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毒事故致2名员工死亡 宜通世纪4名责任人涉嫌犯罪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6-13 22:33

    宜通世纪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机房作业人员在为停电机房实施油机供电作业过程中违规将燃油发电机放置室内,发电机排出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作业人员中毒。根据通报,4名宜通世纪广州分公司揭阳普宁区域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每经记者 陈鹏丽    每经编辑 胥帅    

    图片来源:宜通世纪官网

    6月12日晚间,宜通世纪(300310,SZ)发布了员工中毒事故的调查进展公告。4月26日晚上9时,公司员工在广东省普宁市管维机房时发生疑似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事故造成2名公司员工死亡,2名员工重伤,3名员工及3名参与救援的社会青年轻伤。经调查认定,该起事故属于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宜通世纪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机房作业人员在为停电机房实施油机供电作业过程中违规将燃油发电机放置室内,发电机排出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作业人员中毒。根据通报,4名宜通世纪广州分公司揭阳普宁区域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事故因违规放置燃油发电机

    4月27日,宜通世纪公告称,公司在管维机房时发生一起疑似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目前该事件造成2名员工死亡,2名员工仍在抢救中”。

    根据6月6日普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普宁安监局)通报的《普宁市“4·26”一般事故调查报告》,该起事故的发生地点为中国移动普宁分公司一传输机房,该机房协维业务外包给宜通世纪。

    6月12日晚间,公司对外公布了该起事故的调查进展。公司称,事故调查组及相关受邀专家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机房作业人员在为停电机房实施油机供电作业过程中,违规将燃油发电机放置在室内,并在发电机开机后将机房拉闸门关闭。因发电机排放出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积聚于室内,浓度过高,导致作业人员及施救者吸入一氧化碳中毒。目前普宁安监局已经对宜通世纪广州分公司作出行政处罚,罚款40万元。

    普宁安监局官网通报显示,4月26日普宁市大面积停电,停电前一天,宜通世纪广州分公司揭阳项目部经理制作好供电保障方案,要求采用移动发电机为停电区域移动机房供电,确保通讯信号畅通。停电当日,宜通世纪公司员工在启动发动机后,便将机房的卷闸门拉下并锁上。晚上7时普宁市恢复供电后,宜通世纪员工返回机房撤走发电机。

    但是由于燃油发电机长时间在室内发电运转,在没有通风补充空气的情况下,机房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宜通世纪2名员工当天抢救无效死亡,2名员工重伤。此外,事故还导致另3名员工及3名前来救援的社会青年轻伤。

    通报显示,涉事作业的发电机是汽油发电机,机身危险警示标明了“切勿在室内使用,否则将导致人员昏迷或死亡”等内容。普宁安监局称,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违规操作,安全意识淡薄,擅离岗位,危险作业。另外,员工应急救援技能及自防自救能力差、施救不当也是造成事故多人伤亡的主要原因。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6万

    根据普宁安监局透露,发生事故的普宁盛世华轩传输机房属于核心机楼动力设备(环境)协维服务项目之一,属于宜通世纪承包业务范围。2017年2月,宜通世纪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揭阳移动分公司辖区内标的业务项目。随后双方签订合同,由宜通世纪承包揭阳分公司2016~2018年机房动力及环境设备协助维护项目。负责区域内机房提供动力设备零星工程服务、协助购买设备配件、环境设备协维等业务。上述服务期限至2018年6月30日止。

    普宁安监局还表示,经调查,员工伤亡事故的间接原因还包括,宜通世纪的相关项目负责人及驻点现场管理者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作业人员作业监督检查不细致,未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存在监督管理缺失。根据通报,4名宜通世纪广州分公司揭阳普宁区域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广东有限公司是宜通世纪2017年的第一大客户,公司去年有5.83亿元收入来自广东移动,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为20.38%。在通信网络技术服务方面,宜通世纪的一体化维护去年中标运营中国移动11个省的项目。今年一季度,宜通世纪实现营业总收入为6.73亿元,同比增长40.78%,实现净利润为5100.57万元,同比微增4.58%。

    宜通世纪称,上述事故预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336万元。今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次事故相关情况拨打宜通世纪财报上的公开电话。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公司前台电话,随后其拒绝将电话转接董秘办或公司证券部,称如需采访可以直接拨打董秘的私人电话,也可以向公司邮箱发采访邮件。记者按照要求向公司公开邮箱发去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公司方面的回复。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激励考核条件低于经营目标?梦网集团解释:只是税前税后差异

    下一篇

    冰箱打响“保鲜”大战 行业面临新分水岭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