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我国快递业务10年增长30倍 包装垃圾膨胀问题不容忽视

    参考消息报 2017-12-19 17:18

    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额仅为1.3万亿元,到2016年,这一数字猛增到5.2万亿元,中国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国。不容忽视的是,快递数量的剧增也带来了包装垃圾的膨胀。

    4.67亿单、6.57亿单、8.12亿单……这是全球最大电商阿里巴巴近三年“双11”的物流订单走势。

    一个订单就产生一个快递包装。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10.6亿件,2016年达到313亿件,10年增长30倍,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

    这一数据折射出近年来中国电商发展的迅捷,也反映了中国消费者网购力量的崛起。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额仅为1.3万亿元,到2016年,这一数字猛增到5.2万亿元,中国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国。

    不容忽视的是,快递数量的剧增也带来了包装垃圾的膨胀。有观点认为,快递包装垃圾回收利用率很低,网购比实际购物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甚至有人把网购节称为“环境灾难”。

    “要看到,在运输配送环节,电商-快递的销售配送方式比传统分销模式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无效运输,具有更高效率,反而是在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冯力虎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废纸分会秘书长唐艳菊表示,快递浑身都是“宝”,如果前端分类得当,回收模式合理,90%的包装废弃物可以得到有效资源化利用。

    记者调查了解到,我国快递业包装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胶带六大类。此外,一些中转袋、中转箱、生鲜食品配送用的保温箱等新型包装物也得到广泛应用。

    在快递包装减量化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电子运单的使用率大幅提升以及胶带的使用量明显减少。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我国快递胶带正在变薄变窄,用量减少,单个快件使用封装胶带量同比减少三分之一,2016年全年快递企业节约封装胶带64亿米。与此同时,我国快递电子运单占比已经达到80%,这相比传统快递运单来说,用纸量减少70%以上。

    除了电子运单大幅使用及胶带使用量减少,我国电商企业正也在努力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应对快递垃圾。电商平台苏宁易购于今年“双11”前推出了“共享快递盒”计划,用可循环使用1000次的塑料快递盒替代常用的瓦楞纸箱,2018年全国投放量将达20万个。

    菜鸟绿色行动项目负责人李天骄说,阿里今年“双11”电子面单的使用量预计超过7亿张,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减少纸张成本数十亿元。应用菜鸟智能打包算法,可以减少5%的耗材使用。按照“双11”当天产生的约8.12亿件包裹数来算,全行业一天便节省4100万个箱子。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可循环包装使用量占快递包装直接用量的30%。“从六大类快递包装的使用情况来看,我国快递包装在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冯力虎说。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并指出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快递包装未来发展趋势将向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方向发展。

    日前,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快递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到2020年,中国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提高到50%,主要快递品牌协议客户电子运单使用率要达到90%以上,而平均每件快递包装耗材减少10%以上。

    不过,推进快递绿色包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各方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律、社会参与的体系和机制。

    “企业要强化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王继祥说,快递包装生产企业要减少难降解、难处理、挥发性强物质的使用;电商企业要积极开展网购商品包装物减量化和再利用,在电商产品和快递的仓储、运输、配送、分拣、加工全过程推进可循环包装、减量包装和可降解包装。

    其实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包装的处理方式也大致趋同。只不过这些国家执行了更高的环保标准,从生产端就严格管控;并且建立了更完整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民众的环保意识更强也是原因之一。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金宜英建议,我国消费者使用环保物流包装的意识也应进一步加强。应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普及绿色包装和回收知识,营造“绿色快递,人人有为”的良好氛围。

    (来源:参考消息报 记者 于佳欣 赵文君 高敬)

    上一篇

    *ST东数:威高国际医疗投资2.83亿元竞得16.06%公司股权 明日复牌

    下一篇

    政策驱动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新消费拉着中国经济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