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国际人才吸引力渐增:从“归来”到“前来”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1-02 23:15

    在成都的外籍留学生说:这座城市充满了艺术创造的活力,生活美学几乎无处不在。

    成都这座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更是让喜欢亲近自然、热爱户外运动的外国青年愿意在这里生活。

    每经记者 黄名扬    每经编辑 官远星

    成都 张建 摄

    “学习结束之后?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留在这里!我不打算回自己的国家。” 现就读于四川大学的马来西亚籍留学生黄凯鹤(Kaihe Huang)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甚至略不解地反问:“为什么要回去呢”?

    “像成都,不仅生活舒适方便,社会氛围也明显更活跃、更具挑战性、发展机会更多”,说罢,黄凯鹤微微皱了皱眉,他表示甚至有些担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毕竟,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这使得如我一样的国际学生已经失去了所谓的‘语言优势’”。

    所谓“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人才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很长时间,城市的求才若渴更多是针对国内人才,或进一步扩展到海归人才。如今,眼光长远的城市,已将选才的视野从全国的“13亿”,转向世界的“70亿”。更有像黄凯鹤一样的外籍人才,开始主动寻求在中国的发展机会。

    而成都,正是这样一座城市。其凭借巨大发展潜力、产业优势、对外开放格局以及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着来自世界的人才。

    国际人才的“凤栖地”

    “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三线城市装不下灵魂”,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似乎越来越受人才的青睐。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前两个月,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人才净流出率达到0.6%,较2017年同期增加0.05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近年,不仅是国内人才,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在回国就业时,北上广深也已不再是唯一选择。

    以成都为例,2016年,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了《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趋势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成都凭借其快速发展的脚步和乐容天下的城市精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落脚,在海归吸引力上升最快城市榜单中排名第三。

    而根据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指出,成都更以6.6%的占比,一举成为最受海归青睐的城市第三名。

    如今,不仅是海归人才,越来越多的外籍人才也选择了“凤栖成都”。

    “据我所知,一只熊猫的生长周期,一般是6年左右就成年了。而我,正是7年前正式来到成都工作的。”

    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知名脑神经科学家、英国生物学会会员孔哲文教授,突破性地发现催产素对绵羊的亲社会作用,奠定了科学界催产素亲社会性研究发展的基础。2011年,孔哲文作为四川引入的第一位非华裔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成为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全职教授。

    无论是黄凯鹤这样来自国外的年轻人,还是孔哲文这样在学术领域已有建树的尖端人才,不难发现,如今的成都,确实正以巨大的吸引力聚集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才。

    在成都的外籍留学生们

    海外人才的“储备器”

    成功吸引国际人才的成都,如何远隔重洋,打通与人才双向了解的通道?

    一方面,这离不开各种大型会议和海外招聘会等交流平台。例如,今年9月12日,在成都落幕的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海外高科技人才洽谈会(以下简称海科会)。仅这一届海科会,就有约800名海内外嘉宾出席。其中就包括了5名国际知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8名海内外院士,148个海外创新团队等,对成都与国外人才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另一方面,国内外民间交流和教育合作通道的畅通,也至关重要。黄凯鹤在四川大学中担任志愿者的成都美国海外留学中心,扮演的正是这样的角色。据了解,该中心由成都市政府和美国G-MEO国际教育集团,于2012年共同创建,是中国首个创新型来华留学中心。

    来自美国的奥尼克斯(Onyx Flores)感慨,“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到中国来,更别说在这里学习工作了”。如今,得益于该交流中心的桥梁作用,她不仅来到了中国,现在成都的一家律所实习,更爱上了这里。

    成都美国海外留学中心副主任罗生连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最初的4所到如今的40余所中外合作院校、以及40家左右的合作企业,6年来,已有470名左右的美国学生通过该中心来蓉学习或实习。

    据她介绍,不少的学生在成都学习或实习之后,有意向或已留在成都或中国其他城市长期学习工作了。本科就读于斯坦福、如今哈佛商学院硕士在读的佩里(Perri Smith),正是其中之一。

    不仅如此,很多学生还将其在成都的学习工作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

    曾通过该中心到四川省社科院做研究实习的泰勒(Tailor Dortona),是来自美利坚大学的学生。“他在成都的实习结束回到美国后,被某基金会邀请,与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等重量级嘉宾分享了来华留学实习经历。”罗生连自豪地说。

    “其实,如果你没有亲身去感受过,你真的很难预知那里的人和事、社会氛围和文化区别,更不会考虑在异国的城市定居生活。”奥尼克斯认为,这正是一座城市吸引国际人才最大的“壁垒”。

    而类似的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机会,无疑是成都大量储备“在这里生活过、工作过、感受过”的国际人才的“制胜法宝”。“在我看来,这正是成都引进海外人才最有效的‘前奏’”罗生连说。

    在成都的外籍留学生

    公园城市的国际化环境优势

    “我正在写一首关于成都的中文歌”,同样来自美国的音乐爱好者乔丹(Jordan Character)写过很多歌曲。在近两年间,他到过绝大多数中国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但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这却是他第一次为一座城市写歌。

    乔丹说,如今他生活在成都,他发现这座城市充满了艺术创造的活力,生活美学几乎无处不在。偶然认识的众多艺术家朋友,同样给了他帮助和启发。“更关键的是,我由衷地热爱这座城市”,说完,他不自觉洋溢起了微笑。

    所谓“人才难得而易失”。像海科会或成都美国海外留学中心等这样的平台,使国际人才有机会亲密接触一座城市。但能够帮助其长久地留住人才的,却只有城市本身。

    福布斯中国首席执行官李思卫就曾表示,今日之成都,“500强企业”不断入驻、高学历人才增多,城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且正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成都正依靠创新,站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风口”。

    而在罗生连看来,无论是成都召开对外开放大会、加快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还是《鼓励引进外国人才实施办法》,成都的国际知名度正在加速提升,加之成都对国际人才以及跨国企业的开放态度,这是成都“国际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波兰籍的美国学生盖布瑞拉(Gabriela Klipo)对此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之高让其感到惊讶。如今,她正在成都当地一家律所实习,“律所的同事和老板,许多都是从英美留学归来。因此虽然我的中文并不好,但工作沟通却毫无障碍。”她表示,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她对这座城市的亲切感和工作的适应度,“即使实习结束,我肯定还会回来”。

    除了工作之外,成都这座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更是让喜欢亲近自然、热爱户外运动的外国青年愿意在这里生活。多位外籍留学生不约而同地表示,每当周末他们与朋友相约去天府绿道骑车的时候,“就是‘从此就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想法最强烈的时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螺纹钢夜盘收涨0.25%,热轧卷收涨1.59%。

    下一篇

    美股高开低走:道指涨200点后转跌逾百点 苹果拖累纳指跌1%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