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支三招!防范私募投资风险,加强全流程监管之声爆棚!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17 22:21

    针对私募机构频频失联,私募行业监管的路在何方?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经记者 杨建 每经编辑 谢欣

    针对私募机构频频失联,私募行业监管的路在何方?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有私募行业人士指出,应该加强全流程监管,包括准入、事中的信息披露及事后监管。

    投资决策前判断风险

    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是私募基金还是非法集资似乎界限比较模糊,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必须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相关私募产品也必须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私募区别于公募的最大不同,就是私募产品只能由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的合格投资者参与投资,而且私募基金门槛相对较高,投资者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如果某个投资项目通过第三方渠道代理公开发售,或者通过传播媒介、网站、传单等方式公开向不特定客户宣传推介,且向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息,这就踩到了涉嫌非法集资的两条红线。对此格上理财分析师徐丽向投资者建议,一是不要轻信“保本保收益”的承诺,对高收益产品保持警惕,更多关注投资背后的风险;二是在购买产品前,通过基金业协会查看管理人备案信息,确认是否有违规行为,也可多关注公司的信用信息,做到多方了解才做投资决策;第三、最为便捷高效的方法是找值得信赖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或代销机构来帮助投资者进行私募产品的筛选和风险排查。

    业内建言私募监管

    2015年9月基金业协会建立“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公示制度,对于通过电话等形式无法取得联系的私募,向社会发布失联私募机构名单。2017年基金业协会注销管理人登记,多是清理不符合登记备案规定、长期未展业的“空壳”私募。从当前情况看,除了注销私募管理人资格外,基金业协会又有了新动作,将相关失联私募基金负责人以及高管拉入“黑名单”,撤销其基金从业资格。

    此前曾注册登记了很多私募公司,但旗下并没有发行私募产品,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17日,合计688家证券类私募机构登记一年以上管理规模为零,有796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一年以上管理规模为零。而按照基金业协会规定,私募基金公司登记成功后6个月内必须发行备案第一只产品,否则将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

    在这些“空壳”私募公司中,也可能隐藏着非法集资的风险。被注销私募管理人资格的鑫达众汇,其法人代表就在2013年至2014年间注册了多家“空壳”子公司,并以私募股权投资为由通过广告、短信、微信等,虚构和夸大投资项目价值,非法吸收存款高达5亿多元。

    未来,私募必须同公募一样回归资产管理本源,远离通道、借贷类业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行业稳步发展。对此徐丽建议,从行业健康发展角度来看,希望加大风险排查和监管力度,对于违规或不合规机构加大处罚力度,以提高管理人合规意识。在登记备案上加强防范,要求正规的托管机构托管,保证基金资产的独立性。

    私募排排网合规部副总监温志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失联私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信誉,打击投资者的信心,给其他勤勉尽责的管理人带来负面的影响。从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发展态势良好的情况下,监管应该加强全流程监管,包括准入(人员、经验、资本实力)、事中的信息披露(产品登记)及事后(对不诚信及涉嫌犯罪行为的惩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私募失联之前有迹可循 三大异象揭示“失踪”之谜

    下一篇

    但斌旗下产品年内超七成亏损,林园却平均收益超10%!奥秘是林园看好这一板块未来30年的机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