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夜读| 上海相亲角:十几项指标 一个不符合都可能被淘汰

    解放日报· 上海观察 2017-08-13 22:25

    无论“价目表”多么甚嚣尘上,被一叶障目的人总是少数,随着时代进步,相亲或为孩子相亲的人们,更趋温和理性——这也是身为90后的女记者,数次探访人民公园和虹口公园相亲角,既为采访,也“为自己相亲”的所见所感。

    在上海的“相亲界”,吴松(化名)几乎算得上是第一代“网红”。5年前,时年30岁的安徽小伙子吴松,在上海的一场万人相亲大会上“一举成名”。他想出了一个新花招,以加粗加大的“聪明”和“老实”字样自我推广,字下是QQ号码。照片盛传网络,聊天软件的弹窗新闻里有他,报纸的版面上有他,他还成了一部名为《上海爱情故事》纪录片的主角之一。之后,上千位女孩发来的“好友申请”,排着队地出现在他的电脑屏幕上。

    可吴松至今单身,且他依旧在相亲。细算来,他已相亲12年。如今,他把各种“筛选条件”视为“条条框框的东西”,认为它们并不能建立起感情基础;要找到爱情并最后走入婚姻殿堂,“相亲不是捷径”。

    而反观最近,一张“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在网上疯传。“价目表”上,以未婚男女的长相、房、车、收入、户口、学历等,将人群分为顶配、高配、标配、低配、简配和不考虑;顶配无非高富帅和白富美,可“女博士”竟是“简配”,“属羊”的女性被列入“不考虑”之列……

    实际上,大可不必当真。相亲是个老话题,隔三岔五便成为热点。传统观念、功利心和毫无门槛的恋爱,在当下的中国,总在冲突和碰撞中寻求和解之路。可喜的是,无论“价目表”多么甚嚣尘上,被一叶障目的人总是少数,随着时代进步,相亲或为孩子相亲的人们,更趋温和理性——这也是身为90后的女记者,数次探访人民公园和虹口公园相亲角,既为采访,也“为自己相亲”的所见所感。

    “价位”之外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2005年起,成了由未婚男女家长自发形成的热闹之处。一到周末,中老年人小板凳、带好干粮和水,举着牌子、撑着雨伞,在公园小径上摆上子女的“条件”,静候佳婿贤媳,一坐就是一天,这十多年来数不清多少故事。

    7月30日,周日一大早,相亲角满是人。坚守两年有余的蔡阿姨却说“人不多”——“天气热了,人家不高兴出来。我今天9点到的,还能在遮阳棚下面找到位子,放到平常这块地方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若在往日,早上6点就有人来抢位子。老张便是6点来的,抢到了一处“黄金席位”,从人民公园5号门进来,稍一张望,就能看到他的摊位。当日天气很快验证了老张的英明之处。两场阵雨,在外躲避不及的家长们挤进遮阳棚下,带来的各种资料都没了施展的场所。

    7月30日,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凉棚下,站满了为孩子相亲的家长。

    能累积起这样的经验,老张自言是因为“在这里久了,看也看会了”。为了给儿子找称心如意的女朋友,老张断断续续来了相亲角3年,虽曾成功为儿子找到女友,可惜到了谈婚论嫁时却“崩盘”了,于是他又回到这里。像老张这样的家长,在这里并不是孤例。

    记者以相亲者的身份,也守在门口凉棚之下,这里遮风挡雨,靠门口又近,来往人流最大。站在这里,意味着能见到更多诚心诚意而来的家长。即便记者没有摆出任何“条件”,也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注意。2小时间,询问者众,不乏真正表达了意向、互留联系方式的家长——至少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并不确切。相亲这件事,“价位”之外,也要眼缘。

    如今,吴松上下班路上,也会经过人民公园。他还被在相亲角蹲守父母拉住搭讪过,可“一些女孩子加了我的微信之后,聊了只有两句话,就拉黑了”。聊天几乎还没开始,刚打了一个招呼就被拉黑,这显然不是因为吴松得罪了对方,“人家姑娘根本没有认识我的意愿,加我微信,估计就像完成任务,告诉父母一下,‘你看我努力过了,加过对方了’”。

    吴松觉得,“相亲价目表”和真爱没什么关系,“相亲只能帮助拓宽人脉关系,真正要从陌生人进阶到恋爱关系,最后走进婚姻殿堂,还得从头培养感情,外在的条件没办法帮助加速这个过程”。吴松总结了自己相亲12年的经验教训:要结婚,要恋爱,最后还是看自己。全方位,积极向上地去改变自己,可能才会距离结婚更进一步,“态度一定要积极”。

    “我以前都不敢和人说这么多话,今天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证明我胆子也大了,挺好的。”吴松对记者说这句话时,露出害羞的笑容。

    难以“超脱”

    然而,“价目表”背后所要求的“条件匹配”,相亲角里的不少父母一时难以“超脱”。

    记者在相亲角被问询——有家长当面问住址,得知是虹口区时,别有意味地说了一句:“太远了。”毕竟,在周围一些“牌子”上,有些家长还会把儿女身份证号码、婚房所在区域重点标注。比如蔡阿姨就写明,女儿“户籍黄浦区”。又有人询问记者工作地点,“静安区威海路”显然让对方满意不少,面色稍霁,再进一步了解学历等情况。

    人民公园相亲角内,家长用雨伞“晒”出的子女资料。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在人民公园还是虹口公园,仍然有不少打着相亲旗号出没的“红娘”。并非所有相亲资料都出自家长之手,一些噱头十足的资料也有可能是中介放出的“诱饵”。

    在人民公园相亲角的一部分家长,不知道网上盛传的“相亲价目表”,也不会用“鄙视链”这样的词汇,但他们心中的相亲这笔账算得比谁都清楚。有人非常在意户籍,曾有3名男方家长电话来询,只要记者在交谈过程中连续说了几句普通话,对方就会立刻停下话题,提高语调问道:“你是上海人吗?”

    老张觉得,这挺正常。过去3年,他一直按照自己的思路给儿子寻找合适的姑娘:户籍所在地、年龄、学历、工作、身高、脾气性格、家长工作职务、家庭经济条件……算下来,大约有十几项需要考核的要素,但凡哪一个要素不符合,都有可能被老张“淘汰”,可综合考虑之下,又有可能让他对某些指标网开一面。其中奥妙,显然用一张价目表无法涵盖。

    老张举例,如果女方家长在相亲现场讲话很急很冲,他肯定不考虑,将来万一有什么事情要商量,连坐下来好好谈都做不到,怎么做亲家?家长脾气性格,成了意想不到的关键要素。

    听了老张的“门当户对”,吴松则说起在合肥读大学时的往事:“安徽大学有个英语角,去的女孩子比较多,慢慢演变成了相亲角,周围大学的人都会去。”让他饱受打击的一次,是一位聊得来的女孩给他留的号码竟然是空号;而下一个星期,吴松没有气馁,依旧踏入相亲角,他一眼就看到了心仪的女生在和其他人相谈甚欢。他把这种失落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功利”:在当时,安徽大学相亲角的一种风气是,女生更倾向于找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聊天,而吴松并不来自那里。

    可或许,吴松心底某种程度上也设了“框框”。到上海工作后,他有时会“自我曝光”:“你听说过‘凤凰男’的说法么?我就是。”家在安徽芜湖农村的吴松,父母是地道农民。

    跳出“框框”

    吴松回想起5年前那一场万人相亲大会,那是他30年来最“出格”的一次。可就算上千名姑娘加了他的QQ,最终能聊到一起去的,不过寥寥几人,时间一长,“好友”里只剩下十来位姑娘。有趣的是,吴松给她们建了一个群,把自己的单身同事也都拉了进来,算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

    相亲了12年后,吴松自认基本跳出“框框”了。以前他会对相亲对象有所设定,比如他希望姑娘起码拥有一张本科文凭,性格最好不要太急躁。可是,这对找到真爱有用吗?“没有。”吴松总结道,“因为坚持这些东西,我曾经错过一些很不错的姑娘。回过头去看,很遗憾。”

    同样,在人民公园的不少相亲资料上,写着醒目的“有缘”二字。“相亲只是能帮你短时间内认识很多人。它不能帮你培养起感情基础。而要走进婚姻殿堂,让人家对你说‘Yes’,没有感情基础能行吗?”吴松说。

    记者发现,类似观点,几乎成为年轻一代的共识,于是不少人反对父母来相亲角替自己相亲。

    蔡阿姨的女儿便是其中一员。一次蔡阿姨在公园“摆摊”的时候,恰好看见穿着女儿单位制服的一群人路过,“吓得赶紧拿好所有东西,逃了。要是让女儿或者她同事看到,她肯定要怨死我了”。

    可就算女儿数次激烈反对,终究不能阻止蔡阿姨来相亲角。“我不告诉她去哪,她也没办法。”蔡阿姨嘴上这样说,可在相亲角看到合适的男孩资料,拿回去也只敢说是小姐妹的同事介绍的。同样,数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都坦言自己来这里是瞒着儿女的。

    实际上,即便经过“价目表”等一系列复杂运算之后,家长们筛选出的人选,终究还是需要送到孩子的手上。这一点上,受访的相亲角家长们观点一致:我们是我们,孩子是孩子,我们是两条线,我们只负责拓宽交往的面,交往靠他们自己。

    不得不说,这也是相亲角的进步之一。

    对吴松而言,进步在于心态。“相亲不是捷径”,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

    这些年,他曾通过网络找到过一位女朋友。2013年遇到她时,吴松一度以为自己离结婚无限接近了。“我觉得她都不像是网上找来的,她和我是老乡,挺有共同语言的。”吴松说,两个人交往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见过双方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可是,物质基础却成了压倒这段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俩,一个性子急,一个性子慢。”说这话的时候,吴松的语速仍然是慢悠悠的,“她可以接受我‘凤凰男’的身份,也能接受我当时没有房子。可是她说,起码要我有买房子的能力。”最后,姑娘干脆提出了硬性标准,“她希望我能一个月挣到3万5千元”。这是吴松短时间内无法企及的目标……

    如今,吴松把主要精力放到工作上,一直都在用业余时间学iOS软件开发,也升职加薪了,月收入提高到2万元左右。平时要带团队做项目开发,周六日也要加班,争取再进一步升职加薪。和5年前相比,他依旧白皙、干净,笑起来也仍带着腼腆,连打扮都和当年差不离,蓝色T恤衫、灰色休闲裤外加一双咖啡色凉鞋,典型的IT男装扮。稍有些不同的是,他一低头,已能见到些许白发。

    今年,吴松给自己报了一个提高恋爱技巧的培训班,他定期把培训资料发给还在上大学的小表弟,叮嘱表弟:“顾虑和条条框框少一些。”

    可以相信的是,未来在相亲这件事上,类似“价目表”能引起的波澜将越来越小,毕竟评价体系更趋多元。若“标签”少了,爱情和婚姻是否会距离灵魂更近一些?希望如此。

    来源:解放日报·上海观察 记者:董思韵

    上一篇

    投100万缩水剩50万,好多人入坑!快看看你手里有吗?

    下一篇

    方大炭素拟豪掷60亿理财,年内A股公司理财规模超6000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