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即使你不是“钢铁侠”,也可以知道未来城市交通是什么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2-08 19:19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段思瑶    

    每经实习记者 段思瑶  每经记者 赵成  每经编辑 杨翼

    还记得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钢铁侠1》里,钢铁侠最终被炸毁的那座豪宅“自由之城”吗?

    挥一挥手出现的环幕银屏、可以辅助研发盔甲的机器手臂、甚至于保护斯塔克生命安全的能量核心……

    说到这些,就不得不提斯塔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AI助手贾维斯,它是一个能独立思考的超智能程序,几乎能够控管斯塔克的所有设备,电脑、仪器、汽车,当然还有他的盔甲。而斯塔克需要做的就是耍耍帅向贾维斯下个口令,甚至还能和他聊天。

    实际上,《钢铁侠》讲述的不仅仅只是一位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同时也为我们描绘出了未来关于生活、交通等方面的种种场景。

    但即使你不是“钢铁侠”,也可以知道未来生活城市的交通是什么样子。或许,到那时堵车、停车难、车祸……就不再是让人愁眉不解的问题。

    而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比如,空中的飞行汽车。

    有一款陆空两用可分离式飞行汽车,它具有陆地驾驶和空中飞行两种模式。这款飞行汽车采用锂电池供电,空中可飞行时间约为30分钟,续航约50公里,可以满足城市低空飞行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开路面拥堵,提高出行效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在城市中就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与此同时,在今年11月,吉利宣布收购美国最大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按照计划,首款飞行汽车TF-X将会在3年内面世,最终的量产时间为2025年。

    又比如,地面的无人驾驶汽车和轨道交通。

    地面交通中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当下最时髦的交通关键词。从国际到国内,关于无人驾驶的新闻不断吸引众人的眼球。

    本月初,Waymo和Navya分别发布自家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计划,紧接着又发生了无人驾驶巴士试营运的意外事故。同时,我国自动驾驶公交车也首次在深圳公共道路试运行。但目前关于无人驾驶汽车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在法律法规、技术等方面的障碍还很多。

    “无人驾驶汽车的实现必须做到车路协同,光有车没有路肯定不行,目前关于技术方面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技术应用到场景里,怎么应用是个问题。我们现在的想法是,首先是专用通道,可能是在专用通道或者一些交通情况比较好的高速路段先实现无人驾驶,慢慢再是全场景,。”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丽在12月7日的高德地图“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成立”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据普华永道思略特《2017数字化汽车报告》预测,到2025年,无人驾驶4/5级的汽车将达到730万辆左右;2030年,无人驾驶4/5级的汽车将达到8000万辆左右。

    虽然目前无人驾驶汽车在我国真正实现还有很多”障碍“,但据徐丽向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透露:”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公路基础设施,大概在10年左右时间将完成,目前在江苏、浙江、上海地区已经在考虑基础设施数字化。“

    同时,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也认为:“未来,人是交通主体的参与者,再过10年-20年,可能就会变成50%是人,50%是智能机器;但到30年以后,很有可能变成95%-99%都是智能机器。”

    针对这一想法,高德已成立联合实验室,分别针对智能驾驶调度、城市“CT”、城市交通大脑、交通需求管理和智慧交通等方面展开科研。目前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经帮助杭州及时出警将事故造成的异常拥堵时长缩短了20%,将平均车速提高了35%。   

    传统汽车企业比亚迪认为,能缓解地上交通的是像“云轨”这类轨道交通。

    继去年10月份,比亚迪正式将云轨推向市场后,12月6日,比亚迪又宣布拟设立“比亚迪华睿信云轨一号私募投资基金”,该基金基金发行总规模为62.5以元人民币,用于云轨项目的投资建设。目前,云轨项目已接受了全球100多个城市的调研。

    除了云轨,还有一种由俄罗斯发明家Semenov Dahir设想的未来交通、救援解决方案,特征是采用单条轨道架高车体。

    与空中交通和地面交通一样,人们对地下交通也有无限的想象。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设想利用电梯式升降通道连通地面和地下交通网,进入地下的车辆将由一个类似雪橇的装置送入地下隧道路线,并无缝加入到车流中。所有地下车辆的行驶都由计算机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高空、地面、地下……未来城市交通到底是什么样,可能1万个人里面有1万种答案。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认为:“‘未来不是已知的,但未来可以创造,未来不是去某一个地方,而是创造一个地方。’这句话很适用于我们对未来交通的展望。未来交通不是平面的,或者二维的、三维的,它一定是多维的,只有不断地升维,才有望解决城市交通出行问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ST慧球:不存在通过资产处置收益避免连续亏损的动机

    下一篇

    美国奥委会:目前没有退出平昌冬奥会的计划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