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2018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当前的融资环境需要引起更多关注。信贷的增速可以适当加快,可以在14%到15%的区间。此外,要推动非信贷融资包括银行表外融资加快速度向前推进,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系列政策,来改善这方面的状况。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旭
11月1日,2018中国金融年度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北京金融街服务局支持。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论坛上表示,当前的融资环境需要引起更多关注。他认为,信贷的增速可以适当加快,可以在14%到15%的区间。此外,要推动非信贷融资包括银行表外融资加快速度向前推进,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系列政策,来改善这方面的状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连平在论坛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整个社会融资规模,包括信贷和非信贷,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比去年同期要减少2万多亿。
央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3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1.34万亿元。
连平表示,2017年到2018年初去杠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总体杠杆水平稳下来了,主要是企业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同时在强监管的推进下,金融运行的规范程度比过去明显上升,系统性金融风险得到了控制。
连平强调,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整个融资的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目前较为明显的是出现了融资收缩的趋势。
在信贷方面,连平进一步分析,信贷前三季度增速达到了13%,而去年的增速12.5%左右,增速有所上升。但事实上信贷增速的上升并没有真正缓解实体经济的需求。因为在今年监管要求下,表外融资大概有约2万亿元回到了表内,就是说它占了2万亿的新增信贷规模。
而在非信贷方面,连平表示,今年M1增速持续下降,属于历史上长期以来增速非常低的时期。非信贷(尤其是表外融资)出现明显的收缩,而收缩以后影响的主要是平时对非信贷需求比较大、依赖程度高的民营企业。因为非信贷融资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所以目前这种状况下也出现了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
如何改善当前融资环境?
连平认为,一方面应该加大信贷投放的力度,通过各方面的支持,比如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下调,改善银行资金状况;再比如补充资本金等方面。央行对整个银行体系的支持,推动银行来进一步加快信贷增长,使得目前的融资能够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我觉得信贷的增速可以适当加快,可以在14%到15%的区间。”
记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0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行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支持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10月30日,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7个百分点。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30.4万亿元。
王兆星介绍,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尽职免责机制,激发银行基层机构人员服务民营企业内生动力,降低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抵押的依赖,更多地根据企业的信用记录、市场竞争能力、财务状况等,发放更多的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同时,也要提高贷款审批时效,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及时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连平表示,要推动非信贷的融资,包括银行表外融资,如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其他还包括债券股票融资以及资产证券化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