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交大陆铭:大城市主导产业集群 成渝城市群肯定会蓬勃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0-17 00:56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陆铭认为,中国国土面积比较大,除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一定会在中西部形成几个发展向好的都市圈和城市群。例如,成渝城市群肯定会蓬勃发展。此外,他还认为,城市在吸引高端人才时,也应该同时引进一定数量的蓝领劳动者,欢迎“大学生”也欢迎“小学生”

    每经编辑 周程程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编辑 文 多

    当前谈论城市发展时,思路已经从单体城市更多地向区域整体的发展转变,这其中所体现出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链、价值链的分工协同,已经显现出构建产业生态圈的诸多特征。比如,新一线城市的“领头羊”成都就提出,坚持以产业兴城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将产业生态圈上升到城市层面,则是指以某主导产业为核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

    这种情况下,构建产业生态圈有何可行路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简称NBD)就此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陆铭。

    陆铭

    产业与产业之间 有着上下联系

    NBD:近期,关于产业生态圈的探讨众多。城市差异化分工,能否形成一种产业生态圈的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竞争力?

    陆铭:分工和协调机制里,都市圈和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是多样化的,而其中某一个特定的小城市产业结构也可能是单一的。产业的分工、协调以及多样性是通过整个都市圈和城市群的经济规模来实现的,这符合产业生态圈的状态。

    产业和产业之间是有上下联系的。例如,在大城市,制造业会带来贸易发展,贸易会带来金融发展,金融又会带来大量高收入人群在城市中居住,从而带来当地文化产业、教育产业、医疗产业的发展,所以会形成一个多样化的产业生态圈格局。但如果一个小城市,在都市圈里,这个小城市很有可能是单一功能的,譬如主要做旅游产业,这也是没有问题的。

    需要注意的是,当把城市和城市之间当成一个相互分工协调的一个有机体来看,产业生态圈是个结果,单体城市在发展时,不应把产业的多样性、多样化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要考虑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

    构建产业生态圈 政府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NBD:在产业布局转移的大背景下,对于西部城市来说,不只是简单承接原来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也希望能瞄准产业前沿,在产业链上实现跃升,这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陆铭:城市的理位地置和它周围的所具有的产业比较优势、自然资源、历史条件,这是城市功能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国土面积比较大,除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以外,一定会在中西部形成几个发展向好的都市圈和城市群。例如,成渝城市群肯定会蓬勃发展。

    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旅游、农业等与自然资源相关的产业具有优势。有了这些基础性的产业,就会带来人口与就业,然后会带来服务业的需求,比如与第一产业相配套的金融、贸易、教育、医疗等等。

    中国的中西部相对缺乏发展外向型产业的优势,所以其产业会有强大的服务于内需的特征。当然,也能够发展一些不依赖海运的外需型产业,比如利用空运的电脑芯片,利用网络的软件业。

    NBD:产业生态圈的构建中,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陆铭: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应该基于目前产业优势而提出展望,由市场自发去形成。政府提供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

    政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打通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市场壁垒。为促进人员流动,政府也应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一体化。并且,完善企业发展所需的配套服务。

    欢迎“大学生”和“小学生”应同时进行

    NBD:在城市产业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也在提出要大力推进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在您看来,要素供给侧改革对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又该如何进行要素供给侧改革?

    陆铭: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指的是土地、劳动力、资金三大生产要素。要让生产要素回报率最大化,应该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

    相比沿海城市,中西部城市的土地供应量更充足,特别是一些中西部三四线城市,但是好些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并没有相应规模的招商引资数量。从未来改革的方向来看,土地供应应该和人口流动的方向一致。而人方面,人口流动天然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一些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收入高,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外来人口流入,人在流动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最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NBD:近期,一些城市纷纷出台措施,吸引高端人才,对此,您持怎样的看法?

    陆铭: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对外来的人口更加开放了。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并非只需要大学生。

    欢迎大学生是对的,但是大学生来了后,也会产生各种需求,也要到餐馆吃饭,也要送快递和家政服务,所以在人口结构上,就应该同时引进一定数量的蓝领劳动者。对城市发展而言,欢迎“大学生”与欢迎“小学生”,应该是同时进行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赛摩电气加码智能制造 拟6亿收购广浩捷

    下一篇

    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 成都“三级跳”后再发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