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1部剧”公司占90%!“花甲之年”中国电视剧行业迎来洗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3-27 13:05

    从1958年至今,中国电视剧行业已经走过六十芳华。网剧兴起、视频网站和电视台平分秋色……这个行业经历着越来越多的变化。而现在,电视剧总数呈下降趋势,头部精品剧占据绝对制胜地位,内容为王、以质取胜的时代或许正在到来。

    每经编辑 白芸    

    每经记者 白芸 每经编辑 杜蔚

    一夜之间,北京的柳树似乎都绿了。3月26日,在一个20 ℃的“春日”,素有电视剧行业风向标之称的2018年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春季)(以下简称“春推会”)正式开幕。

    ▲2018年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春季)现场人潮涌动(每经记者 白芸摄)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本届春推会共收集参展项目1221部、近6万集。其中,电视剧项目867部,网络剧95部。

    从2016年的750部,到2018年的1200部,春推会的参展电视节目数量逐年递增。不过实际上,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获得发行许可证的中国电视剧总数却在持续下降,这或许意味着电视剧行业将迎来洗牌期。

    “无论是电视剧的部数还是集数,前所未有地最近几年都在下降,而且这个态势这两年逐渐加剧,一个良好行业就是好的企业、好的剧将会得到更高的收益,不好的企业和产品逐渐退出这个市场。”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院院长尹鸿在“走进新时代——中国电视剧发展北京论坛”上如是说。

    尹鸿:马太效应促使电视剧行业转型

    从1958年至今,中国电视剧行业已经走过六十年的芳华。网剧兴起、视频网站和电视台平分秋色、年轻群体成为影视公司争相讨好的对象……这个行业经历着越来越多的变化。而现在,电视剧总数呈下降趋势,头部精品剧占据绝对制胜地位,内容为王、以质取胜的时代或许正在到来。

    据《2018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2017年通过备案公示的电视剧总量在1040部~1221部之间波动,电视剧数目并非逐年增长,2013年、2017年均较前一年数量有所下降。同时,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总量近六年逐年下降,从2012年的506部,减少到2017年的313部。

    ▲国产剧的生产、播出量均在下降(每经记者 白芸摄)

    对此,尹鸿认为,这一变化实际有利于电视剧产业的健康发展。“整体来讲,电视剧创作生产的数量有所下降,随着渠道的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精品剧的出现,质量相对平平的作品越来越难以找到生存空间,导致行业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局面,每年有大量的品质不高的产品,在市场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竞争手段,影响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少数精品剧在占领市场、淘汰低品质剧的同时,也引发了各大电视台、网络播出平台对头部内容的抢夺,头部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强势平台。

    “收视率排名靠前的几家电视台越来越占有支配性地位,收视最好的20部剧,有两位数以上的占比都在前四家,大量的卫视已经退出了对热点剧的竞争能力,网络播出方面也在越来越走向集中化,仍然是前四位有两位数的占比,而其中前三位更加突出。马太效应本身会反过来促使这个行业进行调整转型,不再以产品数量为根本,而以质量、版权为根本,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尹鸿说道。

    索福瑞媒介研究客户总监龙长缨也同样提到了电视剧行业的马太效应现象。“九家卫视播出的首轮剧占到整个的70%,而且资源垄断的程度越来越高,前九家卫视自己的首播剧占比非常高,几乎部部都是首播,但是首播剧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很多频道都是咬牙坚持。”

    ▲电视剧制作公司中,九成年均生产“1部剧”(每经记者 白芸摄)

    此外,从制作机构角度来看,电视剧行业还面临着力量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据龙长缨现场发布的《电视剧收视报告》显示,2013年~2017年前三季度,仅生产“1部剧”的公司占比从75%升至89.4%,占比逼近九成。其中,2017年前三季度,生产“2部”剧的公司占比仅为6.2%。

    侯鸿亮:反映中国现状的史诗电视剧缺位

    在电视剧行业面临洗牌的趋势下,打造高质量的精品剧成为各大电视剧制作公司的最主要诉求。那么就又回到了这个每年都要讨论的、稍显老生常谈的话题。

    打造出《琅琊榜》《欢乐颂》《伪装者》《外科风云》等热门精品剧的著名制片人、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认为,作为制片人很重要的就是两个事,第一个是你拍什么,第二个是怎么拍。

    对于拍什么,“不要自己骗自己,要拍自己想拍的。”侯鸿亮说,“每一个创作者还是要看得见自己的内心想要什么,千万不要考虑这个市场现在流行什么,就去拍什么,当时《伪装者》火了以后出来二十多个《xx者》,这就是跟风,我特别骄傲的是我之前所拍过的所有的戏,我个人都是喜欢的,有些是因为题材类型我特别喜欢,有些是和新的播出方式相结合,比如我们第一次做纯网剧,我觉得我们作为从业者应该去了解,你只有参与以后才能真正知道未来这个新的科技发展对我们的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而对于怎么拍,侯鸿亮则表示必须坚持专业性。“其实我们这个行业的门槛比较低,各行各业都会涌进来,专业性就难能可贵。过去有几十家互联网平台,现在能买得起版权的可能就剩下三四家,过去所有的卫视都能播新剧,或者是不错的首轮剧,现在只剩下七家左右。电视剧制作公司可能注册的有两万多家,拍过戏的有几千家,实际能够每年坚持有一部戏的,可能也就是有这么几十家、上百家。这个时候就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是胜者,否则就被淘汰。不要觉得无视市场的规律、专业上的技能,有了钱、演员、IP可以拍一部戏,其实不是的,还是需要我们认真来对待”。

    ▲2018年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春季)现场(每经记者 白芸摄)

    在创作反映1978年~1992年改革开放的《大江大河》时,侯鸿亮意识到,“中国现在是真正意义上世界强国,但是我们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电视剧作品来表现中国的现状,这是我们最该表现的,而恰恰也是我们作品里目前缺席的。”

    如何拍一部能反映中国现状的史诗性电视剧?“很艰难。”侯鸿亮对每经影视(微信号:meijingyingshi)记者直言称,“需要找到适合电视剧表达形式的,代表时代变化的人物和故事,但是如何让观众接受这个人物和故事能代表这个时代?这很难。(我们)一直在努力准备这类题材,但还是很艰难,编剧还需要更多地做采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万兴科技:公司股票2018年3月27日交易情况异常,下午开市起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核查公告后复牌。

    下一篇

    北京今年将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3万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