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阿里交出“新零售”首轮大考答卷:Q3营收同比增56% 再次上调财年收入指引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2-02 13:40

    阿里巴巴集团2月1日晚公布2018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宣布基于临近2018财年结束时的强劲表现和业务增长的可预见度,阿里巴巴上调2018财年的收入指引从49%~53%至55%~56%。

    每经编辑 王星平    

    每经记者 王星平 每经编辑 魏文艺

    2月1日晚,阿里巴巴(NYSE:BABA)备受关注的Q3“成绩单”出炉。财报显示,受益于“双11”“双12”带来的强劲流量,2018财年第三季度(2017年10月1日~12月31日),阿里巴巴收入达人民币830.28亿元(约合127.61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为人民币233.32亿元(约合35.86亿美元),同比增长3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由于2017年“双11”“双12”是阿里“新零售”概念提出后的首轮大考,此次财报中,“新零售”成为重点词汇。业绩的超预期,也被解读为新零售成果的逐渐显现。

    就在财报发布当晚,阿里巴巴同时宣布将通过一家中国子公司入股并获得蚂蚁金服33%的股权,该决议已经通过阿里巴巴董事会的批准。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这或将是为蚂蚁金服上市做准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再次上调全年收入指引

    电商业务一直都是阿里最大的收入来源。阿里巴巴Q3核心电商业务贡献收入达人民币732.44亿元(约合112.57亿美元),同比增长57%。天猫实物商品的商品交易额(GMV)同比增长43%。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将天猫的快速增长归结于中国消费者持续强劲的购买力。根据此前Analysys易观发布的数据,在电商行业高度活跃的2017年最后一个季度,天猫成交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5%,在网络零售B2C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60.9%。

    不过,相比于此前两个季度,阿里电商业务收入增速与天猫实物商品的商品交易额(GMV)增速均略有下降(二季报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3%,GMV同比增长49%)。

    除了电商业务,本季度阿里巴巴科技领域持续投入获得强劲回报,云计算业务连续第11个季度保持规模翻番,该季度内同比增长104%达到35.99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阿里云方面了解到,2017年阿里云累计收入约112亿元人民币。这也是国内首次出现百亿元规模的云计算服务商。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对2018财年全年业绩增长十分乐观,上调2018财年的收入指引从49%~53%至55%~56%。这也是阿里巴巴继二季度之后再次上调财年收入指引。

    “新零售”助推业绩增长

    自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6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概念后,阿里巴巴就开始进入新零售布局中。对于阿里巴巴来说,2017年无疑是其“新零售”元年。

    尽管自2018财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已有多处落子,但在此前的财报中,“新零售”这一概念并没有突出。而在本季度财报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的成果已经在此次财报中有较多体现。

    张勇说:“我们非常欣喜地能够在新零售领域持续突破,这一概念也在去年创历史新高的‘双11’购物节中全面展现出来。我们拓展了在新零售领域的规模和足迹,借力移动技术和企业科技来传达新零售的理念,为消费者带来融合线上线下的消费体验。”

    在这一季度中,“双11”等购物节带来了强劲流量。去年天猫“双11”成交额定格在1682亿元人民币。其中,无线交易额占比90%,成交商家和用户覆盖222个国家和地区。双11全天累计物流订单量超过7.5亿单,累计生成电子面单超过3亿。

    此外,作为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的新物种,盒马鲜生的表现在财报中也有所体现。财报显示,2017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内,盒马鲜生在上海、北京、宁波和苏州新增5家门店,总数量达到25家。

    而作为新零售的重要表现方式,线上与线下实体的融合探索在本季度得到进一步突破。本季度,阿里巴巴入股了旗下超过440家大润发和欧尚超市卖场的高鑫零售。此后,天猫供应链与大润发中国订立供应协议,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为线上品牌商优化流量入口,同时为线下渠道拓展采购供应链。

    过去三年,阿里巴巴在投入传统零售企业方面已经花费近千亿元人民币,银泰、苏宁、三江、百联、欧尚、大润发等传统零售企业加入新零售版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云南力争2018年底省属国企混改面达80%以上

    下一篇

    钢铁板块午后崛起 分析人士:板块业绩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