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涉嫌财务造假的长园和鹰扩张往事:不设明确回款期 还推出过零首付租赁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2-27 17:03

    一家武汉缝前裁剪设备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举例称,一台设备若平均售价80万元,那么和鹰则会对外卖到20万元甚至更低。

    每经记者 欧阳凯    每经编辑 文多    

    自曝子公司疑似造假,将长园集团(600525,SH)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长园集团股价也是接连受挫,连续两天跌停。

    12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长园和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园和鹰)正在内部大调整,因此次疑似造假的核查,部分收购的项目要么调整、要么暂停、要么终止,近几个月来的销售也处于半停滞状态,不少财务上的报销均被搁置。

    作为国内数控裁剪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长园和鹰确实是行业中明星企业,在销量、规模方面占据第一。据业内同行称,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长园和鹰也非常拼。结合业内人士与长园和鹰的过往表现来看,低价、拉长回款期限是公司的竞争手法。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截图

    回款模式被质疑

    长园和鹰首先被同行提到的是低价竞争。一家武汉缝前裁剪设备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举例称,一台设备若平均售价80万元,那么和鹰则会对外卖到20万元甚至更低。在他看来,这种低价销售,能在短时间将销量和规模做到业内领先,但他质疑能否赚钱。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长园集团的公告,2016年开始,长园和鹰在原有设备销售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智能工厂总包新业务。

    “智能工厂”,以纺织、服装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是使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无缝衔接,全程不落地的自动化、智能化,被描述为“可以节省30%以上劳动力,提高50%以上生产效率”。

    但在上述负责人却认为:“和鹰提出的服装智能工厂,它就是把缝前、缝中、缝后所有设备堆积在一块,但缝纫中其实有不少环节还是需要人工的,机器完全不能替代。”

    从如今的最新信息来看,3座智能工厂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而回款模式是业内诟病的焦点。

    根据长园集团的公告,截至2018年9月30日,长园和鹰2017年应收账款账面净值的回款比例为20.54%,而3座智能工厂项目是与客户单独议定的信用政策。其中,山东昊宝项目总合同额1.5亿元,首付款400万元,长园和鹰收到后安排生产;安徽红爱项目总合同额3.4亿元,首付款为合同总价15%;上海峰龙项目总合同额1.72亿元,签约后30日内完成方案设计并收取设计费500万元。

    “3座智能工厂合同合计6个多亿,这么久过去了,现在却连20%的款项都没收到……设备行业有那么高的利润吗?而且,山东的项目是1.5亿合同,但只收到400多万首付金,10%都不到。”上述负责人对此发出了一连串疑问。

    长园集团董秘高飞则对这种说法有不同的解释。她告诉记者,单就智能工厂而言,是一个系统性工厂,在2016年以前,行业对智能制造没有准确的定义和理解,就连客户对智能工厂如何联调联动、怎样才算是真正完工都没有完全定义,所以签订的合同协议都比较宽松,没有明确的回款期限,确实存在应收账款比较长的问题。

    曾发起租赁“零首付”风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3座智能工厂项目外,长园集团在核查时还发现,长园和鹰在业绩承诺期内的部分设备销售业务存在客户严重超期未回款及累计退货金额较多的现象,回款比例较低。对于回款比例较低的真实原因,长园集团称目前尚无调查结论,公司会根据调查进展进行分阶段披露。

    根据长园集团的公告,长园和鹰的设备类品有终端客户直销、代理商买断销售和融资租赁三种销售模式。其中,直销的信用政策通常是发货前收取10%~30%定金,到货后2~6个月收取60%货款,剩余10%尾款于到货后6~12个月内收取;融资租赁的信用政策通常是首付款15%~30%,其余款项在租期内按月平均收取,租期一般不超过3年。

    “据我了解,和鹰的回款中有不少其实是两到三年才回款的,这种的风险非常大,我们最多是搞半年,顶多一年回款,一年的回款也是偶尔因为竞争被压得没办法才不得不这样做,目前行业也是差不多才半年回款。”前述设备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图片来源:行业网站中长园和鹰页面截图

    至于融资租赁,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和鹰为了拓展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量,曾在行业内掀起“零首付”风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14年,和鹰科技(长园集团收购前曾用名)以“零首付”风暴为主题,在金华、东莞、北京、武汉、南京、青岛等全国6大城市召开区域精耕会议,彼时,和鹰刚刚成立了和鹰融资租赁公司,推出“零首付+无理由退货”租赁业务。

    具体来看,“零首付”指的是客户只要付15%的保证金就可开展租赁业务,和鹰租赁开具17%的增值税发票,客户直接抵扣,相当于不用花钱就可以先把上百万的设备免费用起来。剩下来的85%的资金分3年36个月支付。另外,和鹰允许用户无理由的退还设备。

    对于这种营销,上述负责人却有不同看法:“风险很高,而且将收款时间拖得那么长,自己又同时还在不断投钱开展会。”

    在长园集团的公告中,也一并将问题矛头指向了长园和鹰原管理层,直指“长园和鹰原负责人存在业绩造假的嫌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长园集团在2016年6月完成收购长园和鹰之后,只是修订被收购公司章程以及相关内部决策程序,改组其董事会、监事会,但对原管理层未进行变动调整,尹智勇仍担任长园和鹰董事长及总经理,史忻担任财务总监,直至今年9月,因长园和鹰业绩大幅下滑且应收账款催收不力,才免去尹智勇和史忻的职务。

    “(尹智勇)这人脑子灵活,的确敢想敢做,我之前听他们员工说过开会还曾喊出了‘和鹰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样的口号。”一位同行说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财政部:将乘轮船离岛旅客纳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适用对象范围

    下一篇

    上交所:对海通国际英国有限公司予以沪伦通全球存托凭证英国跨境转换机构备案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