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通知》,此次“上榜”的30家企业名单是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信部39号令)(以下简称《39号令》)的要求,对于停产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工信部予以特别公示,而相关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
每经实习记者 李星 每经记者 赵成 每经编辑 段思瑶
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散乱的问题,工信部开始清理企业的生产资质。
9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30家企业名单上报工信部。
在这份企业清单中,广汽本田、哈飞汽车、华晨汽车、长安标致雪铁龙、长安铃木等30家车企纷纷“上榜”。
“这一措施,可以为那些想干实事,却苦于没有生产资质的企业腾出资源,有利于合理规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接受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采访时表示,对那些不生产或存在问题的企业,就应该尽早进行整顿或清理。
30家车企一年未生产
根据《通知》,此次“上榜”的30家企业名单是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信部39号令)(以下简称《39号令》)的要求,对于停产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工信部予以特别公示,而相关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日前就在201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论坛)上表示,2015年以来,工信部优化了产品准入流程,减少了产品审查环节。但同时,工信部也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了一致性监督检查的力度,依法依规处罚了一些违法违规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30家“上榜”企业中,除了广汽本田等传统车企,今年刚被五粮液集团收购的凯翼汽车也榜上有名。
据了解,凯翼汽车在早前就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但是后期由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生产标准越来越高而“夭折”。
“因为早期研发的概念车到后期无法满足当前的新能源相关标准,后来就放弃了上市。”凯翼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NBD汽车采访时坦言。
同样“上榜”的广汽本田也已经开始行动。广汽本田相关负责人告诉NBD汽车,“广汽本田有一款新能源汽车已经完成了准入审查,第二款新能源产品也将于本月完成审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认为,《通知》可以倒逼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和生产,而不是拿着生产资质去牟利。
上榜企业或被撤销生产资质
根据《通知》,公示名单中的企业,如果未能在9月9日公示期结束前及时补充数据,将被工信部特别公示,而未能通过工信部的核查将被撤销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在国家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许多汽车企业在最初制度还不完善时便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但“占坑”后,一些企业并未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而是将“底牌”藏在手中。许海东认为,此次工信部发布的《公示》,就是对那些动机“不纯”的企业进行鞭策和整顿。
事实上,工信部此次整治新能源汽车拟取消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也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散乱的局面有关。
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在9月1日的泰达论坛上表示:“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从产业来看比较分散,产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高端品牌。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在世界领先,但新能源汽车却分散在200多家汽车企业。”
数据显示,2018年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逼近50万辆,同比增长97.1%。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获取独立新建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15家,双资质的纯电动汽车企业仅有7家。
从今年起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逐渐退出,直至2020年全部退出。这也意味着,留给车企的窗口期不多了。另一方面,目前在等待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200多家,在排队过程中这些企业仍要保证资金与人力的投入。
许海东告诉NBD汽车,工信部这一举措,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事后监管,逼迫那些拥有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加快研发、生产,进而将产品投入市场,有利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