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构建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范锐平向民营企业家这样阐释“成都机遇”

    成都发布 2018-11-28 18:40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成都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哪些机遇?“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有哪些真金白银?……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出台的政策措施,范锐平与民营企业家、创业者们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希望大家拨云见日、增强信心,向前看、向远看、向外看!

    11月24日

    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召开

    一开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就用了“学习分享会、激励表彰会、建言献策会、政策宣示会和工作落实会”5个词语定义此次会议。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成都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哪些机遇?“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有哪些真金白银?……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出台的政策措施,范锐平与民营企业家、创业者们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希望大家拨云见日、增强信心,向前看、向远看、向外看!

    冬日的暖阳照耀蓉城大地,一派“春天的气息”。

    连日来,成都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发社会关切。许多民营企业家自发在微博、朋友圈里给成都、给四川、给国家打CALL!

    记者全程参与了会议报道

    整理摘录了部分内容

    把握新时代机遇弘扬企业家精神
    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作出民营企业独特贡献
    ——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范锐平

    系统梳理、学习领会、对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项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思想内涵,是成都每次重要会议的工作范式。当天,会务组为与会人员精心准备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大家一起原汁原味地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今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为国家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旗帜鲜明宣示了党中央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立场,明确提出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

    省委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提出了五个方面新要求,发出了齐心协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号召。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为民营企业实现更大更好发展创造优越的环境。

    ↓要深刻理解、全面贯彻“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面回应了社会上一些怀疑否定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旗帜鲜明鼓励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让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要深刻理解、全面贯彻“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发展困难”的重大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党中央直面挑战的决心和勇气,传递了比黄金更珍贵的信心。对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应对,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解危纾困、化危为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要深刻理解、全面贯彻“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6个方面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出了“药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次会议市委专门安排六个职能部门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表态发言,就是要立此存照,接受企业家的监督。

    ↓要深刻理解、全面贯彻“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人士健康成长”的重大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表达了对企业家群体、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作用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许。我们要更加注重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大力培养具有诚信意识、全球眼光、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成都优秀企业家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里程碑”,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为未来民营经济发展确定了“方向标”,有力提振了民营企业家经营发展的精气神,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

    宏观经济形势怎么看?这是民营企业家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

    在不同时期,成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潮,已成为成都城市经济的重要基础、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创新创业的重要动力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走过的历程,成都发展能有今天的成就,民营经济贡献巨大,民营企业家居功至伟;民营经济强则成都强,民营企业好则成都好:

    会上公布了一系列数据,1978年—2017年,民营企业贡献了成都48.6%的GDP、53.9%的固定资产投资和54%的税收;成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全市98%的新增市场主体、70%的科技创新来自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提供了全市超过70%的就业岗位和90%的新增就业……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确实遇到一些新情况新挑战,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客观存在、不容回避的,只有理性看待、从容应变,才能化危为机、克难突破。

    ↓要用辩证眼光看待宏观环境面临的压力

    在市场有波动、经济有起伏、结构在调整、制度在变革的复杂背景下,部分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是难免的。但困难也孕育着机会,关键看在应对困难中所持的态度、所采取的措施。希望大家主动向前看、向远看、向外看,冷静研判、拨云见日、增强信心。

    会上,范锐平系统分析了外部冲击、经济下行、需求走弱、成本上升、行业分化等压力。他说,只要沉下心来看看周围的环境、企业的发展和未来的新兴市场,就能进一步坚定信心。比如,为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从中央到地方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又对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政策“组合拳”落地落实,企业盈利面、行业景气度将会明显改善、全面回升。

    ↓要用发展眼光看待营商环境存在的难题

    在刚刚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中,成都以92.7分跃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深圳、北京、上海。但发展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而演进,成都民营经济发展还存在“准入难”“融资难”“创新难”“降成本难”“引才聚才难”等问题。有的与营商环境的改善不够到位有关系,有的是企业自身所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有的是行业部门作风转变不到位、缺乏精准服务造成的,但一定都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要用成长眼光看待企业发展存在的短板

    目前成都民营企业龙头企业不多、治理结构不优、市场拓展不足、商业模式不新、产业层次不高。面对“成长中的烦恼”,要重拾改革开放初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搏精神,主动适应新趋势、践行新理念,坚守实体阵地、强化自主创新、夯实基础支撑,推动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范锐平说,成功的企业从来都是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中闯出来的。他希望成都民营企业进军西部、进军海外市场,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运用市场。

    ↓要从城市发展的积极变化中坚定发展信心

    当前,成都经济基本面稳定向好,产业结构加速转型,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新经济发展迅速,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营商环境有效改善,人口结构日趋优化。

    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数据:截至目前,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8%以上,且今年第三季度就实现了1万亿,这是第一次。2011年—2017年,成都管理人口年均增量50万人、常住人口年均增量15万人。去年以来,成都“人才新政”红利持续释放,累计吸引25.1万本科以上青年人才落户……(最关键的还是人口数据和结构,“用脚投票”最能说明一座城市的发展环境和质量。)

    在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机构(GaWC)发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评价报告》中,成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上升29位至全球第71位,成功跻身Beta+级;在《2018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连续6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11月26日,成都又夺冠了,加上并列第一的那几年,已经“十连冠”);成功跻身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入选伦敦金融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评价体系。一系列积极变化,离不开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也必将为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演绎更多的产业业态、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激发巨大的消费需求。

    成都的机遇在哪里?这是进一步坚定信心的关键。

    独到的视角和敏锐的嗅觉,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练就的“超强本领”,也是民营经济栉风沐雨、发展壮大的“关键密码”。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把握新机遇、运用新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

    ↓一是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的窗口机遇

    成都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组建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围绕培育“新经济六大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加快构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现代供应链等为支撑的开放型产业体系,新经济从创新走向应用、从概念走向实践,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必将为民营企业加快塑造竞争新优势提供重大机遇。

    ↓二是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的市场机遇

    成都是西南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实际管理人口达到2064万,直接辐射西部3.5亿人口,超过6400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场腹地和消费空间十分广阔,为广大民营企业在新一轮市场格局调整和行业整合中抢占先机提供了难得机遇。

    ↓三是全面开放引领市场拓展的战略机遇

    “一带一路”重塑了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推动成都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成为距离欧洲大陆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从成都出发的111条国际(地区)航线覆盖全球主要中心城市,天府国际机场投用后,将形成年吞吐量1.5亿人次的“一市两场”国际航空枢纽格局;“蓉欧+”国际班列覆盖22个海外城市、14个国内城市。以成都为枢纽的国际通道串联起西部广袤腹地和泛欧泛亚广阔市场,使成都正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重要节点,为广大民营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提供了有利机遇。

    ▲中欧班列(成都—阿拉木图)首发

    ↓四是民族复兴引领城市崛起的时代机遇

    成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刻把握民族复兴蕴含的时代机遇,积极担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城市群建设重大使命,确立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

    将全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坚定落实省委加快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谋划,大力推动城市跨越龙泉山脉向东与重庆相向发展,加快建设天府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国家重点工程,高水平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统筹推进66个产业功能区和28个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全面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核心功能,到2020年预计总投资超过2.2万亿元(这一数据可是首次对外发布),这既是企业家的投资机会,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机会,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将全力推进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抢抓省委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的战略机遇,统筹布局“48+14+30”覆盖世界航空枢纽城市、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全球商务城市、新兴市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92条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加快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加快建设以自贸区为载体的国际投资贸易平台,为广大民营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配置资源、拓展市场搭台赋能。

    将全力推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传承天府之国文化休闲、生活恬适的鲜明特质,加快塑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打响“成都休闲、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消费”四大品牌;大力实施“蓉漂计划”,加快构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体系,让成都创新创业环境优势、人才可获取优势、生活成本竞争优势和城市宜业宜居优势更加凸显。

    将全力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高水平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文商旅体产业融合体系,加快形成文化、商贸、餐饮、旅游、康养5个千亿级消费市场。

    面向未来,成都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决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壮大实体经济为基础,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重点,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300万户以上,民营经济产业规模迈上万亿台阶,民间投资规模达到8000亿元以上。

    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五个趋势性变化:

    创业主体从“草根小众”变为“全民大众”;发展动能从“要素依赖”变为“创新驱动”;商业模式从“市场+”变为“互联网+”;市场空间从“深植本土”变为“走向全球”;客户需求从“模仿从众”变为“个性多样”。

    面对这些新特征新趋势,成都将主动对接不同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全面构建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

    ↓要支持初创型企业扩量提质发展

    成都民营市场主体中企业仅占1/3,且主要集中在传统商贸类和服务类行业,新经济业态还处于成长发育初期。我们要坚持扩大总量和提升质量双向发力,对初创型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力争到2022年全市民营经济规上企业占比超过30%。

    要着力激发创业主体活力。激励青年大学生创业,加大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力度,推进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和创业园建设,深入实施“青年创业促进计划”,向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发放免息、免担保的创业资金贷款。大力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创业,对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在成都新领办高新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鼓励高校院所在人才流动和市场化激励等方面大胆创新突破。加快聚集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支持留学归国人员来蓉创业,完善引进人才社会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服务机制。大力扶持草根能人在蓉创业,积极开展“菁蓉汇”系列创业活动,加快形成想创、会创、能创、齐创的生动局面。

    要着力推动新经济创业。深入实施新经济企业“双百工程”,用好100亿元规模的新经济发展基金,鼓励支持以高水平商业模式和高科技创新产品为内涵的新经济创业,在智慧城市建设、文商旅体融合、绿色低碳发展等场景中为新经济领域创业提供空间和接口,努力打造一批爆发式增长的民营新经济企业。

    要着力优化创业服务。实施“互联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培育行动,高水平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打造更多国家级众创空间,有效提升“科创通”和“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专业化水平,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市场开拓、设备共享等全方位服务。

    ↓要支持成长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建立5000家成长型企业培育库和500家“隐形冠军”培育库,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的“隐形冠军”。

    着眼专业化推动企业协作配套。支持企业深度融入产业生态圈,分行业建立产业联盟。研究制定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政策措施,完善信息对接平台和双向激励机制,定期举办企业配套合作项目洽谈活动,推动形成专业化协作配套关系。鼓励采购“成都造”名优产品,支持“首台套”市场运用,向中小企业预留30%以上政府采购预算。

    着眼精细化推动企业提升品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实施成都造精品培育工程,引导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国家“质量标杆”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奖励。

    着眼特色化推动企业塑造品牌。实施成都名牌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对成功认定驰名商标保护、商标品牌示范企业或收购境外商标品牌的企业给予奖励。加强民企名牌产品宣传推介,讲好成都民企品牌故事,扩大辐射效应。

    着眼全球化推动企业聚力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全球化运用创新资源,组织好民企大学(院所)行活动,搭建企校院技术转化平台,支持以民企为主体联建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推动民企参与海内外技术交易平台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创新服务。

    ↓要支持领军型企业加快跨越发展

    大力引导支持领军型民企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力争到2022年本土民营企业实现“世界500强”零突破,10户以上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0户以上新兴企业成为“独角兽”企业。

    鼓励跨行业发展。探索设立并购基金,推动领军型企业以资本运作、供应链整合等方式跨行业联合重组,支持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引导企业整合产业链、供应链和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加快培育若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鼓励跨地区发展。全面落实省委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谋划,组织好成都企业家市(州)行活动,支持企业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中心+网络等错位发展模式,支持民营企业把总部特别是营销总部、研发总部等功能型总部设在成都,支持跨境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抱团出海。

    鼓励跨所有制发展。加快建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分类清单,支持民企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支持国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与民企双向混合,进一步推动民企和国企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成都将坚持把创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拿出真金白银的干货实货,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环境。

    ↓一要全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要素市场

    保障传统要素,重点是降低成本提高便利性。我们将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搭建“5+2”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支持银行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开展壮大贷、科创贷、园保贷等金融产品创新,设立规模50亿元的市级再担保公司、规模100亿元的“应急周转基金”和规模100亿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实施“交子之星”上市企业倍增行动计划,扩大直接融资。前不久,我们设立了100亿元上市公司纾困帮扶基金,积极化解上市公司和实际控制人流动性风险。着力降低企业用地用能成本,深入推进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实行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全面提升用水、用电、用气接入便利化水平,加快把四川的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成都企业竞争优势。着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落实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政策,让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稳妥处理企业社保历史欠费问题,允许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缓缴社保费;通过返还失业保险费、给予社保补贴等保障企业稳定用工。

    保障新兴要素,重点是降低门槛提高可得性。我们将围绕产业链聚集创新资源。对接国家新一轮科技战略布局,全力争取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在蓉布局,引导高校院所人才、学科、平台和智力更好服务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围绕缓解人才之缺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开展人力资源提能行动,支持民营企业与在蓉大学合作创建专业性学科和建立合同制培训机制,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和创新人才梯队培养。围绕产业应用开放数据资源。支持企业和社会机构面向行业应用构建专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形成以数据平台为核心的产业加速器。66个产业功能区将率先建设智慧园区,鼓励支持企业上云用云、加速创新。

    ↓二要全力打造对标国际先进的营商环境

    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10个方面评价标准,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有保障的营商环境。

    建设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进一步强化市、区(市)县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完善企业需求快速响应和涉企问题快速调处机制,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妥善解决。要驰而不息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以上,争取让企业“一次都不跑”;要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时间,实现材料齐全3天领照、5天营业;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将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全流程压减至90个工作日,不动产一般登记压减至5个工作日,一类企业出口退税5天办结,口岸整体货物通关时间压减1/3以上。

    建设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深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准入限制专项清理,严禁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民间资本进入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建立政务诚信考核机制,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对严重失信的政府机构和领导干部严肃问责。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系统,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人无处藏身。

    建设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慎用强制措施,进一步严格规范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严禁违法使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时,要充分评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对一些民营企业历史上的一些不规范行为,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对民营企业经营中不规范行为的查处要建立警示警告制度,在预警后自动纠正规范的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

    ↓三要全力打造尊商重企的社会环境

    在全市大力倡导尊商重企、崇尚创新创造的良好风气,让优秀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事业发展有舞台。

    注重推荐优秀民营企业家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鼓励优秀企业家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兼职,常态化邀请民营企业代表人士参与重大经济政策或决策听证会,为重大经济部署献计献策。

    主流媒体要开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我们在行动”专栏,邀请各个部门面向企业作出承诺,持续跟踪报道各地各部门主动服务企业的新鲜经验、先进典型,努力形成氛围、形成声势。

    建立健全企业家荣誉制度,每年发布“成都百强民营企业”,定期对优秀企业家和杰出创业者进行表扬奖励,讲好“蓉商故事”、弘扬“蓉商精神”、塑造“蓉商品牌”。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风气,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成都将把企业家队伍作为成都发展最稀缺的战略性资源、最特殊的人才资本和最重要的竞争力,大力推动企业家群体健康成长。希望广大企业家不忘初心、薪火相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继承和发扬企业家精神。希望广大企业家放眼世界、创新创造,树立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宏图大志,苦练内功,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中后发超越、做大做强。希望广大企业家讲正气、走正道,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脚踏实地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持续提高社会责任感。希望广大企业家扎根本土、情系桑梓,争做天府文化的传播者、发展者,勤勉兴业、奉献社会、造福蓉城,带头把更多更好的项目建在成都,把更多的机会留给成都。

    上一篇

    还在“刷新闻赚现金”?传播低质内容触碰法律底线

    下一篇

    “开放新高地•2018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评选”启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