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第二期中国“双创”金融指数在成都发布。31个城市“双创”生态环境都有大幅改善,特别是成都表现突出。成都在新增上市资金主体、整个营商环境等方面表现突出。成都继续巩固双创的金融优势,例如新募资的企业、金融特色的小镇都发展良好。
每经记者 张喜威 每经编辑 王可然
5月19日,在成都举行的2018年全球天使投资高峰论坛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发布第二期中国“双创”金融指数。郭万达分析指出,2017年我国“双创”活动全面展开并进入新时代,指数呈现出八大特点。
最为显著的特点是,31个城市综合指数得分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同时“双创”金融发展水平也表现出显著的“马太效应”,排名前十的城市和倒数前十的城市平均得分相差3.6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综合指数前四位城市由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四大一线城市“占据”,紧随其后的则是杭州、成都这两大新一线城市。
据了解,整个双创的金融城市分为三个层级,发展的格局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层级内部竞争加剧,呈现“你追我赶”的现象。
根据金融支持和双创活跃度的表现,31个城市“双创”金融发展特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明星”、“创优”、“金优”、“守成”四类。
从金融机构看,除了京沪深外,广州、成都、杭州这些城市的“双创”金融机构服务得分增长相对显著。
从金融服务业看,私募行业的大发展带动各城市双创金融服务的大幅度提升。
31个城市“双创”生态环境都有大幅改善,特别是成都表现突出。成都在新增上市资金主体、整个营商环境等方面表现突出。成都继续巩固双创的金融优势,例如新募资的企业、金融特色的小镇都发展良好。
郭万达同时也指出,成都在vc机构、新生代区域股权市场方面还要经一步加强。
(实习生胡琳对本文亦有贡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