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跨越太平洋的新经济对话:这边是天府,那边是硅谷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20 23:27

    5月19日,在天府新区举办的“2018全球独角兽企业高峰论坛”上,来自中美两国的独角兽企业家和投资界大咖,分别在天府新区和硅谷,展开了一场聚焦新经济发展、跨越太平洋的对话。

    每经记者 梁宏亮    每经编辑 毕陆名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中国和美国,是拥有独角兽企业最多的两个国家。据CB Insights数据,截至2018年3月,全球约有274个独角兽公司,81%来自中美两国。

    5月19日,在天府新区举办的“2018全球独角兽企业高峰论坛”上,来自中美两国的独角兽企业家和投资界大咖,分别在天府新区和硅谷,展开了一场聚焦新经济发展、跨越太平洋的对话。

    中美不同的独角兽路径

    虽然全球多数独角兽企业来自中美,但两国独角兽企业成长路径却明显不同。

    在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看来,中美成为互联网的两极,但中国在互联网的巨头作用比美国强很多,美国互联网公司边界比较明显,而中国则没有非常明显的边界划分。

    “我们做了统计分析,在中国阿里、腾讯、百度的市值以及它们投资参股控股的市值总共占中国互联网市值90%以上,”朱啸虎说,“尤其在消费互联网,想避免站队是非常困难的。不管是阿里腾讯,不管是最近的滴滴还是美团,边界都是打出来的。”

    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马骏驱在创立同盾科技之前是一家美国独角兽企业的高管,他直言,与美国相比,很多中国独角兽企业还缺乏国际视野。“我最初在一个美国独角兽公司,帮它管理整个亚太市场,虽然公司规模比较小,但全球视野第一天就有了,产品包含非常好的国际化部分,中关村很多独角兽企业都没有这个能力,他们会走很多弯路,这是很大的区别。”

    “在中国,创新创业发展很快,但还需要更多运营人才。”BGI Genomics America CEO何义武说,“美国很多人才不仅有科研能力,也有运营能力。”

    从“模式创新”到“技术创新”转变

    独角兽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创新。

    人民网董事会秘书李奇谈到,新经济发展过程中,尽管模式创新展现了巨大的创造能力,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但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中国的一些新经济领域不得不受制于人。

    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谈到,美国的独角兽创新,更多是技术上的创新。“它一开始就是瞄准全球的应用,瞄准了全球的市场,全球的用户。”

    中国的新经济该如何从“模式创新”走向“科技创新”?李涛认为,在庞大的市场里面,首先需要用模式创新来快速获得市场,这对中国非常多的初创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在获得市场份额之后,技术创新是每一个企业最终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

    在Quanergy CEO Louay Eldada看来,创新来自于技术,也需要寻找市场的兴趣。“对于独角兽企业来说,如果想要成功,就需要可持续发展模式来支持它。”他认为,商业模式要全球化、多元化,并且要了解不同的商用解决方案。

    “换句话说,我们要完成的一定是在模式上的创新,然后再到技术上的创新。通过这样的形式,通过模式上的创新,让我们能跟得上世界发展潮流。当我们用巨大的市场培养了模式创新之后,也为技术创新打造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李涛说。

    何义武介绍,美国有完善的资本市场,一家新兴企业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对口的VC机构来帮助他们孵化这个技术。美国也有很多著名的高校像哈佛、斯坦福,都会有一些杰出的创新科技。企业必须要来产业化这些技术,所以有很多年的产业领先地位。”

    “中国过去十年,赚钱的基本来自于消费互联网,企业应用基本没有为投资者赚非常多的钱。我们相信,未来十年可能会有至少30%的钱来自于企业应用市场。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变化。”朱啸虎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东方金钰及高管收多份监管函 旗下公司涉“云南低价旅游”遭调查

    下一篇

    半导体巨头ARM落户天府新区 将助成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