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经记者 蘧毛毛 每经实习编辑 裴健如
被传闻很久的宝沃接盘者终于浮出水面。
12月28日,福田汽车(600166,SH)发布公告称,长盛兴业(厦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盛兴业)拟作为收购方收购宝沃汽车67%的股权,成交价格约39.73亿元。
同一天,北京宝沃汽车与神州优车(838006)联合宣布,双方缔结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拓汽车新零售模式。根据协议,双方于今日建立联合营销工作小组,张志刚任组长。据了解,张志刚为神州买卖车CEO。
宝沃汽车也公布了新的人事变动。宝沃汽车宣布,任命原麦格纳亚洲区总裁Bruno Lambert(布鲁诺•兰伯特)出任宝沃汽车全球总裁,原宝沃汽车总裁杨嵩调任福田集团副总裁。
据了解,长盛兴业于2018年12月3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百因。“长盛兴业可能是站在神州优车前面的一个公司,神州优车这样操作与其股权控制以及业绩报表有关。”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向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表示。
长盛兴业将至少付出82亿元
早在宝沃股权挂牌转让之前,就有宝能集团要入股宝沃的传言。此后,恒大、复星和神州优车都成为接盘宝沃汽车的“绯闻对象”。
此次长盛兴业收购宝沃汽车,让宝沃接盘者的传闻尘埃落定。
据了解,今年10月,福田汽车曾发布公告,公开挂牌转让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67%股权,当时的挂牌价格为38.686亿元。11月23日,宝沃的转让底价提升到39.73亿元,接盘者还需要3年内替宝沃偿还42.71亿元欠款。这意味着,长盛兴业需要准备至少近82亿元的“真金白银”,才能顺利入股宝沃。
为了促进此次股权收购,神州优车拟为北汽福田向北京宝沃提供的股东借款提供担保,担保的金额不超过24亿元(含24亿元)。
神州优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通过本次担保事项,促成收购方完成上述收购标的股权的交易,依托自身已经建立起的国内领先的汽车共享服务体系和汽车新零售服务平台,与重 组后的北京宝沃在汽车制造、车辆采购与车队运营、销售体系拓展和联合营销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度战略合作,共同开拓“汽车新零售”模式,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目前来看,宝沃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宝沃汽车净利润亏损2.75亿元;截止到今年8月31日,宝沃汽车的净利润亏损已经达16.48亿元。此外,宝沃汽车的销量也难言乐观。2017年,宝沃汽车累计销量仅为4.4万辆;今年前9个月,宝沃汽车累计销量为2.47万辆,同比下滑19.2%。
神州优车对于此次的担保和接下来与宝沃的合作充满了信心。神州优车方面称,通过上述担保及后续战略合作,公司有望扩大业务范围,提升业务规模,同时降低公司采购成本和整体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增强整体市场竞争力。
神州优车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神州优车在报告期内营收11.59亿元,同比下降55.4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9亿元。有观点认为,长盛兴业即代表神州优车,并且完成收购后,神州优车不需要和宝沃合并报表。与此同时,对于福田汽车来说,宝沃67%股权出售之后也将不需再合并报表,其业绩报告或将“好看”一些。
神州优车开始造车?
事实上,神州优车近几年来一直都有进军造车界的野心。
早在2017年6月,神州优车就宣布成立优车产业基金,总规模为100亿元,并领投小鹏汽车22亿元的A轮融资。此外,今年7月4日,神州优车与中国普天信息集团旗下普天新能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
紧接着7月11日,神州优车旗下子公司神州租车(0699,HK)发布公告称,以每股0.06港元的价格认购五龙电动车90亿股和6亿港元可换股债券。交易完成后,神州租车占有五龙电动车股份比例扩大至37%,成为五龙电动车最大股东。据了解,五龙电动车旗下最重要的整车业务之一就是长江汽车,控股五龙后,神州租车最终将实现间接控股长江汽车,以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此次与宝沃汽车合作,神州优车在汽车制造领域又迈进了一步。据了解,宝沃汽车不仅拥有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双资质,还拥有智能制造工厂以及完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体系。相比小鹏汽车和五龙电动车,宝沃汽车体量更大、销售渠道更健全。
对宝沃汽车来说,神州优车将为宝沃在渠道方面提供帮助。根据宝沃汽车与神州优车今日联合发布的公告,双方共同开拓汽车新零售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神州优车是中国出行和汽车领域知名的综合服务平台,旗下有神州租车、神州专车、神州买买车 、神州车闪贷四大板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中国大陆300个城市。其中,神州租车是国内最大的单一汽车采购商,仅2017年就投入45亿元采购新车。
接下来,神州优车与宝沃如何开拓汽车新零售,打通宝沃汽车和神州租车的汽车采购、租赁网络并与旗下买买车汽车电商销售平台形成互补效应,目前还不得而知。对于神州优车而言,此次合作是一场豪赌还是进军造车界的成功一环,也还需要时间检验。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