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人民网关注:产城融合的成都探索

    人民网 2017-10-18 00:18

    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交通矛盾凸显、公共服务短缺、宜居功能退化的多重矛盾,加快发展中的特大城市,如何应对一系列“大城市病”,找到自己的破局路径?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和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正是成都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理,破解“大城市病”的重要遵循。

    只有将空间结构与生产力布局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城市全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成都正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按照产业先导、职住平衡、完善配套、塑造城市美学的原则,以产业新城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成都正努力探寻一条特大城市产城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问题为导向寻找破题思路

    “东进”开辟发展“第二主战场”

    早上9点,经过两个小时车程,家住成都市区北门的董勇准时抵达位于简阳市养马镇的简州新城管委会,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7月初,简州新城管理委员会筹备组成立,此前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任职的董勇调任简州新城任产业发展局局长,成为新城建设的22名工作人员之一。

    “穿越龙泉山隧道,从位于龙泉驿区的经开区管委会开车到现在上班的地方,只要10多分钟,物理距离不远,但心理距离很远。”董勇说,因为隧道两边风景不同,一边是繁华的城市,而另一边几乎是连绵的浅丘旷野,好的城市建设能消弭这种差距,有效缩短心理距离。

    作为成都“东进”战略的重要举措,简州新城规划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0万,起步区30平方公里,目标定位为:“三生融合”的国际品质示范区,山水生态城、高端智造城、美丽生活城。

    “东进”,是成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开辟永续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

    当前的成都,经济跨过万亿台阶后,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同时正处于超大城市形成期:每年新增人口50万左右,接近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历史上吸纳人口的最高峰。再过4年,城市人口规模就将达到2200万的规划人口容量极限。

    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交通矛盾凸显、公共服务短缺、宜居功能退化的多重矛盾,成都选择“东进”,,是为了开辟发展新空间,培育城市新动力。从国际上看,很多国家探索解决“大城市病”问题,都是用跳出去的办法,迄今看也是有效的,成功的。

    “东进”作为成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中之重,着眼城市未来50年乃至100年发展,将开辟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主战场”,将城成都引入“双城时代”。

    9月14日,简州新城管委会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总投资300亿元的三大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50亿元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总投资100亿元的吉利铭泰小镇、总投资150亿元的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吉利项目涵盖汽车赛事、主题乐园、零部件生产制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等,将助力简州新城加快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圈。”董勇说。

    此前,8月11日,简州新城管委会与中国交建西南区域总部、中交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简州新城管委会将与中国交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聚焦“前端”高起点策划、聚焦“中端”高水平建设、聚焦“后端”高标准运营,打造“城、房、产、基、金”产业链、生态圈。

    “此次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搭建新城综合运营开发公司这一平台,探索采取PPP+EPC模式,提前启动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把新城产业立起来、人气聚起来,推动简州新城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简州新城管委会主任陈茂禄介绍。

    而“谋篇布局起好步”对于这个几乎是“在白纸上作画”的新城来说至关重要。陈茂禄认为,与优质产业发展相生相伴的必将是大量产业人才聚集新城。因此,简州新城的思路为先筑“好巢”,引来高端人才,优化产业发展。

    关于新城的建设,简州新城提出“以人兴产”,转变产业城镇发展模式,由过去的“产、人、城”转变为“城、人、产”。

    这样的思路转变,并非发生于突然之间。陈茂禄说,今年7月,成都召开的产业发展大会,让全市党员干部在产城如何融合的问题上,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和学习。在这次会议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列出了这么一组数据:

    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同质化率分别达到47%、34%、28%;

    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一二三圈层国土开发强度分别为84.8%、35.1%、13.8%,人口密度分别为10388人、1172人、543人,一圈层核心区人口密度甚至达到1.4万人,而三圈层仍处于人口净流出阶段。

    与数据并行“分享”的,还有以下“症状”:

    交通潮汐式循环突出,跨区域、大规模、长距离的通勤交通需求,加剧了早晚高峰时段城市交通拥堵;

    园区生活配套不完善,宜居水平不高、生活品质不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短缺。

    “截至2016年底,成都管理的人口已达2030万,三个圈层的经济结构和环形交通组织方式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成都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实质是城市空间规模产业结构失衡、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不均所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成都深谙此理。

    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从优化城市空间开局起步。这是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对推动城市发展作出的战略调整。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则是:着眼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功能区布局。

    立足区域条件、产业基础,按照园区城市总体规划、产业招商指导目录、园区设计规划导则、产业引导政务政策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五位一体”管理体制,成都正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变“物理结合”为“化学融合”

    以产业新城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

    9月27日,金堂县政府、淮州新城管委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完善、公共设施及商业开发、产业招商与导入、资产运营及管理等方面开展“立体化”合作,促进金堂以淮州新城规划建设为龙头落实成都市“东进”重大部署、加快打造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东北门户城市和东成都主城区。

    金堂县淮口镇,成都龙泉山脉东部的全国重点镇,正在实现从镇到城,从产业园区向产业新城的蜕变。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淮州产业新城,这一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首先在规划这一环节体现出来。

    充分保护龙泉山和沱江的自然生态本底,把环境优势发挥到极致,建设产城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城。这在规划编制之初,就得到充分考虑。

    基于此,淮州新城规划,同步推进了总体规划、城市设计、起步区控规、专题研究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金堂县规划局副局长周平川认为,“这种编制模式能够更好的衔接各层次规划的内容,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淮州新城规划结合现有城镇和园区优化提升,在尊重原有城镇和工业园区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宽泛的范围统筹研究,优化提升淮州新城的功能布局和城市形态,“既要合理布局产业园区,更要考虑园区与城区的联系,形成规模适宜的产城单元,达到区域内职住平横。”

    而在金堂县委书记金城看来,金堂不仅要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更要为成都市建成城市绿肺,为成都自古以来的“宜居”特质强化保障。“今后的金堂,将以崛起的绿色产业集群、优质的生态环境及高端娱乐设施、现代服务业设施配套,成为成都第二会客厅。”要实现愿景,必须从规划源头做起。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这样的理念,不仅在金堂县,更在成都全域得到了深入的落实。成都提出,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空间优化,推动产业新城高点起步高位布局。

    为高水平开展产业新城城市设计,成都正按照产业先导、职住平衡、完善配套、塑造城市美学的原则,构建产业新城控制引导框架,加强色彩、天际线、绿化景观、建筑风貌等设计,实现城市与产业时序上同步演进、空间上分区布局、功能上产城一体。

    纵观欧美地区特大中心城市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大城市病”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个别能够相对成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城市,不管是纽约、洛杉矶还是东京,大体都采用了颇为相似的做法——促进中心城区与新城和郊区的分工有序、互补共生是特大中心城市增强内生性动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成都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新城,将整个城市各圈层的发展置于同一发展规划框架之内,创新性谋划城市空间和产业科学布局,这更加符合大城市的发展演进趋势。这将改变以往区县彼此分割、单打独斗的增长困境,为推进整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方法论指引。

    在成都看来,不同城市建立的特色空间结构,从本质上讲,就是生产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定的空间具象表现形态,由此形成城市在产业发展层面的空间结构。66个产业新城,不仅仅着眼于职住平衡本身,更重要的是,以产业新城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让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和配套企业等要素能够有机排列组合,形成产业自行调节、资源有效聚集、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的一种多维网络体系。

    以产业新城为核心,成都希望通过各种要素的“物理结合”,催生一系列“化学反应”:通过共享、匹配、融合形成若干微观产业生态链,以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集成构建为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经济转型,从而集聚和释放产业新城的巨大能量。

    今年8月,位于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西创大道的太古冷链物流(成都)冷库开始试运营,这一消息令园区内众多食品企业十分雀跃,因为此前在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还没有类似从事低温温控仓储及冷链物流运输服务的项目。

    其中,园区内最早与太古冷链开展合作洽谈的,是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新希望集团旗下负责肉制品加工板块的企业,每年有1万多吨的冻鲜肉、冷鲜肉在采购后需要进行储存。此前,希望食品一直将肉储存在中国食品公司建在蒲江的冻库里,“每次采购的鲜肉从北方运来,都是先拉去蒲江冻库储存,生产前又要运回厂里,”公司常务副总班明龙说,蒲江冻库距离希望食品约20公里,与新津相比,离成都更远。一去一回,在物流上多消耗许多成本。

    需要冷藏功能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为什么不自己建设一个冻库呢?班明龙说,建设一个标准化的万吨冻库需要1个多亿的资金。而企业自身需要储藏的原材料时多时少,自建冻库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生产大众化肉制品的利润空间很小,需要精打细算,自建冻库不划算。”班明龙说。而这,也是园区众多食品企业的心声。

    将冷鲜肉储藏在近在咫尺的太古冷链冻库,物流成本大大节约了。“我们用来送货的冷藏车每天会将产成品运到成都,返回时就可顺道去太古冷链,把第二天生产需要的原材料拉回厂里。”谈到不久的将来即可以按统筹学上最优的方案来组织物流运输,班明龙的喜悦溢于言表。

    以人为本还原诗意栖居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

    如何体现“以人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是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在成都产城融合的实践探索中,以人为核心,就是融合的目标不要仅停留在“物”的层面,更要回归到“人”的需求层面。在成都看来,只有基于人的真实需求所实现的融合才是真正的融合,才会走向正确的方向。

    5月5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1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15亿元。在当日开工的11个项目中,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产业孵化园产业配套项目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基础设施及公服配套项目引人瞩目,总投资超过70亿元。

    与产业化项目引进和开工同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也陆续铺开。“天府国际生物城将着力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创新创业人才栖息地、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国际化的生命健康小镇。”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筹备执行组副组长黄伟说,“以人为本、先人后产、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生物城都将把这一理念贯穿始终。

    正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治理研究所所长杜宝东所言,产城融合切忌空洞的“概念炒作”,而应回归到“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上。“只有基于人的真实需求所进行的功能安排、设施统筹和制度设计,才能真正引导城市功能、效率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城融合。”

    一年多来,国际生物城已签约项目63个、协议总投资800亿元。已签约项目中含诺奖团队3个,两院院士团队2个,国家千人计划团队7个,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团队18个。

    其中包括由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理委员会和成都海创药业、渊源生物共同建立的天府国际生物医药诺创研究院,诺贝尔化学家得主罗伯特?胡贝尔教授任研究院名誉所长。吸引世界顶级诺贝尔奖得主和国内外知名院士智力团队落户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打动人心。

    “这里有10分钟范围内的工作、办公、生活、文化、休闲、生态的活动圈,集智慧城市、环保城市、科技城市的设计理念于一体,非常具有国际化和时代感,很人性化。”成都海创药业董事长陈元伟对研究院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怀。

    这样的归属感,在诸多产业新城都不难觅到踪迹。

    加大投资,再拿下500亩地,这是成都“东进”战略提出后,成都巴莫科技公司做出的又一重大决定。

    巴莫科技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实现锂电池正极材料批量出口韩国多家知名锂电池厂家的供应商。在天津,巴莫已发展成为一家实力很强的节能环保企业,2015年到金堂,巴莫科技就投资了30亿,占地500亩,在金堂做动力电池及高端3C电子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2015年7月签约,11月底开工建设,2016年7月底投产,12月产值达到2亿元……初到金堂,巴莫就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速度。

    如今,乘着成都“东进”战略的东风,金堂建设淮州产业新城,让杨巨生看到巴莫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在金堂发展后劲很足”,杨巨生雄心勃勃地说,接下来还要扩大产能,争取今年产值达到20亿元,未来的目标产值则是做到百亿。他直言,巴莫还将逐步把公司重心从天津转移到金堂。

    龙泉山下、沱江之滨、龙泉湖畔,“努力塑造一个能够留得住人的产业新城”,简州新城的美好蓝图正通过规划指挥棒,向我们徐徐展开。

    从简州新城总体体规划图上可以看到,新城左邻龙泉湖,右边沱江蜿蜒而过,城市中央还将建设养马湖中央公园,制造中心、生活区、服务区错落分布。“三中心一公园”,即一个规划展示中心、一个人才服务中心和一个商业中心,以及简州新城养马湖中央公园将先期启动。坚持配套先行,简州新城还将将加快启动“三路一轨”,首批实施项目包括新建3条骨干道路、整治提升4条道路、打造5处景观节点等……

    坚持人文标准、人本逻辑、人性尺度,遵循“一个产业类别就是一个主题城市社区”原则,成都的66个产业新城,正根据特定人群的偏好,合理配置商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打造功能配套完善、彰显文化风貌、体现生态宜居的产业社区。

    1933年,《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功能分区是一种革命,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雅典宪章》的所有理论,是建立在城市人的四种基本活动之上的,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从这四种基本活动出发,让城市去适应人的活动,满足人的需求,这是《雅典宪章》的基本原则。

    在成都看来,今天的产城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早已不是功能区内部简单的功能匹配和职住关系问题,而是更需要建立全局统筹的大视野,从不同空间层级、不同区位特征及不同结构属性等方面来审视融合的核心问题,从而制定融合的方式、路径与对策,最终形成多元化的空间形态结果与复杂的空间作用层次。

    也许在未来,《雅典宪章》中的大部分理论都将被时代所淘汰,但这份文件作为人类打开现代城市大门的钥匙,将永远享有令人尊敬的地位。对于《雅典宪章》的扩充和修正永远也不会停止,对于“城市是为了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的实践探索,也不会停止。

    来源:人民网

    文中配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一篇

    商业城流动性存挑战 拟抵押房产等资产换11亿授信

    下一篇

    广告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