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实习记者 冯颖祎
每经编辑 杨 军
今年是“退房令”走过的第七个年头,央企“退房”仍在路上。
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一纸文书,勒令78家主营业务非房地产业务的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愿意将吃到嘴里的“蛋糕”吐出来,随着国资委力促央企“瘦身健体”,以及当下趋严的房地产市场环境,虽然部分央企已经放弃了房地产业务,但也有企业采取了“先退后增”的做法,他们成为央企房地产业的第三梯队成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就国资委的上述要求来说,中储股份(600787,SH)等企业仍在“无证驾驶”或急于甩卖,未来谁将接盘,备受市场关注。
国资委要求央企“瘦身健体”
早在2012年,国务院国资委的报告中披露,航天科工等27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在2011年就退出了房地产项目,未完成房地产项目退出的央企仅有51家。然而,同年,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3·18限退令”后航天科工仍成立房地产公司进行地产开发,上报给国资委的7家房地产公司,仍有不少楼盘在热销和规划中。2015年,航天科工才开始了彻底的整改,截至2015年12月18日,其6家三级企业全面退出了房地产业。
记者查阅各产权交易所网站发现,最近半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等央企都在挂牌出售公司旗下的房地产公司的股权。挂牌和预挂牌的央企旗下地产业务公司在30家左右。
“近期的挂牌转让并不是由于‘退房令’的效力,主要基于4种可能性,一是套现;二是理财投资;三是增加现金流,降低负债率;四是整合资源。”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对记者介绍说。
然而,这些不良资产难以寻觅接盘侠,使得央企退出房地产业的这条路走得比较缓慢。一位央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挂牌旗下地产公司,主要是因为国资委对央企要求的“瘦身健体”。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大趋势来看,类似企业在传统地产业务方面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窄,所以对于既有的土地资产,如何进行变现,成为此类企业需要关注的内容。另外,退出以后,是否还可以间接参与类似地产的投资,或成为很多企业不断思考的问题。此类企业的地产项目退出,将会为大型央企的项目并购创造较好的机会。
部分央企地产业务不退反增
事实上,有部分央企房地产业务出现“先退后增”的情况。
作为我国黄金行业中的龙头老大,中国黄金集团曾在2011年挂牌转让中金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100%股权,挂牌价格为1亿元。当时,本着“以金为主,多金属发展”的发展定位,中国黄金集团“快斩”房地产业务。但在2013年10月22日,中国黄金旗下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与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就推进临潼新区城镇化建设展开合作。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大型央企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储股份却在不断地拓展地产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间,中储股份在天津总计花费近40亿元,获得了3块土地,其中一个项目已经处于在售阶段。
而中储股份2016年年报显示,目前中储股份在石家庄和南京均有参股或全资的地产公司。
2017年8月11日,中储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以认购股份的方式向实际控制人-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诚通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转让所持中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天津中储恒盛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中储股份表示,本次关联交易将进一步做大做强诚通地产,对提升上市公司持有诚通地产股权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中储股份公开电话,但未能接通。中储地产一位管理层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储在天津拿的地都是公司的仓储用地,通过“招拍挂”的形式与政府解决了企业自有土地的遗留问题。之后通过“土地变性”,做了一些住宅和仓储配套。
对此,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在目前央企改革的背景下,这类企业可能会结合央企本身的优势和民企进行合作,也可能被其他央企收购从而退出房地产行业。(实习生郝亚利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