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不仅带动了国内产品的消费,还促进了海外购物的销售。从“全球购”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其中折射出中国人“新消费”观念的“进化”。跨境电商的发展给国内外企业都带来了新的商机,能够提供给参与贸易的国家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贸易收入。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一年一度的“双11”大戏昨天拉开帷幕,而热度仍在延续。其中,跨境电商成为了“双11”的重要战场。“全球购”的火爆,也反映出中国人“新消费”理念的“进化”。
不知不觉间,主打“全球买”概念的跨境电商,成为了双11的重头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瞄准海外品牌下单,网购达人张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双11”,她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斩获颇丰:“主要是在网易考拉,还有京东全球购这两个平台买的比较多。大概各个平台加起来应该有五六千吧。在京东主要买的是一些电器、音像制品;网易考拉买的比较多的是护肤品,还有彩妆。”
公司白领鲁女士为买到心仪的海外商品,今年也早早开始磨拳擦掌:“双十一提前半个月就开始购物了,感觉物流变快了,种类更多了,能买东西更广泛了。”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3.6万亿元。面对万亿级别的跨境消费市场,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海购等背靠互联网巨头的电商平台纷纷“跑马圈地”。今年“双11”,也是各个平台拼杀的主战场。
天猫“双11”总指挥刘博介绍说:“我们把消费者最为集中的区域和国家做了重点的筛选,在筛选的背后我们研究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对于平台上的商品,什么样的品类、什么样的商品有最强烈的需求,对当地消费者进行精准化的运营。”
京东全球购更是在上个月就开启了“京选全球,尽享好物”主题日。网易考拉也为“双11”备足了货源。
网易公司市场部总经理袁佛玉表示:“我们给用户商品种类更丰富了,给了很大力度,明星产品都给了最低的价格。简单讲就是货多,价格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双11”,各家跨境电商比拼的不仅是商品品类的丰富和广告营销的创意,更着眼于大数据应用以及打造独具特色的消费文化。袁佛玉说,这对应的正是消费升级的潮流:“政府鼓励跨境电商发展,用户在国内消费购买进口商品的体验肯定是大大提升和优化,比如我们大部分商品是保税仓模式,通过跨境电商买国外产品,与过去‘海淘’运输很漫长相比,到货的体验很好,和在国内电商购买商品的体验基本一致了。消费升级的潮流下,对更好的商品、生活有需求的用户是非常多的,用户也更懂商品了。”
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消费市场,海外企业也渴望参与其中。不过,传统模式下,海外品牌走进中国消费者,往往在渠道落地、品牌营销等方面面临重重困难。如今,飞速发展的跨境电商让这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随着网易考拉等国内电商巨头积极在海外落地,海外优质产品和资源,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更加精准、高效地推荐给中国买家。袁佛玉表示:“现在跨境电商最重要的价值是:让海外的品牌方、商超把握好你自己好的商品就可以了。剩下的通关、物流、营销问题,交给我们去解决。我们更了解中国用户的个性化需要和语言。所以在进入的通路和效率上,大大提升,我们也进一步和海外品牌方去做适合中国消费者商品的规划。”
跨境电商将中国需求和海外供给端对接,释放新零售消费潜力,让很多海外“老字号”焕发第二春,纷纷为中国消费者推出“定制款”。
国外美容仪器品牌斐珞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和中国迪士尼有合作,专门推出迪士尼特别款。类似这样的东西,都是满足中国消费者独特的需求,我们也会做消费者市场调研,根据数据调整。”
赛诺菲药业中国区电商总监孙书林说:“我们特意在中国设立团队,运作跨境电商生意。我们有针对中国消费者,专门设计。”
今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30.7%。飞速发展的跨境电商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跨国买火爆,导致中国购买力外流”,这样的担心又是否成立?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跨境电商的发展给国内外企业都带来了新的商机。
赵萍说:“‘打开大门搞建设’不仅让中国商品走出去,也要让世界优质特色产品进入国内。我们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其实我们产业发展是不惧怕外来品进入的。很多人把钱给了海外品牌商,但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使很多人从事于跨境零售进口,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来源:央广网 记者:牛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