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王晓波
你的手机有长途漫游费吗?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听过,但是在智能手机还不像今天这样普遍的那些年,长途费和漫游费是手机通讯中很普遍的两项费用。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3G、4G时代的到来,这项伴随了很多人记忆的资费逐渐被人们淡忘,但它并未真正被淘汰,对于很多还在使用2G的用户来说,这项费用仍然真实存在。但很快,这项费用将永远成为历史。
因为,三大运营商在今天相继宣布,9月1日起,将全面取消长途漫游费。
三大运营商今天相继宣布将取消长途漫游
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天,在第九届“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电信9月1日起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比国务院规定的目标提前一个月,将惠及8000万用户,同时将降低互联网专线资费,惠及1230万中小企业,降低国际及港澳台资费,惠及2600万用户。
就在这个消息还在网络发酵之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也相继宣布9月1日起取消长途漫游费。
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年内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旋即表态称,将于今年10月1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除了取消长途漫游费,三大运营商近年来也一直在加大资费优惠力度。
7月25日,国新办举行2017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张峰表示,今年5月1日起,三家基础电信商均大幅下调了主要方向的国际长途电话资费,降至0.49-0.99元/分钟,平均降幅最高达90%。
张峰说道:“关于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工作,工信部按照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力争提前实施的原则,持续推动工作进度,三家企业也在全力以赴地推进系统改造等相关工作,力争提前实现目标”。
没想到,仅时隔1天之后,三大运营商就宣布将取消长途漫游费。
取消之后,话费反而可能更高?
如前言所说,手机漫游费是2G时代的产物,诞生于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其中要求移动电话需收取每分钟0.6元的自动漫游费。到了2008年,工信部正式规定主叫每分钟0.6元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
不可否认的是,漫游费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平衡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为落后地区的通信建设提供一种额外资金。但随着中国大步迈向5G时代,通信基站建设成熟稳定,仍然坚挺的漫游费愈难为时代所容。
其实近些年,政府都在大力推动运营商实行长途、市话、漫游一体化的资费,大多数3g、4g套餐都是长市漫不区分单价的,基本上套餐内包含的通话分钟数,长途漫游和市话都是统一价格,套餐外价格基本是1.5-1.9毛每分钟。
因此,如果说,手机长途费、漫游费取消后,究竟对哪些人群有影响?如此看来,这次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取消,可能套餐外用户感受到的优惠更为明显。
不过据北京晚报报道,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也指出,取消长途漫游费不一定意味着更实惠,由于目前4G用户已经没有长途和漫游费用,所以这一资费调整只会影响到老套餐用户,“目前运营商仍有针对本地用户的优惠套餐,这些用户原本就没有长途漫游通话需求,不排除在漫游费取消之后,他们相应的套餐发生变化,导致话费实际开销超过以往”。
手机用户或许对流量费用更加关注
虽然说取消了长途漫游费对一些人来说总是极好的,但有个问题是:现在还有多少人打电话呢?
根据7月23日发布的《2017上半年通信行业研究报告》,1-6月,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全国手机通话时长同比降4.7%,全国固话本地通话时长同比降18.6%。而另一个数据是,1-6月手机用户接入流量同比增147.3%。
的确,过去我们经常看到的“煲电话粥”,如今已慢慢演变成了视频通话、语音对讲等等,而这些都要用到流量。换言之,很多用户可能对流量费用更加关心。
而现实情况是,运营商普遍将流量分为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并且本地流量便宜,全国流量比较贵,用户经常会出现“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国流量不够用”的情况,甚至有人在本地却先扣全国流量,再扣本地流量的情形。
对于为什么区分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资深分析师@通信老柳曾在新浪微博上表示,一方面是运营商因地制宜搞经营发展的需要。而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手机卡全国乱窜。因为运营商的手机号段管理是分区域的,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有效地规范各地运营商的业务发展,便于统计各地的经营业绩。如果手机卡中的语音漫游取消了,所包含的流量也取消了区域差异,全都变成全国流量,那么资费便宜的地区的卡会跑到资费贵的地区去。
但是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当然希望能够流量的价格能够统一,并且资费越来越低。某中国移动人士曾表示,全国流量统一价是大势所趋,流量价格也会不断下调。
从发展轨迹来看,流量价格下调也是未来的趋势。从2014年到2016年间,中国移动手机上网平均单价累计降幅为63.5%,中国电信手机流量费则下降57.4%,中国联通2016年流量平均资费比2015年降幅超过48%。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每经网、人民日报、北京商报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