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王可然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王可然
成都人喜欢用“洋气”来形容一个地方的国际化程度,而云集了众多国际大牌的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和远洋太古里,无疑是最好的代表。
谈及经营之道,九龙仓中国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营运)侯迅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想做好商业,首先地段非常重要,“成都IFS地段就非常好”。侯迅所说的“好地段”,正是成都的商业核心区域——位于成都锦江区的大慈寺-红星路商圈。
作为成都的中心城区,锦江区坐拥多个繁华地段,在世邦魏理仕去年底发布的《2016年中国重点城市国际购物天堂核心区发展指数报告》中成功“闯入”前三,排名仅次于上海静安区和北京朝阳区,被认为是“投资商和运营商开拓内陆市场首选区域”。
如今,这里已然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成都的首选之地。据统计,截至目前,入驻锦江区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28家,总部经济型企业达350家。今年上半年,永安行、滴滴出行、戴姆勒“Car2Share随心开”等多个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大企业、大项目的青睐,不仅让锦江成为成都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窗口,同时也让其拥有了构建主导产业新体系的肥沃土壤,更为其吸引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将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加快推进要素供给侧改革,培育产业生态链生态圈。”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正在全力建设“新经济高地、国际化城区”,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锦江力量”。
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主导产业新体系
进入7月以来,“产业发展”可以说已经成为成都的“关键词”,这座千年古城正在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而努力。
作为成都的中心城区,锦江区尽管面积最小,但单位产出却最高,汇集了大量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因此,在成都这一轮“重塑产业经济地理”过程中,可谓肩负重任。
在7月2日举行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锦江区明确表示,将全力构建“1+1+3”主导产业新体系,切实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功能品质、展现国际形象,加快建设“新经济高地、国际化城区”。
将以总部经济为龙头,新经济为突破点,商贸商务、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为增长点,锦江区期望通过这三大方向的通力合作,实现产业经济地理的重塑。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认为,锦江区通过推进三次产业、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推进、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
“一个‘新’字,既是产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的现实需要,又代表了锦江对创新经济的追求。”甘犁说。
如何理解这种“新”?以其优势产业为例,在最新发布的《锦江区促进主导产业发展三十条》中提到,“对传统商贸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引进新型业态、运用新型营销方式,提升档次能级的,最高可享受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的确,唯有注入新的活力,对产业进行有机更新,才能巩固既有优势、增加新生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我们将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加快推进要素供给侧改革,培育产业生态链生态圈。”上述负责人表示。
128家世界500强安家打造总部经济引领高地
在最新的“1+1+3”产业体系中,锦江区把“总部经济”放在了首要位置。为何如此强调总部经济?
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总部经济作为中心城区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做大做强总部经济符合中心城区资源禀赋特点,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希望能把锦江打造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引领高地。”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这种基于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吸引高端要素聚集,进而促进地区创新发展,并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的经济形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
对于意在打造“总部成都”的西部重镇来说,“掘金”总部经济的征程已然开始。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锦江区,无疑将成为成都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28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锦江,总部经济型企业达350家。同时,锦江区数量众多的高端楼宇,也为其吸引更多的总部机构、国有企业及外资机构打下了良好的载体基础。
不久前的7月12日,成都第二批超甲级、甲级商务写字楼正式出炉,锦江区内的2栋商务楼宇获评,加上第一批,锦江区以9栋超甲级、甲级写字楼的总量位居全成都第一。一位长期关注总部经济发展的业内人士指出,“优秀的楼宇也是一个投资微环境,企业也在筑巢引凤,努力经营和服务好这个微环境。”
以仁恒置地广场为例,作为成都商务楼宇的“超甲”代表,其在2011年挂牌成为“锦江区总部经济发展基地”,目前楼宇内商贸中心已聚集100余家国际品牌,去年楼宇内入驻企业在锦江区缴纳税收达5亿元。壳牌、IBM、杜邦、德勤、通用、诺华制药、拜耳、大众、东芝、花王等4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安家。
而开业仅三年的成都IFS,目前已吸引到澳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耐克、光大证券、中英人寿、中意人寿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知名企业入驻;与其隔街相望的时代广场,入驻企业也已超过200家,其中包括30家总部企业。
应该说,以高端楼宇为载体,用“好巢”引凤来,锦江区正在通过“一栋楼宇就是一个园区”的总部经济城区发展新模式,突破土地资源制约带来的发展瓶颈,撬动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北上“吸金”220亿依托重点项目发展新经济
如果说总部经济可以通过“产业乘数效应”扩大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发展新经济、以此为突破口,则将是成都锦江区赢得未来发来的“增量”优势。
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拥有区位优势、发展基础和开放平台,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其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所以我们要建设‘新经济高地’,这既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顺应科技革命潮流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破解锦江发展空间制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有意思的是,作为近代中国西部“洋务”的发祥地,锦江区始终保持着学习和创新基因,在对新经济风口的争夺中,也秉承了“两条腿”走路的传统——在大量引入国际国内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模式的同时,利用自身的第三产业优势,加上信息技术,对原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以此培育新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经济。
就在上个月月底,锦江区在北京举行了一场重磅投资说明会,一次性“拿下”戴姆勒、华平投资和同启金控等18个重大项目,“吸金”总额超过220亿元。
其中,戴姆勒作为全球最大的豪华汽车生产商之一,“Car2Share随心开”是其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创新出行服务,目前已在锦江区开设多个站点,正式进军成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共享经济方面,“Car2Share随心开”并非单例。公开报道显示,去年8月,共享汽车品牌盼达用车落户锦江;今年伊始,“永安行”共享单车区域运营中心项目落户锦江;2月,滴滴出行成都分公司落地,双方将在发展共享经济、大数据开发利用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此外,锦江区还“牵手”阿里巴巴旗下数梦工场,合力打造四川省“互联网+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助推中小微企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我们将以重点项目为依托,招引重点企业,预计年内将新增成长性较好的新经济企业100家。”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更加注重产业、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分享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打造“新经济高地”。
据悉,总规模超过800亩的锦江新经济总部园区已在规划中,预计年内启动建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