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走过政策大年里的资本寒冬 K12教培市场春天在哪里?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1-11 22:08

    1月10日,一场K12教培市场的趋势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家咖啡馆内进行。与会从业者们发现,“教培创业的草莽时代将要过去”说了很久,如今这一时代似乎真的离落幕不远,新阶段的特征则是强者愈强、门槛升高、监管趋严、机构与学校摸索合作路径。

    每经记者 肖达明    每经实习编辑 梁枭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希望大家赶快丢掉现有的观念和做法,开始做一个创新的机构!”1月10日,坐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的一家咖啡馆内,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学雷认真地对听众说。

    这里正在举行一场K12教培市场的趋势研讨会,台下密密麻麻地坐着从各地赶来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椅子都已快摆放不下了。据举办方无界加速器、拼图资本的联合创始人王磊说,研讨会的报名人数超过了他的预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在会场看到了席读CEO安传东的身影,由他参演的中国首部创业纪实电影《燃点》就要于第二天上映,但他还是抽空来到现场。

    包括安传东在内的听众想弄明白一个问题:经过了这样一个2018年——找钱不容易、创业更焦虑、新政策接连出炉——教培机构的未来会怎样?乐观的声音认为,对于已经挺过了2018年的创业者来说,他们已经拿票上船,真正的挑战留给了后来者。从业者们发现,“教培创业的草莽时代将要过去”说了很久,如今这一时代似乎真的离落幕不远,新阶段的特征则是强者愈强、门槛升高、监管趋严、机构与学校摸索合作路径。

    “门槛突然一下子高了起来”

    “每年都说今年比去年更冷,我早就习惯了,但我还是比较乐观的。”面对教育市场处于资本寒冬的说法,环球优学教育的联合创始人张建生如此回应。

    其实,这个市场不但没有消失,佼佼者还在持续发力。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在美港两地上市的中国教育企业不少于12家,K12培训机构在列数家,民办高等教育集团、语言培训机构、职业教育机构也不逞多让,最近一家试图冲击港交所的,是12月份提交招股书的新东方烹饪学校。

    教育证券化的热潮仍在淘沙。截至2018年末,全球行业分类标准中的教育服务行业的上市公司超过200家,其中中国拥有超过30家,其总市值贡献约占4成,中国教育服务上市公司的数量和总市值都是全球之冠。王磊认为,这是由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人口基数造成的。

    繁荣的另一面是,教育企业的股价大多呈现集体性下跌趋势。以港股为例,据亿欧教育统计,2018年新上市的教育企业一年跌掉近百亿元市值。除了受全球市场整体形势影响外,下跌还存在两个原因,首先是企业的估值在二级市场迎来理性回归,其次就是今年不断出炉的政策引起了投资者的高度审慎。

    纵然股价下跌,已上市者却仍是资本大浪淘沙的胜利者,手中握有资金,粮草充裕。王磊说,中国的教育市场十分广阔,最大的细分领域K12赛道的巨头加起来也不过是5%的市场占有率,这个市场的规模每年还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不嫌资金充裕的,苦的是融资机会缩减、估值预期下调的中小企业。

    王磊认为,他估计未来几年内行业都会处于这样一个状态:“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集中于头部的项目,一些初创企业以前是比较好融资的,后来独角兽也不断爆出大型融资,但慢慢的小型机构融资不行了,两极分化的特征出现,强者恒强。”中小企业如何继续获得融资,是一个关键问题。

    这是很多从业者的同感:这行的门槛突然一下子高了起来,那门槛到底还会有多高呢?

    去年“打雷”,今年就要“下雨了”

    2018年的几乎每一个月都有相关政策出炉,其中不乏对行业有深远影响的重磅政策。王磊说,比如针对学前教育,就有幼教资产禁止上市令;针对教育APP发现不良信息,教育部发布了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进校园需备案审查的通知。

    2018年的最后一天,政策出台进入高潮。当天,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减负30条”,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不少人害怕了:作为主流赛道的K12学科教育培训,会走不下去吗?

    2018年11月中旬,北京市教委对外通报,北京市共排查出校外培训机构12681所,其中存在问题的有7557所(占比59.6%),已完成整改校外培训机构2567所,完成整改率为33.97%,未完成整改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为4990所,未完成整改率达66.03%。

    北京的情况只是全国整治形势的一角,在全国,针对课外培训机构的检查、整改、取缔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很久。在国内知名教育法治专家李春光律师看来,这样的整治在2019年还会持续下去。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以来,李春光奔波全国各地为培训机构提供辅导,帮助机构实现资产权属清晰化和财务规范化。他告诉记者,总体来看,2017年是“聚云”——教育政策的宏观定调,2018年是“打雷”——细化政策密集出台,频率和力度都超过之前,而今年就要“下雨了”。因此,政策落地的力度,深度都会更加明显,行业还要做好面对深刻转变的准备。

    “基层的工作人员没见过这么大阵势,有压力,有畏惧。”从业多年的张建生告诉记者,今年有关部门落地检查时,工作人员一开始如临大敌,但慢慢的,员工们发现,这些整治并不是来“铲除”他们的,“政府的本意是规范而不是打压。”

    张建生看到,虽然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和经济压力,但这种来自政府的积极管理也有明显的好处。“之前要获取资质,部分地区很难顺利进入程序,但在今年,只要你符合条件,政府就让你办理。”

    张建生的底气部分来自于他的环球优学(871337,OC)。环球优学是一家新三板公司,旗下运营几十家线下机构,实力较强,足以完成各种合规化工作。而那些在严格的整治下不得不关门歇业的,则大多数都是无力达标的“小散乱”机构。

    “机构现在要操心的事情很多:(每名)学生平均要有三平米,下课不能晚于八点半,要找对老师,要找到钱。”李春光举例说,光是培训学校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费用这一条规定,就会淘汰相当一部分企业。

    张建生是乐观的,和他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他们的共识是:只要人才选拔机制不变,需求存在,教培机构都不必过度担心。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对教学环境,教师配置和收费标准的设定都会逐渐地淘汰小散机构。

    跨过合规门槛“是可以窃喜的”

    从严格的“减负30条”里,教育媒体资深从业者宋繁银却看到积极的讯号,他不无兴奋地说:“大家做机构这么多年,之前有没有这么高的地位?这些(规范)其实是在给行业一个名号、一个身份,各位已经在船上的,游乐拍照,很多人已经挤不上去了。合规的门槛是很高的,其实保护了我们这些在船上的。大家有没有看到第30条中的第27条?讲到了支持做好课后服务的这件事,意思是公校可以堂堂正正的买服务了,这是黄金一样的机会啊”他甚至调侃道:“我们可以窃喜的。”

    想成为学校供应商的从业者如泉水涌来,张建生笑称,他认识的一个老师,一天要接待几十拨人来推销APP,根本看不过来。

    李春光告诫大家要重视背后的法律问题。“无利不起早,有利又危险”,他认为,学校对外采购服务和产品的招投标程序,是监管关注的重点,这块要严防腐败,企业家应审慎避险。反过来,对于学校,李春光的建议是,最好能成立家长委员会,由他们来做采购决策。

    另外,布局素质教育无疑是另一个被看好的机会,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张建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他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相对以往,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之间,做素质教育的机构差距在缩小,但经营状况普遍不是很好。“素质教育这块是趋势,但企业首先要活着,做素质教育,不创业很难理解这里面的艰辛。”

    马学雷直言,很多培训教育机构的模式有些守旧,吃老本,但教育机构是需要不断创新的。现有的主流模式是二十年前创立的,到了迭代的时候了。

    目前,张建生的团队正在广泛接触人工智能产品,如智慧课堂等等,张建生对创新的理解是,培训机构一定要紧跟技术迭代的潮流。

    “教育是上层建筑,要跟着形势变化的。不可能说经济、社会面在调整,教育却不调整。”在希望与担忧交织的氛围中,马学雷建议大家,要看高看远。他说:“这一年频出政策,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在这一堆的政策里面,大家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点。”他让大家要看到政策背后的大背景,比如,一个重要的背景形势就是学前教育的“普惠”、义务教育的“均衡”和高中教育的“普及”,都影响着教育培训的发展。教育培训的发展模式要从学历学校的不普惠、不均衡、不普及发展中寻找机会,转变为从学历学校的普惠、均衡、普及发展中寻找机会。

    比如,正因为要“均衡”,所以不能过度教学、超纲教学,所以要反对各种绑定升学的竞赛。而张建生的经验就是,机构不走依赖学校资源的路线,不尝试举办各种竞赛挂钩升学,不打擦边球,而是要走服务导向。“学生成绩提升了,报名的人怎么挡得住?”

    宋繁银给现场的人鼓劲:“只要中考高考还在,我们还要迎来一个规范繁荣的时期。”

    会闭,企业家们纷纷走上前去,交换名片,交流经验,甚至趁机推销起自己的业务。这些创业者显然相信,不论如何,在这个大海般宽广的领域里终将会有他们一席之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支付宝22.6亿陆家嘴买楼坐实总部搬迁上海传闻?蚂蚁金服:确认用作支付宝办公!

    下一篇

    35年来最严重楼市危机!澳大利亚五大首府城市平均房价负增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