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7 第六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在成都举行,作为与会嘉宾、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专访。他在访谈中表示,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资本金融,这样有利于引导资金为实体经济服务。此外,在提到中国制造时,刘纪鹏还特别指出,做好传统行业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的对接,中国制造将大有可为。
每经编辑 王砚丹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在2017 第六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现场演讲
每经记者 王砚丹
11月24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7 第六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在成都举行。
作为“企业股改第一人”、国内首提“资本金融”概念第一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会后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刘纪鹏表示,要大力发展资本金融,资本金融是强国之路。大力发展资本金融,有利于为实体经济服务,避免脱实向虚。
NBD:您曾经参与过中国资本市场的早期建设。目前我们处于经济转型的大浪潮中。请问您认为怎样引导资本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避免脱实向虚?
刘纪鹏: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没有解决。实际上,正确认识金融和现代经济的关系非常重要。
第一点,要大力发展民营、县域的股份制银行,为当地中小企业服务,这也是党的十九大传递出的一个精神。
现在规模较大的银行,即使包括100多家城商行在内,加起来总共也不到200家,其余很多都是农村合作社之类。所以,今后要着重发展民营银行,这有利于打破现有货币金融垄断。
第二点,需要振兴资本金融。
说到资本金融,我就想起现代投行,或者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为企业融投资的模式。更高一个层次,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或者多元化的资本金融产品。这样的金融融资体系,恰恰体现了十九大报告中讲的金融为实体服务、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资本金融中,地方的四板市场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拿成都来说吧。这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也让我回忆起了很多往事。成都第一批上市公司之一的蜀都大厦,曾经在STAQ挂牌,后来我参与了它的A股上市,之后我又在成都当了8年市政府顾问。成都是很有金融意识的地方,有后来全国闻名的红庙子(市场)。
以史论今,新时代来临,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重大战略导向的意义。包括成都在内,各地均应把握这样的时代脉络,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归根到底,要引导资本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避免脱实向虚,需要一方面大力发展民营银行,使得资金来源社会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四板、区域性的产权市场,并找到四板和三板衔接的方式和桥梁。
NBD: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引导,中国企业正在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您认为,未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上,需要注意什么?
刘纪鹏:一方面,要民营和国营一起出去,另一方面要瞄准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仅是指路、桥,更重要的是金融系统。现在的“一带一路”沿线,除西欧以外的国家和地区金融基础普遍薄弱,若是能在修路修桥“走出去”的同时,通过混合所有制在当地建立金融交易所,这样的意义一点也不比单纯基础建设走出去小。
NBD:中国企业收购海外公司近两年渐成风潮。您认为,内地企业出海收购,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和克服?
刘纪鹏:一般而言,资本走出去的方式之一就是并购。但是其中必须注意选择时间,以及资产质量,特别是金融机构尤其如此。
对制造业而言,并购有助于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另外,在“一带一路”的合作方面也有很多发展机会,如希腊、土耳其的港口等。但无论是并购还是新建,这些都要注意和当地政府的沟通、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要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还要特别关注当地的法律等因素。投资模式上,最好不要单干,要注意和当地的合作,在遵守法律规范的条件下共享收益、共担风险。我想这些就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NBD:在新的时代,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正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您认为,哪些新兴产业值得重点关注?而传统行业,是否还有发展空间?这些传统行业公司在新技术的崛起中,要想生存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刘纪鹏: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没有人工智能,没有高科技,是很难想象的。而我们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和高科技结合进入爆发期,如高铁、大飞机制造等,中国在这些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现在的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也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无论是“工业4.0”也好,制造业2025也罢,核心内容就是互联网加人工智能。传统行业只有和新技术(如机器人、无人机等)相结合,才能找到突破口。
举个例子,水泥、玻璃等“傻大黑粗”的行业,看起来是夕阳产业,但我们的建设却离不开它们。我们现在的新技术在许多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并在国外获得认可。比如玻璃,现在有一种薄如纸的玻璃,我们这么好的产品拿到国外一些地方去,当地政府看了立即就批准生产线,因为这里面既包含了中国合作的真诚,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中国在传统制造业和高科技对接中的巨大成果。总而言之,传统行业如果和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对接,今后将大有可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