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监管趋严,曾经以“万能牌照”自居的基金子公司正面临资本金不足、规模缩水和转型艰难的三大难题。
当牌照红利消失后,此前体量巨大的通道业务已接近“去化”完毕的状态,但新业务的开拓尚处于起步阶段。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基金子公司面临的转型难度与当初创业时一样艰辛。尤其是当资管行业统一监管时代来临,和其他金融同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何在一片红海中杀出重围,考验着基金子公司从业者的能力与眼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基金子公司掀起增资潮
2016年末,“史上最严新规”对基金子公司祭出净资本约束。随着18个月过渡期的临近,基金子公司出现了一波增资潮。
2016年12月15日,证监会《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下称“监管新规”)开始施行,此前基金子公司快速扩张的步伐戛然而止。
遵循监管新规的规定,基金子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不得低于负债的20%,调整后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这意味着,新的监管政策从风险管理着手,最关注的是净资本约束这一重点。
查阅基金子公司的相关工商资料可见,最初注册成立时,由于监管并不要求开展业务要与资本金挂钩,彼时大部分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大约在2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对于迅速膨胀的业务规模而言,这一注册资本显然不足。
记者梳理证监会公布的79家基金子公司最新注册资本情况发现,为了达到监管新规的要求,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基金子公司选择增资。截至12月13日,已有48家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达到1亿元以上,占整体的60.76%。其中,工银瑞信投管和建信资本公司遥遥领先,注册资本在今年二季度都被大股东增资了10亿元以上,目前分别为12亿元和10.5亿元。位列第三的是易方达资产,其资本金规模达10亿元。
进入四季度以来,基金子公司的增资潮更是此起彼伏。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自10月起,截至目前已经有15家基金子公司进行增资,而且不乏许多大手笔的增资举措。比如,易方达资产在11月一举增资8.8亿元,使其注册资本金从1.2亿元变成10亿元。10月,博时基金对全资子公司博时资本增资7.5亿元,使其注册资本金从1亿元一下子增加到8.5亿元。民生加银基金的子公司民生加银资管也经历了大笔增资,注册资本金从1.25亿元提升至6.68亿元。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基金子公司在四季度的增资,主要是为了赶在过渡期结束前满足监管新规的要求。
“其实,增资事宜一直在公司的计划表中。临近年末我们更是快马加鞭,最近有不少同事加班加点,就是在为子公司增资的事情忙碌。”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
也有基金子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就目前而言,只要子公司业务做得比较好,母公司大多会选择增资,以保证开展后续业务和规模增长的空间。该人士更是表示,基金子公司增资与否也与股东态度密切相关。就此前行业的注册资本金水平而言,很多子公司的增资金额起码是8000万元。“如果要和业务规模相匹配,估计很多子公司的增资额度需要上亿元。但如果股东不看好子公司后续的发展,则可能后续的增资情况就不是很乐观。”该人士说。
因此,正如硬币总有两面,就在大多数基金子公司选择增资以保证业务规模增长之际,仍有约四成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尚未达到监管新规要求的不得低于1亿元的标准。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还有11家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2000万元,与最初的行业水平相比几无变化。随着过渡期结束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留给尚未增资的基金子公司的时间已然不多。
清理通道规模缩水
“近一年来,除了开展一些新业务,我们公司一直在清理通道业务和资金池业务,这几乎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某基金子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
该人士所描述的情况,是基金子公司行业的一个缩影。
翻阅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基金子公司专户管理资产月均规模前20名数据可以发现,除了个别公司,大部分基金子公司的资产月均规模均出现下降。2017年二季度,招商财富资产、浦银安盛资产、平安大华汇通财富、建信资本和博时资本的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五,分别为5761.01亿元、4758.67亿元、4524.53亿元、4438.27亿元和3854.87亿元。
对比之下,截至2017年三季度,位列前五的同样是这几家公司,而其资产月规模分别变动为5222.14亿元、4635.38亿元、4152.69亿元、3862.99亿元和3435.09亿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
子公司的去通道化加之风控趋严,使得新发产品规模同样下降,导致基金子公司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呈现下降态势。
回顾基金子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无疑是其迅速扩张的序曲。
彼时,由于设立基金子公司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基金子公司通过发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领域拓展到了未上市股权、债权及其他财产权利等资产,业务规模开始迅速增长。
华宝证券的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规模约为4600亿元。到了2016年9月末,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规模达到11.15万亿元。仅仅3年时间,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速超过20倍之多。
对此,某业务规模排名一度非常靠前的基金子公司人士坦承:“尽管基金子公司是带着拓宽基金公司投资渠道,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的使命而诞生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冲向了融资领域,成为银行表外放贷的新通道。”
该人士分析称,通道业务被复制到基金子公司之后,没有资本金限制的基金子公司迅速占据优势地位,为其起步阶段迅速做大规模、占领市场、解决生存问题创造了机会。但是,基金子公司的“野蛮生长”,同样引发了监管的重视和关注。
此后,随着一系列监管新规的出台,对基金子公司设立设置一系列门槛,强调加强母公司管控,明确禁止开展资金池业务,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去非标化、去通道、去杠杆”,实施以净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控管理和分级分类监管要求。至此,基金子公司行业开始调整业务方向,清理存量通道业务和资金池业务,向主动管理型业务转型。
转型创新进行时
当传统的通道业务去化将尽,如何开辟新业务成为基金子公司面临的新问题。“这已经成为很多公司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重要决定因素。”某银行系基金子公司人士分析道。
“现在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前述人士继续说,“很多有银行和保险等股东背景的子公司,现在比较倚重股东资源。”据了解,除了常规业务,这类公司主要寄希望于做大主动管理的类信托及ABS业务。
对于那些股东背景不甚强大的基金子公司,市场化道路则成为其重点发力领域。包括定增业务、股权投资业务、FOF、PPP等方向,均是其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
尽管各类创新业务全面开花,但有基金子公司人士透露,当前大部分子公司的主要业务,仍以“投顾”类型存在。“子公司相当于一个撮合的角色,将资产端和资金端连接起来,很多公司将这类业务统称为投行业务。”北方某基金子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就转型难度而言,除了股东实力,主动管理规模较大、资产端项目能力较强的子公司,未来的发展和腾挪空间相对更大。而那些此前通道业务规模较大且主动管理能力不强的子公司,则前景堪忧。
11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同类资管业务作出一致性规定。多位资管业内人士认为,在统一监管时代,未来资管机构将面临同样的监管标准,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但就当前基金子公司发力的新业务领域而言,很多也是其他资管机构眼中的“香饽饽”。类似ABS业务、股权投资、定增业务等领域,已然成为红海。如何找准定位“杀出重围”,考验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眼光。
展望未来,回归本源,发力主动管理将成为基金子公司转型的主要方向。
民生加银资管总经理蒋志翔表示,当前公司的转型实践可以概括为“整合资源做管理”和“聚焦产业做金融”两部分。公司通过整合资源,设立各类基金,全面升级企业扩张所需的金融服务。同时成立产融联盟,帮助企业扩展业务范围,并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基金子公司只有找到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才能成为有持续竞争力的资产管理公司。而基金子公司最根本的发展之路是,立足产融结合、股债结合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生态,发挥“金融联姻”效应,整合平台资源,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