,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出行很多还是依靠安全标准低的三轮汽车,甚至是一些没有合法登记的电动助力车。因此,这次《方案》也提出,促进农村汽车的更新换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农村居民报废三轮汽车,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给予适当的补贴。这样来引导农村汽车消费的升级。”刘宇南说。

    “另外,《方案》提出的稳步推进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范围,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机动车管理措施等政策措施,这个文件已经发布,行业的人都知道。”

    刘宇南表示,《方案》出台的鼓励汽车消费这六条措施,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为了促进汽车消费,但也不是简单地为了做大汽车消费的量,更是要立足于将引导汽车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汽车消费的供需匹配水平。

    在上述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董大健还透露,除了《方案》中提及的汽车刺激政策,工信部还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汽车产业的提质增效,主要是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

    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研究制定2021年-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积分比例,进一步完善充电、停车、通行等使用环节的鼓励政策,预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2019年有望能够突破150万辆,汽车整体市场基本保持稳定。

    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工信部将落实好2018年底发布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积极推动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特定区域和场景的示范运营,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中储粮掌门人空缺半年“迎新” 原总经理邓亦武升任董事长

    下一篇

    柔宇科技回应质疑:“PPT量产”“炒概念”等描述严重失实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