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吸引观众参与互动的虚拟形象,正逐渐成为小说、影视、动画、漫画之外的第五种内容输出形式。这种具有极强互动性的内容输出形式,能有效加强虚拟人物本身和受众间的情感黏性,同时为虚拟偶像的诞生提供了条件。毕竟虚拟形象离虚拟偶像只有一步之遥。
每经记者 张玉路 每经实习编辑 杜毅
如果有机会加《全职高手》五大主角的微信好友,你会选择和谁聊天?叶修或者是喻文州?又或者五个全选?
阅文集团旗下红袖读书,给了用户和五大主角聊天的机会。它建立起了个10人的聊天群,把小说中的五大主角拉到群中,让用户有了和虚拟角色互动的机会。那这些会和人互动聊天的虚拟角色背后是真人吗?并不,它们的背后是微软提供的人工智能技术。
1月16日,阅文集团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宣布合作。在此次合作中,微软小冰将利用完整的情感计算框架能力,为《全职高手》五大主角赋予基于个人独特三观的对话、声音及技能,从而达成角色的虚拟形象与用户互动的目的。
五大主角究竟如何与人互动?
在此次与微软合作之前,阅文集团旗下红袖读书实际已实现了《全职高手》在动画、游戏、影视等多领域的开发,此次合作所说的用户与角色互动,正是基于《全职高手》已有的动画角色形象。
图片来源:红袖读书APP截图
这些动画角色形象走出作品之后,虽都拥有完整人设和极高人气,还是欠缺与受众互动的能力。此次阅文集团和微软的合作,正为这些动画角色赋予了互动能力。为了更好体验和动画角色互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使用了群聊功能,群里有“喻文州”和“黄少天”回复。在聊天中,两个角色的回复都较好体现了人物性格。
图片来源:红袖读书APP截图(涂掉部分为记者用户名)
除了当下的群聊尝试外,对于未来和微软的合作方向,阅文集团方面回应称可能还会有角色单聊模式创造私密对话环境,语音模式让角色开口与用户“对话”等等。未来还有可能在连载的每章后,让用户与角色AI进行互动讨论。
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来说,其形象首先就有非常完整的性格和设定,若利用技术再添上形象、声音,那就能像网红一般输出内容并互动。像是当下诸多MCN机构孵化真人网红越来越注重人格化IP,机构主动为网红设置性格、打造人设,再对外输出内容并互动一样。
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拥有了真人可交流的能力之后,这个形象本身的虚拟或真实也许并不重要。基于这样的背景,连接起作品角色和用户的虚拟形象,正开始成为技术与内容的最新融合方式。
IP虚拟形象活性化是共有趋势
“复活”文学或动漫作品中的角色,让角色拥有互动能力,并不是阅文和微软的首创。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只存在于文字或荧屏上的角色走到现实之中,开始与受众互动。
2018年5月,克拉克拉联合国漫《灵契》举办了漫画主人公的网络直播,凭借动作捕捉技术让最终呈现效果基本达到真人互动水平。2018年10月,腾讯的游戏角色貂蝉和公孙离凭AR技术以虚拟形象在音乐会上演出。这些虚拟形象活性化尝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那么未来这种IP虚拟形象互动演出会不会成为新趋势?对这个问题,阅文集团方面表示:“IP的虚拟形象活性化也许是一个共有的趋势。过去,IP的衍生倾向于单项的输出,在多种载体中反复改编,但多数是单方向的展示,即“我制作,你接受”。虚拟形象的出现意味着观众自身的参与。”
可以看到,能吸引观众参与互动的虚拟形象,正逐渐成为小说、影视、动画、漫画之外的第五种内容输出形式。这种具有极强互动性的内容输出形式,能有效加强虚拟人物本身和受众间的情感黏性,同时为虚拟偶像的诞生提供了条件。毕竟虚拟形象离虚拟偶像只有一步之遥。
对于未来会不会在虚拟形象的基础上向虚拟偶像的方向发展?在回应这个问题时,阅文认为虚拟形象偶像化在具体落地会有一定难度,因为塑造偶像需要包括IP形象本身明星化的人设、相关作品粉丝基础以及长期持续偶像化运营在内的多个条件。阅文集团同时称:“虚拟形象偶像化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探索性的课题,但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路径。”
对于IP虚拟形象的未来,大概如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所说:“随着技术的不断加速发展,它(虚拟形象)将对相关文化产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