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王广宇: 打开实体经济困局的钥匙是科技 应把管控风险当成信仰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1-08 22:57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遭遇到的多重困境,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发展迅猛,但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宇却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破解实体经济困局,金融不是“钥匙”,科学技术才是真正的“钥匙”。

    每经编辑 李彪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星

    面对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遭遇到的多重困境,中央把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作为201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与实体经济面临困难相对应的是,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对于普遍缺钱的实体经济而言,金融是否是打开实体经济困局的“钥匙”?

    此外,从投资市场来看,作为投资人,他们最青睐什么类型的实体经济企业,作为企业主,又该如何让投资人心甘情愿地为你打开钱袋子。

    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宇,请他为我们讲述资本投资的故事。

    破实体经济困局金融作用有限

    NBD:近期,有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讨论比较多,怎么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王广宇:最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的讨论很热,反映出两个现象:一是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反过来说就是一些虚拟经济发展得相对较好,所以出现了一定的争议;二是大家关注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实体经济很重要,它涉及产品制造、提供就业、税收等,实体经济出现了困难对经济的影响更深远。基于此,现在有很多围绕两者的讨论,如脱虚入实、抑虚扬实等。

    从我们的角度看,所谓的虚拟经济,是指金融和互联网相关的产业。但在经济学家或产业界的人看来,虚拟经济多是指是金融相关产业,也就是本身要和消费者、企业结合才能创造价值的行业,金融的天职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

    我认为,今天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以前忽视了这个问题。过去对实体经济本身的回报率、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不是十分重视,社会更多地在关注金融发展,导致出现金融过度发展,畸形繁荣的景象。

    实际上,我国现在面对的是一种发展中的烦恼,亦是幸福的烦恼。应该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金融资金流转到实体经济,真正帮助农业、工业、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起来,而不是简单的将两者对立起来。

    NBD:您觉得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在哪,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吗,打开实体经济困局的“钥匙”是握在金融业手上吗?

    王广宇:我认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实体经济发展困局的最主要根源不是来自金融行业,应该关注我常提到的“新实体经济”这个词。新实体经济的“新”不单单指是否缺资金、是否有金融资本支持,而是要改变过去传统落后的状态,从重量不重质转变成为消费者提供喜闻乐见、高品质、环境友好的新型产品。所以我认为打开实体经济困局的“钥匙”可能不在金融,而是在科技部门手里。

    过去我们释放了很多生产要素价值,如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技术的运用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空间太大,一些不用高端技术生产的产品也可以在市场上生存。早期我们在技术转化和应用方面做得较好,但在技术创新中存在不足。当前只靠转化和应用别人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们需要创造、发明新技术,甚至是引领世界科技的前沿技术。我们的实体经济已进入到需要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阶段,这样才能生产和制造出高价值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我认为金融不是“钥匙”,科学技术才是真正的“钥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金融科技必须服从监管

    NBD:谈到金融,就不得不提金融科技。近年来,金融科技在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的是金融欺诈的问题也在快速增加,此前七部委更是紧急叫停ICO(首次发行代币),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痛点在哪?

    王广宇:首先,消费者自己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从业者也要遵守相关法律和商业道德,如果大家没有这样的自律,这个行业走不了太远。其次,做金融行业要“拥抱”监管部门,因为全世界的金融体系都是在监管体系下运作的,没有不受监管的金融产品,金融科技也同样,一旦它做起来了就必须要服从监管的规则。

    无论是比特币还是ICO等,就是它们在业务领域走的太快,甚至在业务上超出了监管的范畴,所以监管部门“动手”是应当的。但要让金融科技更加正规化,我们应该做更多的尝试,需要多个行业、专家学者、消费者代表、媒体等的关注,形成有序的、良性的互动。但有时,某一方面的力量太强或太弱都会导致创新型行业变形。

    现在的政策都是有效、必要的,各国情况也不一样,例如美国是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保守地前进,中国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进入未知领域。

    NBD: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行业对于金融科技带来金融风险的担忧越来越多,你认为可能会有哪些风险?

    王广宇:第一,由于网络的无限延展,使得参与的主体多元化,风险也有较大的隐秘性。第二,在金融科技的运作框架中,各种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投资者、科技公司提供的服务是不断的渗透趋同的。第三,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波及到相关的领域。第四,金融科技的渗透性和瞬时爆发性,使得风险很有可能蔓延和扩散到更多部门、更多行业。

    这并非是杞人忧天。人民银行已经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这标志着金融科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所以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我想每一个金融科技的从业人士应该把管控当成自己的信仰和爱好去研究,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创新,另一方面一定要重视风险管控。通过智能手段有效地预防风险,在发展业务的同时保障金融安全,这是我们所看好的方向。

    出海投资需要考虑三方面问题

    NBD:在投资过程中,你认为当前股权投资的发展环境怎么样?未来贵公司有什么投资计划,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会在国际市场有投资计划吗?

    王广宇:现在投资环境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中国现在进入了黄金投资阶段,投资机会很多;大量投资资金涌入市场,但是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选择有价值的企业投资;资本市场也在变化,从而导致相当多的资本涌入到股权投资、IPO投资领域。资本市场投资有象征意义,会引导一些资金进入某个行业、某个阶段、某个区域的企业等。

    “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所以在这些国家做投资,需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要在这些国家投资;希望从投资中获得什么;有什么化解与规避风险的手段。这都是要系统考虑的。

    很多投资机构在思考,中国的资本应该怎样更好地带着国家战略走出去,做些更有价值的事情。就我们公司而言,还是会坚持以前的方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还会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同时,如果有国际化的投资机会我们也会积极争取。以前我们和韩国、以色列、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企业有过交流,寻找一些更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

    NBD:现在市场上出现一些创新的兼容投资方式,你怎么看这些产品?

    王广宇:我们发现一些技术型企业,它们在早期发展的阶段拿不到股权融资,但并不是说这些公司真的没有实力,所以现在也有很多基金在关注这类企业。

    比如华软资本旗下的中技知识产权基金,它是目前国内比较新的一种产品,关注的就是前面说的那类企业。

    以中技知识产权基金为代表投资产品,在投资方面都有一些自身的优势:首先,有专业领域的优势,中技知识产权基金就有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的优势,有团队去评估企业的核心技术、发明专利、非专利技术等,评估企业的知识产权,看它是否具有发展的能力,并最终做出估值。这个团队会把该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行业里的专利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看它处于行业什么位置,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其次,有一个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圈子,包括银行、担保公司、金融机构等,可以联合给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据我了解,正因如此,在过去三年里,这只基金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已给百余家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均每家企业给予了1000万~1500万元中等规模甚至大规模的借款。

    这种融资服务是希望将来投资企业,所以基金也会拿企业的一些期权。目前,这个模式已经推广到了湖南省,成立了“湖南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总之,这样的产品不需要创业者背负很大的财务压力,而是基于企业本身的估值,由知识产权来提供融资产品。在受到支持的企业中每年都有非常出色的公司出现,这类产品也有望在全市场推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创新普惠金融将助推“住有所居”

    下一篇

    通航产业基础先天不足 武汉拟依托航空服务培育后天优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