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华社:动能转换提振中国经济发展信心

    新华社 2017-07-13 17:46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动能转换提振发展信心——从“活”字看中国经济年中基本面

    新华社记者 姜琳、张辛欣、高亢

    活力,是生命力,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2017年行程过半,中国经济结构在改革中优化,活力在创新中增长,信心在转型中提升。无论宏观数据,还是微观企业,均显示“转”的进程在加快,“新”的态势在显现,“活”的气质在提升。

    新态势:“活”力愈发显现

    变中求新,新中突破。上半年,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在“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中加速推进。

    扫码进店,随意选货,自动买单,甚至连手机都不用掏……上周在杭州“亮相”的首个无人超市,不仅给顾客带来炫酷体验,还可能彻底革新零售模式和供给方法。

    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高级技术专家曾晓东告诉记者,物联网技术将每个商品、每份订单、每位客人“数字化”,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进货品种和摆放位置的精准安排。“效率高了,成本低了,超市也更加‘善解人意’。”

    不止无人超市,可随意摘挂的“壁纸电视”、“扫码即开”的共享汽车、“一键感应”的智能家居、“无现金”城市……上半年,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应用快速涌现。特别是物联网,正从概念变成现实,走进寻常百姓家。

    一方面,全新“增量”正在崛起;另一方面,量大面广的“存量”也在加速改造提升,释放出新的活力。

    当不少家电企业还在靠“打价格战”促销时,格力电器已经实现了从卖产品到提供智能装备的“蝶变”。

    自主研发近100种自动化产品,覆盖了工业机器人、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累计销售额超过10亿元。格力电器的华丽转身,成为传统行业大力推动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和10.3%,均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网上零售“跑”得更快,1月至5月,全部网上零售额增长高达32.5%。

    “上半年,我国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也呈高增长态势。这些都说明新动能在快速发展壮大,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正在加快。”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说。

    新机遇:不创新无“活”路

    创新创造、培育发展新动能,既有旧动能乏力的倒逼因素,也有寻求新机遇的主动作为。

    “越是市场竞争激烈、低端产能过剩,越需要创新来解决现有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找到发展出路。”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说。

    “不转,就没有活路;慢转,就会落后。”亨通集团执行总裁钱建林深有感触地说,江苏曾有上百家通信电缆企业,当电缆逐渐被光缆替代后,一大批企业倒闭,其中不乏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要活下来,必须瞄准行业前端,转得早、转得快。

    从光纤到光棒再到刚刚测试成功的5000米海底光缆,亨通集团自主研发的多款产品打破发达国家垄断,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跨越。加倍提升的效益更激励企业持续创新。其新一代光棒生产制造车间,占地面积不到一万平米,仅30名员工,一年产值却高达十几亿元。“这在过去传统粗放的发展时代是不可想象的。”钱建林说。

    创新带来机遇,效益强化信心。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批国企也迈出转型大步,走出了新的增长路径。

    上半年,吉林化纤集团实现产值49.89亿元,销售收入40.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7%和29.5%;纤维出口额增长1.5倍。

    吉林化纤集团党委书记刘宏伟介绍说,人造纤维的常规产品国际国内均产能过剩,但功能性、高性能产品却存在很大缺口。通过提品质、拓品种,对传统人造丝优化升级,这种以市场需求为指向的转型收效明显,一季度出口人造丝占据了40%以上的国际高端市场。

    新挑战:如何激“活”满池水

    无疑,中国经济源头再注活水。但是,从深处彻底搅活满池之水,仍需快马加鞭。

    “上半年经济增长的积极变化增多,但整体看,好的动力还不足,新旧动能接续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原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说,下半年还需要在结构调整、动能转换方面下更大功夫,把更多力气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质量效益上。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将“激活”“育新”“改旧”有机结合。在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中国两大服装基地之一的江苏常熟,随处可见“一间房、几台缝纫机”的制衣小厂。

    “为了帮助企业技术提升,我们推出了‘科技创新券’。无论企业规模多小,只要实实在在技改,哪怕‘一根针’的改造都可以获得补贴。”常熟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岚告诉记者。

    小小一张券,极大释放了创新活力,常熟既成长起来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传统小微企业实力也不断增强。“老树”与“新枝”并重,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今年以来,更多企业已从创新中尝到了甜头,增强了信心。涓涓细流,将汇聚沧海,激发中国经济释放更大的活力和潜力。

    上一篇

    新华社:中国经济结构在改革中优化 活力在创新中增长

    下一篇

    解读上半年进出口数据:五大因素助推高速增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