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喆 吴泽鹏
每经记者 金喆 吴泽鹏 每经编辑 张海妮
从一家不起眼的变压器厂家跨界医药,银河生物(000806,SZ)一直尝试从每况愈下的传统制造业中突围,但到目前为止这条转型之路仍充满挑战和艰难。
7月15日,银河生物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850万~2250万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研究发现,三度更名、2年股价涨幅近10倍的银河生物并没有高业绩成长作支撑,占公司总营收比重50%以上的核心业务收入10年间缩水一半,公司扣非后净利润近5年均为亏损。同时,公司应收账款高居不下,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金额是当期营业收入的2.38倍。
记者7月24日向银河生物发去采访提纲。银河生物回复称,尽管公司短期的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但公司认为,生物医药及医疗服务产业目前仍处于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公司仍将重点关注以下细分方向:处于产业化前夕的细胞治疗领域、具备巨大市场空间的新型医疗器械领域、拥有持续高成长潜力的医疗服务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内力求产业进一步聚焦。
传统业务收入“开倒车”
1998年4月,北海银河股份公司(银河生物前身,以下简称北海银河)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就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及设备、电子元器件”。2002年11月,潘琦控股的广西银河集团有限公司(现更名为银河天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集团)以1元/股的价格受让北海通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北海银河全部股份,成为北海银河的第一大股东。
伴随变压器行业发展的上升期,由北海银河更名的银河科技驶入业绩增长快车道。2000~2007年,银河科技的营业收入从2.84亿元增长到17.5亿元,但公司净利润在2004年达到9821.59万元后便结束增长,并在2006年陷入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2010年、2011年,银河科技连续两年出现亏损。
更让股东揪心的是,近年来,公司核心产品的收入也在“开倒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银河生物上市以来的财务数据发现:2004年公司实现电气设备收入5.24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44.33%;2007年,公司电气设备收入高达16.02亿元;但到了2015年,银河生物电气设备收入为4.28亿元,尚不及2007年的1/3。尽管2016年电气设备实现了8.19亿元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1.47%,较上年大幅提升,但较2007年高峰期缩水约一半。
投资收益成业绩晴雨表
变压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增速放缓,银河生物也不能独善其身。失去了核心产品的增长引擎,银河生物的业绩表现只能依赖投资收益及政府补贴,过去5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均为负数。
年报显示,2012~2016年,银河生物的净利润分别为2409.38万元、1221.27万元、2608.62万元、10251.48万元和1287.34万元,扣非净利润则分别为-593.18万元、-2556.37万元、-6518.83万元、-1854.84万元和-116.48万元。
银河生物2015年的净利润数据最为突出。记者研究发现,公司2015年的非经常性损益高达1.21亿元。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17年上半年,投资收益没有延续前两年的丰收局面,反而成为公司业绩的“绊脚石”。银河生物在半年报业绩预告中称,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变动造成1375万元左右的损失,该项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由于对生物医药等领域研发投入的加大及行业政策变动等影响,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业绩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发现,银河生物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截至2015年年底和2016年年底,银河生物应收账款分别为4.40亿元和4.70亿元。到了今年3月底,银河生物的应收账款进一步扩大,激增到5.69亿元,是当期营业收入的2.38倍。
随着控股股东部分质押股份触及平仓线,银河生物的控股权或存在一定变数。不过,银河生物回复称,未来5年内,公司将通过组建产业创投基金、并购基金、自主建设、收购等多种方式来逐步构建银河生物医药-医疗服务产业的架构,并持续关注生物医药行业的前沿发展和较好的投资机会,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医药及医疗服务产业打造成公司新兴产业的主导方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