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市场整体下跌,沪深300涨0.2%,上证综指跌-1.4%,创业板指跌-3.5%。可以看出,指数具有一定迷惑性,二八分化的调整已经开始。海通策略认为,盈利增长确定且与估值匹配的公司抗跌性强。短期应注重稳健,重视业绩估值匹配,如银行家电;中期保持乐观,龙头效应不变,布局新时代新产业。
核心结论:①过去一周虽然上证50涨2.7%,但全部A股跌幅中位数-5.8%。10月29日我们提出短期谨慎观点以来,八成个股下跌,全部A股跌幅中位数-7.3%。②上证综指2638点以来,行情主逻辑是业绩推升指数中枢抬升,中间波折源于政策面和资金面扰动。短期是业绩空窗期,国债利率高企、美欧股市偏弱,扰动因素未消退。③短期注重稳健,耐得住,中期保持乐观,等得起。短期注重业绩和估值匹配,如银行家电,中期龙头效应不变,布局新时代新产业。
过去一周市场整体下跌,个股跌幅中位数达到5.8%,沪深300涨0.2%,上证综指跌-1.4%,创业板指跌-3.5%。我们10月29日开始对短期市场一直保持谨慎,目前仍维持此判断,短期市场仍处在波折期。
1.市场二八分化的调整已经开始
指数有迷惑性,二八分化的调整已经开始。过去一周市场整体下跌,上证综指跌-1.4%,个股跌幅中位数为-5.8%,均值-5.3%,上证50涨2.7%,下跌个股家数占比为82.8%,上涨家数占比为17.2%,二八分化现象重现。10月29日策略月报《短期警惕两大扰动因素》开始对短期市场一直保持谨慎,提示两大扰动因素:国内金融监管、海外货币环境收紧,参考16年1月底以来震荡市的三次回调,均是累积一定涨幅后政策面有微妙变化,这次上涨格局已经持续5个月了,警惕国内外扰动因素的负面影响。回顾2017/10/29至今市场表现,上证50涨4.4%,中证100涨4.0%,沪深300涨2.5%,上证综指跌-1.0%,中小板指跌-0.2%,创业板指跌-3.3%,创业板综跌-5.5%,中证1000跌-6.4%,指数表现分化明显,实际上是少数大市值权重股涨、大部分小市值个股下跌,所有A股跌幅中位数为-7.3%、均值为-5.3%,下跌个股家数占比为77.3%,上涨家数占比为22.7%。有此可见,10月底以来的3周,虽然指数表现尚可,个股实际上已经普遍进入调整期了。
短期扰动还未结束。10月29日提出的两大扰动因素,目前并未消退。11月17日央行联合三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包含十大核心内容:第一,确立资管产品的分类标准,按照产品类型制定统一监管标准,消除监管套利空间。第二,对资管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限制和要求,降低影子银行风险。第三,禁止资金池业务、提出“三单”管理要求,减少流动性风险。第四,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打破刚性兑付。第五,控制资管产品的杠杆水平。第六,抑制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第七,对投资者分类,明确合格投资者标准。第八,明确资管产品的资本和风险准备金计提标准。第九,加强监管协调。第十,合理设置过渡期。金融监管仍在落地期,国债近期下跌对股市的影响仍在发酵中。2002年以来债跌股涨出现过三次:07/01-07/10、09/01-09/08、10/07-10/11。前两次由于经济高速增长,通胀开始攀升,十年期国债利率上行,期间企业盈利大幅改善对冲利率上行,股市上涨,第三次企业盈利趋势向下,当时美国推出QE2,资源品价格大涨,煤飞色舞带领股市上涨。2016年下半年以来债市共经历三波下跌:16/11-17/02、17/04-17/06、17/10至今,前两次债市下跌期间股市均出现阶段性回调。目前企业盈利处于空窗期,国债利率上行对股市的压力仍在发酵。此外,美联储10月已启动缩表进程,美国利率期货市场反映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已经升至100%,11月2日英国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为07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海外股市11月以来整体处于下跌调整中。
2.业绩是波折期最好的御寒衣
盈利增长确定且与估值匹配的公司抗跌性强。10月底对短期市场谨慎后,11月初报告《业绩是应对波折的防护盾》中就提出,应对短期波折,业绩和估值匹配的公司是最安全的选择,2016年以来的三次回调中盈利较好的板块表现更优。观察2017/10/29至今个股表现,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将剩余公司按总市值大小分类,总市值处于0-100亿、100-500亿、500-1000亿、1000亿以上四个区间个股涨跌幅均值分别为-6.9%、-2.8%、3.9%、3.1%,过去一周分别为-6.4%、-3.8%、-1.2%、0.6%,他们当前TTM PE(2017Q3累计净利同比)分别为54.9倍(13.9%)、33.2倍(25.3%)、28.4倍(19.9%)、20倍(14.9%)。可见10月底以来估值贵市值小的公司跌幅最大,这轮调整基本属于消化估值,资金面紧张是诱因,上证50、沪深300与中小创表现分化也说明这一现象。上证50、沪深300当前TTM PE(2017Q3累计净利同比)分别为12.0倍(11.9%)、12.5倍(14.4%),估值和盈利匹配度较好,中小板、创业板TTM PE(2017Q3累计净利同比)分别为38.8倍(23.2%)、50.7倍(7.2%),估值和盈利匹配度更差些。
临近岁末,机构调仓布局会影响短期结构。2016年1月底上证综指2638点时,我们提出熊市结束,市场进入震荡市,之所以未定性为牛市,一方面个股分化,仍是结构性行情,另一方面市场未出现增量资金,资金流入流出基本保持平衡,是存量市。结构上,增量资金包括外资、保险资金、银行资金,散户资金流出,产业资本整体减持,还有IPO融资等。考查增量资金的行为很重要,陆港通北上资金是外资的代表,持仓集中在食品饮料、家电、电子、非银金融,是今年至今表现最优的四个行业。11月以来,陆港通北上资金的持仓结构开始出现微妙变化,净卖出前十五大公司中涉及的重仓股如恒瑞医药、中国平安、伊利股份等,净买入前十五大中涉及的重仓股如美的集团、青岛海尔、招商银行等,整体上调出估值相对偏高的医药、食品,调入偏低的家电、银行。特别是在11月17日市场下跌调整中,北上资金大量卖出前期涨幅较高的贵州茅台和中国平安,单日减持额分别达11.3、4.3亿元,占当日成交额的13.2%、3.7%。
3.应对策略:耐得住,等得起
短期注重稳健,耐得住,中期保持乐观,等得起。2016年1月底上证综指2638点时提出熊市结束,盈利增长推动市场中枢抬升,展望未来,盈利回升的中期趋势未变,加之国内外机构投资者陆续入场,我们对市场中期趋势依旧乐观。《为何新时代经济平盈利上?——借鉴日本1970-80年代》提出新时代基本面特征表现为经济平盈利上,这源于产业结构升级、行业集中度提升、企业国际化加快,2018年3-4月各类数据公布期能逐步确认此趋势。11月17日央行联合三会一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大资管统一监管时代来临,新规目标是金融服务实体,遏制资金空转,长期有助降低融资成本。2016年底各类资管产品总规模已达102万亿,过去因为有刚兑和期限错配使得债权产品规模大涨,2010年末股市和债市市值分别为30万亿、20万亿,现在62万亿和73万亿,未来股权类产品空间更大。证监会日前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这是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的重要信号,是中国版401K计划,机构资金将不断进入权益市场。并且随着A股纳入MSCI,外资进入未来将加速。中期市场有望从类似春天的强震荡,逐步走向类似初夏的慢牛。短期注重稳健,国内国债利率上升、海外股市低迷的扰动未消退,未来继续跟踪政策面的动向,比如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常在12月中旬召开。
短期重视业绩估值匹配,如银行家电,中期龙头效应不变,布局新时代新产业。未来业绩的差异会使得个股出现分化,整体龙头效应不变,这源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和机构投资者占比提高,从最近财报数据看,各行业前三大公司ROE已经明显高于行业整体水平。从行业上看,波折期业绩估值匹配更重要,目前金融性价比高,尤其是银行,17Q3ROE(TTM)/PB(LF)为13.1%/1.0倍,而沪深300为11.8%/1.7倍,白马股中,家电盈利和估值匹配度较优,家电17Q3累计净利同比/18年预测净利同比/当前PE(TTM)为25%/30%/23倍。中期布局角度,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主导产业方向,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行业必然成为新时代的主导产业,如先进制造(自动化、信息化)、新兴消费(品牌化、服务化),详见《先进制造业:大国强盛利器——新时代新产业系列(1)》、《新兴消费: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新产业系列(2)》。至于市场的疑虑,先进制造业相关股价近期已经上涨,是否透支未来?上周报告《稳健者远行-20171112》中已经分析指出,先进制造和新兴消费是中期投资主线,不急一时,未来1-2年的先进制造业股价表现可能像过去1-2年煤炭钢铁,整体上行,但一波三折,成长属性和周期属性的股价特征不同于消费属性,波动性大。2015年底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去2年主要聚焦“三去”和“一降”,未来应该侧重“一补”,先进制造业是需要补的短板,目前中国经济步入由大变强阶段,先进制造业是大国强盛的利器,人口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产业政策共同驱动制造业升级。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速度快速回落,通胀快速高企引发货币政策从紧。
(来源:微信公众号“荀玉根-策略研究”ID:xunyugen)
以上内容为每经APP出于传递信息的目的进行转载,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