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是接近广东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人士对全通教育际遇的总结。
作为第一只冠教育名称的教育股,全通教育备受追捧,并购、券商研报推荐、游资炒作等让全通教育曾一度股价高达467.57元/股,超过茅台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股东减持、并购失败、游资撤离,截止8月4日全通教育收盘价为12.13元/股,并且业绩预告称上半年将出现首亏。
全通教育是如何从第一高价股走到预亏的?这几年他又做错了什么?
8月4日收盘,全通教育股价已经跌至了12.13元/股,近四百亿市值灰飞烟灭。
此时的陈炽昌,或许是心痛的。
全通教育的创始人、董事长陈炽昌以前是一名中学的数学老师,曾参与过当时学校校园的软件开发工作。后来,他离开学校创业。2005年创办全通教育,最终全通教育在2014年1月登陆A股。
全通教育是从事家校互动信息服务的专业运营机构,从属于家庭教育信息服务领域。主营业务是综合利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手段,采用与基础运营商合作发展的模式,构建信息化系统平台,为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学生家长提供即时、便捷、高效的沟通互动服务,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间的良性配合,满足家长对于关心子女健康成长、提升教育有效性的需要,同时在统一业务体系下,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学习资源等产品。通过“系统开发+业务运营+内容提供”全业务一体化的运营,构建了“海量用户+服务叠加”的商业模式。
其的主要运营手段通俗地说,就是发短信为中小学校(或幼儿园)与学生家长提供沟通互动的服务。
这一业务主要是和通信运营商合作,全通教育一方面为中国移动提供家校互动系统的开发及维护,另一方面开拓学校及教师用户,而家长作为最终买单者,通过中国移动每月付费。中国移动则与全通教育分成。
据全通教育招股书披露,2010年至2013年上半年,对受同一实际控制人中国移动控制的客户合并计算,全通教育从其取得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80%以上。
据教育业内人士称,全通教育主营业务校讯通在上市时就为夕阳业务,不止受制于中国移动,随着信息化发展,家长获取信息更加便利,对这一产品的依赖减少,让全通教育想到通过并购来拓展条线、寻求新的增长点。
上市一年,2015年1月,全通教育抛出发行股价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拟以现金加股权合计11.3亿元收购继教网、西安习悦100%股权,其中继教网对价10.5亿元,西安习悦对价0.8亿元。
当时的资料显示,继教网是国内最大的K12基础教育教师在线培训平台。旗下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教育部首批推荐的“国培计划”网络培训平台,年培训超200万人次、建立1200多个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独立开发完成13大类近5000门在线培训课程,涵盖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学科。
继教网承诺2015年到201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68亿、0.85亿和1.06亿,对应收购PE分别为13.8倍、10.5倍和7.6倍。西安习悦承诺2015~201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80万、760万和1,050万。
当月,兴业证券(8.040, 0.04, 0.50%)、民生证券、方正证券(9.020, 0.00, 0.00%)等机构发布研报,评级均为买入。全通教育屡屡登上龙虎榜,受机构和游资追捧。2015年1月,全通教育拉出一根光头光脚的小阳线,2月份到4月份均拉出大阳线。
2015年5月13日,全通教育股价最高点时曾达到467.57元/股,一度超过彼时的贵州茅台(473.640, -3.58, -0.75%),成为两市“股王”,总市值则高达454.48亿元。
好景不长,创业板调整股价下跌,全通教育也在下跌股之列。回忆其过去的股价快速下跌,全通教育董秘办人员对记者称,可能和并购失败有关。
2016年10月,一纸终止公告,全通教育持续两个月的重大资产重组宣告落幕,这起交易预计金额为28亿元至40亿元,成为全通教育近年来涉及资金规模最大的一次资产重组。这起交易金额占全通教育总市值24.3%(按交易金额40亿元,当时总市值164.46亿元计算)的并购案最终失败原因被解释为交易金额较大,标的资产的评估工作量大且程序复杂,使得重组进度受到影响。同时在后续时间安排、核心条款等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不过,全通教育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一项目,终止后,全通教育表示会持续跟进该标的资产的各项进展,待交易条件成熟后,公司再视具体情况择机启动相关事项。
2017年2月24日,全通教育再次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但仅停牌一个月之后,全通教育2017年3月23日晚宣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这是去年8月以来该公司第二次重组失败。
有消息人士对记者称,两次重组均为同一留学行业标的,对此董秘办人士否认了这一说法。
据媒体统计,从2015到2016年,全通教育先后进行了10起并购,交易总价值达到了16.14亿元。
“全通教育的并购逻辑可以分成三个层次。除了丰富产品线、补充产品开发能力上的短板之外,”全通教育副总裁叶学展曾接受媒体采访称,“全通也通过并购,扩大自己在教育信息服务上的市场规模。例如之前在自有渠道的基础上,并购了湖北、浙江等省的优势渠道商;另一种逻辑是像继教网和中国教育在线这类投资并购,能让全通教育的发展更加贴近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政策,跟政策达到更深度的融合和理解。”
一教育人士对记者称,全通教育动作太慢,2015年其股价高的时候,有很多并购机会,但受高层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很多机会被错过了。最重要的是,全通教育并购的思路混乱,缺乏顶层设计,随意性很强。另一教育并购人士称,全通教育并购的标的之间业务协同性不强,缺乏有效的投后管理。
股价高位时,全通教育的创始人、董事长陈炽昌就曾多次减持套现。今年2月重组期间,全通教育公告称,其实际控制人陈炽昌、林小雅计划在今年2月16日至8月15日期间,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1901万股、500万股。2月17日,陈炽昌、林小雅已分别减持1100万股、495万股,合计1595万股,根据减持均价16.92元/股、16.64元/股计算,陈炽昌与林小雅分别套现1.86亿元与0.82亿元,两人合计套现2.68亿元。并且,陈炽昌的股权质押比例在80%以上。
对此,董秘办人士称,减持一部分资金用于公司发展,并强调80%的质押比例在A股中不算高。
7月22日,全通教育披露,公司控股股东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二人进行立案调查。全通教育在公告中表示上市公司与本次调查无关,称系实际控制人个人行为。
股价下跌,全通教育也逐渐被投资者所抛弃。在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社保基金406组合大幅减持520万股,就此退出了十大股东之列。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则从2015年一季度末的71.25%下降至2017年第一季度末的55.50%。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末,该公司的股东总户数为60166户,截至6月15日,就已经下降至57639户。
股价下跌,和全通教育业务困境也有关系。
近日,全通教育公布了2017年半年报预告,上半年将出现首亏,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亏损1300万元至1800万元。
董秘办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解释,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主要原因系公司业务结构变化。2016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抓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机遇,教育信息化项目业务规模快速发展,2017年上半年该类业务收入占比同比增长较快。作为拓展的新业务,EdSaaS业务经营效率较其他原有成熟业务有待提高,且该业务面临竞争加剧。业务结构变化及新业务竞争加剧导致本期业务利润率同比有所下降。公司本期成本费用同比增幅大于收入同比增幅。
而EdSaaS业务在2016年年报中表现亮眼,贡献了总营收的31.87%,营收金额同比2015年增加了190%。
全通教育对EdSaaS业务寄予重望,其在2015年8月发布全课云智慧教育云平台并启动EdSaaS业务,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业务推广已覆盖广东、贵州、福建、江苏、江西等11个省35个地级市,天津、重庆2个直辖市。其致力于打造ToB端的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教育云资源库、教育管理应用与教学应用等完整解决方案及深度服务运营。
“目前公司聚焦于业务发展,陈炽昌仍然正常办公”,董秘办人士对记者称。
上述教育人士对记者称,全通教育传统项目校讯通面临自身困境,不仅更加方便的社交软件的涌现,产品销售涉及强买强卖引发家长抗议,深圳、陕西等地出台有关校讯通限制政策,加上并购来的贡献利润主力军之一的继教网所处细分领域竞争激烈,全通教育急需新的增长点。
董秘办人士称,全通教育一直在看标的。
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者:郑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