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规模达8680.40亿元(人民币,下同),该数据已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
从规模来看,相比2016年12月末的6491.85亿元,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A股总量已在2017年上半年增加近34%。
另一方面,债券也深得境外投资者青睐。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境内人民币债券达8920.99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对于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来说,中国金融资产的“魅力”何在?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境外机构、个人持有中国境内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的上升主要与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带动境内资产吸引力上升有关。2017年,美联储开启了新一轮加息进程,但受中国经济企稳超过预期等影响,人民币汇率不降反升,使得以人民币标价的境内金融资产价值凸显。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告诉记者,中国经济自2016年底开始就保持良好表现,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取得6.9%的增长,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企业盈利状况也在改善,中国经济正企稳向好。
“但A股却没有涨得很多,那么把中国的经济背景和A股的表现一对比就凸显了投资价值,海外投资者追求长期回报,所以都愿意进来。”
李佩珈还指出,债券通等资本市场开放的新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的便利性,而A股被纳入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又译眀晟公司)新兴市场指数促使了境外机构对A股的“布局”。
此外,赵庆明指出,中国债券本身在收益率上具有优势,存在套利空间,追逐利益的海外投资者不会错过中国债券市场。
但总体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与国际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以债券市场为例,截至2017年3月末,中国债券市场托管量达到65.9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三,目前国际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中的占比仍不到2%,远低于发达经济体超过20%平均水平。
如何让中国金融资产“魅力”避免昙花一现,循序渐进地吸引国际投资者呢?
李佩珈认为,首先,今年四季度,美联储将加快启动缩表(缩减资产负债表),人民币汇率仍有贬值压力,再考虑到经济企稳动力不足,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尚存疑惑,增强中国各类资产的信心仍需继续培育,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开放仍应以“扩流入”为主。
其次,完善税收等制度基础,进一步提高中国境内债券市场投资便利度。目前,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市场债券的税负较重,扣缴程序复杂,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银行间市场存在税收等方面的顾虑。
赵庆明认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给境外投资者可投资的资产种类不够丰富,比如汇率风险对冲工具、利率风险对冲工具等非常缺乏,未来应完善债券市场风险对冲工具,引导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境内银行间市场开展利率衍生品交易。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夏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