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证监会重拳出击信批违法违规:上半年立案增50% 最新3宗被处罚!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20 20:04

    证监会在7月20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上半年查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情况。上半年,证监会共立案调查信批违法违规案件39起,同比大幅增长50%。其中不少上半年在办信息披露违法案件违法手段恶劣,情节特别严重,涉嫌刑事犯罪。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何剑岭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信息披露,事关广大投资人最基本的知情权的具体落地,而这也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强监管的重点方向。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记得,巴菲特曾说过,厨房里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有你看见的那一只蟑螂,意在告诫投资人警惕那些公司治理已暴露出一些瑕疵的股票。而如果某些上市公司连一些最基本的信息披露工作都没有做好,投资人是否应该想一想这些公司背后可能隐藏了更多的猫腻?

    证监会在7月20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上半年查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情况。上半年,证监会共立案调查信批违法违规案件39起,同比大幅增长50%。其中不少上半年在办信息披露违法案件违法手段恶劣,情节特别严重,涉嫌刑事犯罪。

    信披违法违规案件涉4大方面,有4大特点

    据证监会在今日下午披露了上半年查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的情况。今年上半年,证监会立案调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39件,同比增长50%;办结17件,其中查实16件,成案率94%。

    图片源自:证监会官网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注意到,证监会指出,在办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主要涉及四大方面:

    一是虚构购销业务、滥用会计准则实施财务造假。部分发行人、上市公司为骗取发行核准、实现重组业绩承诺或避免退市风险警示,通过虚构业务及销售回款等方式虚增公司收入利润,或者通过提前确认收益、少计减值准备、跨期调整成本费用等方式虚增利润。

    二是利用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多种手段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个别上市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通过家族关联企业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以上市公司名义向他人借款或以上市公司存款为质押向银行贷款,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三是未依法履行重大事项等信息披露义务。从已经查实的重大遗漏、误导性陈述11起案件看,既有未披露重大合同、关联交易、重大诉讼等重大事项,也有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还有未经核实发布行业数据引发股价异动。

    四是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推进,上市公司因环境违法信息披露不实的案件不断增加,上半年新增4起环保信息披露不实案件。有的未及时披露子公司主要负责人涉嫌污染环境犯罪信息;有的持续多年受到环保部门行政处罚,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

    另外,据证监会总结,上半年在办信息披露违法案件还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财务造假手法隐蔽复杂。有的上市公司连续多年将生产废料循环入库虚增库存,实现少计成本、虚增利润。有的公司利用行业特点,通过出售商品再购回或退货商品不进行退货处理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

    二是涉案领域涉及公司债等业务。一些非上市企业、上市公司在发行公司债过程中涉嫌财务造假、未披露重大事项。有的向交易所报备发行文件中含有虚假财务数据;有的隐瞒重大担保事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

    三是多种违法行为交织。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法关联交易、违规资金占用、恶性利益输送等严重违法的线索。有的利用信息披露实施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有的长期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有的不披露一致行动关系,回避要约收购义务。

    四是不少案件违法手段恶劣,情节特别严重,涉嫌刑事犯罪。有的持续多年实施财务造假且金额巨大,有的还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多项违法犯罪。

    此外,今年上半年证监会还对11家证券中介机构启动调查,同比增长22%,涉及证券公司3家、会计师事务所5家、评估机构2家和律师事务所1家。这些案件主要涉及相关机构在提供证券服务时未勤勉尽责的问题,其中个别机构的从业人员甚至参与合谋造假。

    证监会在发布会中强调:“在前期召开的稽查案件线索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突出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作为线索筛查和分析的重点,要求绝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发现一起,立案一起,坚决查办市场关切、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始终对中介机构违法违规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增强执法威慑,提高违法成本,有力督促各类信息披露义务主体归位尽责,不断夯实市场稳定运行基础”。

    “爆雷”股多牵涉信批问题 3宗案被行政处罚

    以财务造假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失信问题历来为投资人深恶痛绝。这就意味着,与之相关的信息披露无小事,这事关广大投资人最基本的知情权的具体落地,也只有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投资人才有可能较为充分地评估上市公司的投资风险,而这也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强监管的重点方向。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注意到,从近年来的案例来看,一些让投资人损失惨重的“爆雷”股最初露马脚的地方就是信批违规。

    例如,去年末“爆雷”的保千里此前就曾多次因为信披问题受到证监会的调查。2016年年底,保千里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这也是公司上市后首度遭证监会调查。之后经证监会查证,公司的确存在诸如“提供虚假协议虚增评估值”、“中达股份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这样的信批问题。

    2017年12月中旬,保千里再度因信息披露违规违法问题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此时距离公司原董事涉嫌侵占公司利益等重大风险问题的东窗事发已为时不远。

    据Wind资讯统计,在过去一年中,A股上市公司公告受到《调查通知书》总共85家次,其中涉嫌信息披露问题的多达60家次,占比达70%,其中不乏尔康制药、联建光电、獐子岛等近年来“爆雷”的问题股。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注意到,今日下午,证监会又对3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通报做出行政处罚,涉及的三家公司为庞大集团、美都能源、盛达集团。其中,庞大集团及其董事长未如实披露权益变动情况,遗漏披露庞庆华通过收益互换进行的相关融资安排,同时还未按规定披露庞大集团及其子公司与关联方发生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未按规定披露其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调查的事实。从市场表现来看,去年4月底,庞大集团收到《调查通知书》后,股价持续阴跌,至今年6月,最大调整幅度已达50%。

    图片源自:证监会官网

    证监会表示:“将依法对各种类型的信息披露披露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切实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保障广大中小股东的知情权”。

    值得注意的是,据Wind资讯统计,去年以来,证监会、交易所等监管部门发布的与信息披露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增多的趋势。2017年全年,监管部门发布的与公司信息披露相关的政策法规近10份,而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发布的与公司信息披露相关的政策法规已有8份。相比之下,2016年全年,这一数字不足5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摩根大通:日元可能刺激日股大涨 美股牛市将持续到2020年

    下一篇

    世界500强榜单揭秘:最赚钱的原来是它!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还有这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