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蚂蚁金服张英:互联网金融安全市场才刚刚起步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22 13:01

    蚂蚁金服资深研究员张英认为,成都是蚂蚁金服重要的基地之一。去年,蚂蚁金服的“全球金融安全创新中心”已经落户成都。这个中心未来的使命是,立足于成都,辐射西部,面向全球的金融安全科技创业产业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撑。

    每经记者 张祎    每经编辑 姚祥云    

    蚂蚁金服资深研究员张英

    “安全技术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基石,我们过去几年在风控端投入了数千台服务器,垒起来已经超过了上海金茂大厦。”

    2018年5月19日,成都举行的2018全球天使投资高峰论坛上,蚂蚁金服资深研究员张英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蚂蚁金服已连接全球超8亿用户、逾400家金融机构,为保证风控安全,蚂蚁金服在过去几年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事安全的人员已接近1000人。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下,其风控能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实现了对合作伙伴以及生态的输出。

    与黑产对抗下的风控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围绕着金融风控领域的种种话题,张英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深度专访。

    国内金融风控市场空间在千亿以上

    NBD:金融科技创新下,金融产品和服务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这对于底层的风控管理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张英:在开展一些金融业务场景的同时,风控的基础非常重要。因为有时一些业务在开展中由于没有考虑到风控相关的一些维度,没有对底层进行重视和投入,导致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的安全问题。

    面向普惠大众金融服务的风控体系,其实是依赖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手段。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业务发展就会脱节。所以我觉得,每一家企业尤其是金融相关的企业都需要去关心这个事,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一下子就具备对底层进行投入的能力和条件。

    传统金融企业对风控人员和风控体系的投入已经历了一个持续不断的积累过程。随着和金融科技相关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更是需要关注风控,因为它发展速度非常快,有的有可能短期就会获得上亿的用户,如果底层存在风险,包括资金风险、账户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系统风险等风险管控手段不足的话,一定会在发展中遇到很大的瓶颈和问题,所以需要提前布局。

    NBD:创新创业浪潮下,涌现出一大批带有新经济特征的初创型企业,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应该如何去构建风控体系?

    张英:初创公司在业务运行的初始阶段,不是都具备自己构建风控体系的条件,每一个行业,面临的风控问题可能都不一样,怎样把行业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呢?首先可以参考一些机器学习的方式。在机器学习领域里面,有一个方式叫迁移学习,可以把已有的行业经验进行转化,转化为自己的经验。第二,联防联控,对于一些行业,通过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可以形成联防联控,一家企业遇到的一个问题,同区域的另外一家企业可能也存在,那么这家企业的经验是不是也可以变成另一家企业的经验呢?大家其实也可以走这么一条联防联控的路。

    但也要看到,有个现实问题是,很多初创型的企业自己没有那么多的风控人员,也很难做到大量投入。就像我刚才谈到的,要控制一些场景中的风险,背后其实需要很多底层投入,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一下子就具备这样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企业在自主构建风控体系的同时,也可以和第三方风控提供商进行合作,借助一些外部专业力量来帮忙解决风控的问题。

    NBD:蚂蚁金服去年表示,互联网资源帮助线下商业升级将成为下一个创业风口,公司将面向创业者开放支付、信用、营销、风控等互联网技术能力。就蚁盾专注的风控市场而言,这个需求空间究竟有多大?

    张英:安全是任何一家企业都绕不过去的门槛和话题,每个企业都会有这样的需求,风控市场空间非常巨大,据统计,现在全球安全市场的规模超过了万亿元,国内也至少在千亿元以上。而且在互联网安全这个范畴里,除了金融业务风控之外,还包括如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等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扩展开来,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未来有可能是一个超过万亿的市场。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之下,外界怎么去帮助这个生态做一些净化,蚂蚁金服在这块有非常大的投入和规划,我们也希望能为合作伙伴和市场生态提供风控服务,成为在安全科技里面的一个安全品牌和产业。

    蚂蚁金服去年面向全国的合作伙伴进行开放。我们一直致力于服务整个合作伙伴和生态,提供金融级风控的能力和平台。

    NBD:现在市场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竞争格局?资本关注度如何?

    张英:安全市场分为很多不同的领域,有些是做系统安全,有些做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其中一些领域已经发展了好几年,相对成熟。而从互联网金融业务安全或者整个金融风控市场来看,其实才刚刚起步,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行业里面,初创企业、风险投资非常活跃。与美国、以色列这两个金融安全比较活跃的地区相比,中国在风控技术创业的团队其实并没有落队,跟他们是一个齐头并进的状态。目前国内已经有做得比较好的公司,而且还有更多的创业公司正在进入,这也使得很多风险投资非常关注这个领域。

    竞争我想肯定是有的,而且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对于蚂蚁金服来讲,在伴随阿里发展的十多年过程中,已经通过大量的业务积累了丰富的风控经验,加上在人工智能上的领先技术,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但其实,我们最终的目标与一家纯粹的第三方风控服务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并不是为了快速拓展风控市场,而是希望依托自身的技术,去净化市场生态,做到让老百姓的每一笔支付都是安心的支付,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提供安全的支付体验,实际上,我们的目标已经超越了将风控服务输出快速形成一个大的市场和产业的范畴。

    每天都在对抗黑产

    NBD:目前政府对于金融业的有序发展十分重视,也加大了监管力度。在新时期的金融监管体系中,技术该如何参与其中?又能发挥哪些作用?

    张英:如何让金融机构既得到持续稳健的发展,又避免出现风险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力发展科技。

    去年,金融机构监管的责任从中央下放到地方之后,地方政府监管机构面临着一个挑战,就是对金融机构风险的识别难、取证难、管控难。如果完全用人力去做这件事情是很难的,一些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机构人数加起来还不超过100人,在有限的人力条件下,想要管理好快速发展的金融机构,防范风险,就需要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科技力量,加强非现场监管的能力。

    比如,一些非法集资案中,一些平台注册用户过亿,一旦跑路,影响几十万,涉及的资金超过几百个亿,影响面极大。如果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构建一套智能化的监管运行体系,实现智能化的穿透式监管,就能提前关注到潜在风险点,发现非法金融活动的踪迹,并且采集有效证据链协助司法机关进行处置,防止金融风险蔓延,真正做到事前和事中监管,而不是只能在事后应急响应。就能够做到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早,打小。

    蚂蚁金服现在有一套基于规则模型,加上大数据算法集成而成的智能监管系统,叫蚁盾风险大脑,相比很多传统的金融监控手段,对一些非法金融活动的预测可以提前2~3个月发现,精度上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几的识别率。这都是过去蚂蚁金服通过在很多业务场景中不断积累才得到的技术。

    另外,现在我们也在尝试用区块链技术协助监管。比如,因为信息和资金的不透明,一些P2P公司常常出现自融、建资金池、非法集资等违规行为,客户资金安全很难得到保障。通过账户上链,让信息公开透明,就很难再有私下操作的空间。

    NBD:您在演讲中还谈到了一个话题,那就是黑产(黑色产业)。在这一块,蚁盾是怎么应对的?

    张英: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跟黑产做对抗。黑产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条,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据统计,仅仅在营销资金骗取、薅羊毛方面,每年企业承担的损失就在千亿以上,黑产几乎是无处不在。他们利用很多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些活动规则漏洞,以及系统账户的一些弱点,每天都在进行攻击,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

    比如,黑产会通过扫号撞库的手段去攻破别人的账户,当企业有营销活动的时候,它会去用一些虚假的账号去薅羊毛,导致企业的营销资金并没有用到真正的目标人群身上。有些航空公司,每天都会被薅出去几十万,导致一些传统产业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线上的一些活动一上线就会马上停掉,很难杜绝。

    黑产会进行上下游严密的、有组织的合作。上游通过买卖个人身份资料获取用户信息;中游会去开发一些批量注册、扫号撞库的系统和平台,他们也在加强自己科技上的一种投入;下游有可能是一些销赃的团伙,也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

    怎么去对抗这套体系?我们有一整套机器学习的模型,从资金维度、交易维度、行为维度、关联等八个维度去监控一个账户或者一笔交易本身的风险。比如识别设备环境,看这是不是一个攻击高发地区的一部手机?在账户和交易的关联关系里,有没有黑产圈子?我们会从很多不同的维度去进行扫描,使得黑产无处遁行。

    我们对很多种风控场景模型的准确率都达到99%以上,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准确率,使得我们整个蚂蚁金服目前的资损率是百万分之零点五。这意味着,100万元的资金里面,损失的资金只有0.5块钱,这在业界是一个非常低的资损数字,远远低于国际上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

    NBD:对于黑产,现在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张英:黑产有团伙性和流动性的特征,同时也在用高科技的手段来武装自己,有着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当打掉它的上游时,它的下游还在,当在一个领域里面把它消灭的时候,它会流动到另外一个场景和行业中去。所以当你其中的一个业务板块可能没有黑产的攻击的时候,它有可能已经跑到了另外一个业务板块去攻击。

    这也就需要我们从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从风险的感知、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处置,再到机器自我学习进化,在大量人工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人机结合的方式与手段去对抗黑产,去解决金融安全的问题。

    蚂蚁金服目前在安全上投入的人力超过1000人。去年我们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跟全国各部门进行联动,打掉了300多个金融犯罪团伙。

    成都是蚂蚁金服重要业务基地

    NBD:您在演讲中着重谈到了普惠金融和公司在这方面的愿景。现在金融服务正朝更为广泛的阶层和群体渗透,在您看来,服务下沉过程中还面临什么挑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解决完善的痛点和难点?

    张英:今天我在会上也谈到了普惠金融,支付宝有超过5亿的活跃用户,很多用户在一线和二线城市里,而在中国更多的四线、五线这些城市,以及我们的农村和更加偏远的这些地区,怎样让当地人也享受到更多的普惠金融服务?我们还会继续努力。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蚂蚁金服提供的很多金融服务,都是依赖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当我们进入一个四五线城市的时候,很难去获取到这些客户本身的一些信息。比如,农村的一个老乡,需要钱去买化肥买种子,但是他的身份、信用等级等信息可能是缺失的,我们怎样对他的身份和信用做很好的识别,怎样帮助他去融资去申请到一笔小额的贷款,这个过程其实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挑战会更大。

    因此,能不能构建更广泛的技术手段,在国内三四五线城市下沉金融服务时对未知领域做出风险评估,是我们在风控领域面临的一个挑战。

    蚂蚁金服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生态平台,最近我们也开放了借呗、花呗等金融服务能力,一起来和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普惠金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NBD:您作为蚂蚁金服的风控平台负责人,平时最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张英:我们一直在关注硅谷、以色列的一些顶级高科技公司,观察他们在用什么技术解决什么问题。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像我们的计算能力,去年“双11”的时候一秒钟能达到26.5万笔交易,并发能力做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

    蚂蚁金服在金融风险防控过程中已经积累了非常强的风控能力与经验,接下来,我们希望能用现有的技术力量,为国内的金融机构,为更多互联网的企业提供风控技术与服务。

    另外,我们也在关注海外市场,跟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渐渐向海外布局支付网络和风控网络,为人民币出海构建数字金融的基础。

    至于思考,当一家企业做大之后,其实更多考虑的是社会责任,是用户价值。

    今天国家的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其实每一项我们都在积极践行与在参与,我们希望能成为一家具有社会担当,有责任感的企业。

    NBD:到独角兽公司工作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同时也有不少年轻人勇敢选择创业,去孵化和培育未来的独角兽。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外,目前人们在就业地的选择上更趋于多元化,您对此怎么看呢?

    张英:现在全国各地都慢慢培育出了自己的特色,对于不同的地方,创业者都可以多去做一些了解和体验。

    我很喜欢杭州,因为杭州城市环境十分美丽,也有着浓郁的创业文化。创业者是很寂寞的,但是这座城市为创业者提供了非常多的交流空间和平台,论坛、咖啡馆,无论是同行业还是跨行业的创业者,相互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很多,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这对人才来说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

    现在我大部分时间在杭州、成都两地跑。我觉得,成都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当地政府有着开放的理念。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过程中,成都在产业布局、投资力度、人才政策等很多方面已经形成体系,也孕育出了很多创新创业型公司。大量的毕业生人才以及丰富的金融场景也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成都都有着很多不错的机会。

    从全国来看,成都是蚂蚁金服重要的基地之一。去年,蚂蚁金服的“全球金融安全创新中心”已经落户成都。这个中心未来的使命是,立足于成都,辐射西部,面向全球的金融安全科技创业产业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滴滴高层首次正面回应“空姐顺风车遇害”案:平台存漏洞

    下一篇

    美媒称中美已就解决中兴问题达成一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