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民航局政策“松绑”,各家航司在机上WiFi服务“抢第一”。历经半年之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采访、梳理发现,目前机上WiFi仍存大面积使用尚待观察、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难点。
每经记者 张虹蕾 每经实习编辑 魏官红
今年年初民航局政策“松绑”,各家航司在机上WiFi服务“抢第一”,历经半年之后,今年8月发布的《2018CADAS航空市场趋势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有82家航司提供机上WiFi服务,较2017年增长17%,在全球远程航线WiFi覆盖范围的排名中,东航与国航均跻身前20。
不过,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采访、梳理发现,目前机上WiFi仍存大面积使用尚待观察、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难点。9月20日,航空评论人士吕彪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目前航空WiFi面临卫星流量费用较高的压力,大面积为消费者提供航空WiFi服务现阶段存在一定难度,大部分机上WiFi仍为“奢侈品”。
我国航司飞机互联之路已久,早在2012年就与国际的航司探讨机上互联方案。但当时国内对客舱内使用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限制尚未放开,航司的积极性并未被调动起来,此后机上WiFi也一直处于漫长的探索之路。
变化在今年年初应运而生,随着民航局的政策松绑,多家航司纷纷宣布,1月19日起,旅客可以在飞行全程使用手机、平板电脑(Pad)、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但均需设置为“飞行模式”。
与此同时,各家航司也开始探索起机上WiFi业务。比如,今年8月15日,国航引进的空客A350-900宽体远程客机首航成都,国航方面提供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资料显示,A350-900提供WiFi服务,旅客可使用自己的移动电子设备连接机上WiFi网络,实现地空互联。
根据空客公司预测,到2033年,中国将需新增民用客机和货机超过5300架,成为全球最大航空市场。
而长期研究航空业的一位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机上WiFi的市场与民航旅客运输量呈正比例关系,航空公司、空中WiFi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等都将成为庞大市场群体的受益者。
与此同时,各家航司也加快对于机上WiFi的探索。国航自2016年11月起,已经两次募资200余亿元人民币购买或升级机上WiFi,春秋航空对2架飞机完成了机上WiFi改造。
众多航司“加码”机上WiFi源于巨大的市场空间,Global Industry Analysts预测指出,到2022年,全球装配机载WiFi设备的民航飞机将达到11000余架次,其中19%的飞机属于亚太地区航空公司,会比2015年增长近17倍,其中主要增长来源为中国市场。
而在今年8月发布的《2018CADAS航空市场趋势报告》显示,机上WiFi技术是目前另一个发展最快的新技术之一,目前全球已有82家航司提供机上WiFi服务。这个数字较2017年增长17%。目前全国先进航企,都在高度重视机上互联,在全球远程航线WiFi覆盖范围的排名中,东航与国航均跻身前20。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外界较为乐观的估计和数据统计,航空评论人士吕彪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目前机上WiFi支出大部分付给电信运营商,且面临卫星流量费用较高的压力,因而大面积为消费者提供航空WiFi服务现阶段存在一定难度。
吕彪发出的上述感叹在行业数据中亦有印证,虽然市场广阔,但中国在这一市场仍与欧美国家有不少差距。
根据在线空旅网站Routehappy测算,目前机上WiFi已经覆盖了全球航班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航程,其中美国的航司已有71%的航程可实现WiFi全覆盖,而这一比例在非美国的航空公司中为13%。
反观中国市场,航空公司WiFi航班覆盖率仍待提升。据民航大数据研究院和东北证券等机构的相关统计,目前,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等9家航空公司拥有空中WiFi业务。其中,祥鹏航空为全国首家实现空中WiFi全机队规模化运营的航空公司,而另外8家航空公司WiFi航班覆盖率均在5%以下。
另一方面,在机上WiFi商业模式方面,在政策“松绑”大半年之后,相较于国外较为成熟的机上WiFi市场的收费模式,国内大多数航司依然采用免费提供方式。
对于目前国内航空WiFi的免费模式,一位航空WiFi运营商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称,这更多还是取决于政策的影响,虽然民航局允许放开机上WiFi,但目前航司拿到的相关牌照只有试验和使用的权利,没有运营及收费的权利,未来是否会根据行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还有待观察。
与此同时,随着机上WiFi的发展,也有地面WiFi运营商跃跃欲试,想要在这片市场分羹。吕彪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地面WiFi运营商硬件方面的能力难以与专业的机上WiFi运营商相提并论。但基于较高的数据流量和用户基础,地面WiFi运营商可以将一部分流量引入机上WiFi,提供增值服务,如果地面WiFi运营商本身拥有一定的媒体和广告资源,则会加大二者的合作空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