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债券通”开通:人民币国际化顺势进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7-04 10:55

    总成交笔数142笔、70家境外投资机构参与、70.48亿元成交额,这是“债券通”北向通启动首日交出的一份业绩答卷。

    这背后,越来越多境外投资机构正在跃跃欲试,争取早日借道“债券通”投资境内债券。

    “对外资而言,这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一家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直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内流通债券共计59万亿元人民币,合计美元是8.5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与此对应的是,一季度末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国内债券总额约为8300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债市规模的1.4%,外资投资境内债市占比远低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准。这意味着谁能率先入场,就有机会等待更多外资资金入场“待涨而沽”。

    在业内人士看来,“债券通”的开启,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进入一个新时期。以往数年,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助推人民币成为国际重要的贸易结算支付投资货币,但随着近年全球贸易趋缓,再借助对外贸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正渐行渐难,境内债券市场或将扛起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大旗。

    中国央行参事、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在近日举行的第94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间隙向记者表示,长期而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将持续推进,只是当它和短期汇率稳定发生矛盾时,相关部门不得不先兼顾汇率稳定与资本跨境流动管理,目前,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好转,资本跨境流动趋于均衡与人民币汇率企稳反弹,相关部门就会继续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债券通”的开启,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可以预见的是,‘债券通’的开启,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俨然进入了新时期。”多位国有大型银行外汇交易员指出。

    初期首选利率债

    “这几天基金内部一直在讨论‘债券通’的交易规则,进而敲定基金投资中国境内债券的初期额度。”一家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债券通”交易规则与海外机构投资策略,他专门比较了QFII、代理行等其他操作路径,发现“债券通”无论是债券交易托管清算,还是费率成本,都是最优化的交易方式。

    具体而言,QFII对境外资金投资境内资本市场有额度限定,且每月汇出资金不能超过净资产的20%,由此带来不小的资金操作成本,但“债券通”允许境外资金自由进出境内债市;相比代理行动辄10-20个交易日开户流程与相对漫长的代理交易操作流程,“债券通”则允许境外投资者直接发出交易报价指令,境内在岸市场则提供价格,直接和交易对手发生交易,大幅提高交易效率。

    更重要的是,“债券通”引入国际通用的名义持有人、多级托管制度,不像QFII与代理行采取一级托管与实名账户操作流程,更有利于满足境外机构的交易私密性要求。

    在境内债券标的选择方面,他坦言他会优先选择利率债。究其原因,由于国内债市违约事件陆续增加,令境外投资者日益关注中国信用债的投资风险,纷纷将大量资金转向利率债寻求稳健安全回报。

    “其实,多数海外投资机构都采取类似的投资策略。”这位对冲基金经理直言。从去年起,很多境外投资机构就开始加仓利率债,相应减持信用债。

    记者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境外资金增持的中国内地主权债,占总增量的14%,仅次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38%)与城商行(19%),而境外资金持有的信用债减至494亿元新低,只占去年外资持有境内债券资产总额的6%。

    知情人士透露,这种投资策略已经在“债券通”启动首日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按“债券通”首日上午成交总笔数131笔测算,其成交的67.8亿元人民币里,利率债占比高达约73%,而中票、短融等信用债的投资占比不到2%。

    在上述对冲基金经理看来,在交易初期,多数海外机构主要会选择持有到期为主,毕竟当前中美债券利差徘徊在140个基点的历史高点,吸引不少境外机构愿意借美元买人民币债券套取利差,但随着下半年美联储鹰派加息缩表等因素影响,他们则可能转变策略赚取债券交易的价差收益。

    多位国内债券交易人士认为,这将增加国内债市市场的交易活跃度。目前国有大型银行占据境内银行间债市交易量的70%-80%,且投资策略基本是持有到期,导致债券交易投资高度同质化,也给机构拓展多元化交易策略构成操作难度。

    “境外资本要真正影响国内银行间债市交易策略,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多位海外投资机构债券交易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多数国际大型资管机构更倾向采取相对稳健的投资策略——先跟踪国际债券指数被动配置国内债券,等待外资在境内债券交易市场拥有一定市场份额,才会考虑引入量化交易、跨地套利交易等投资策略。

    所幸的是,随着“债券通”打通了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的进出通道,越来越多国际主流债券指数正考虑将中国债券纳入债券指数范畴,近日花旗银行宣布将发布两只新的债券指数——“花旗中国债券指数”与“花旗中国银行间债券指数”,还从7月起将中国纳入“花旗世界国债指数——扩展市场”。

    相比多数国际资管机构的稳健操作,市场永远不缺乏激进的淘金者。

    一家海外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部分海外投资机构正在研究新的交易策略,一面通过“债券通”投资境内债券,另一方面通过QFII渠道买入收益互换等债券类衍生品,在对冲投资风险同时获取稳健套利回报。

    人民币国际化迎新阶段

    在业内人士看来,“债券通”正式启航的更大意义,在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阶段。

    盛松成表示,借鉴美元日元的国际化历程,就能发现它们之所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首先得益于两个国家具有强大的经济规模与国际贸易量,其次是债券市场给予足够的支持,比如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都大量投向美国国债,无形间助推了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债券通”对人民币提升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单个层面,一是“债券通”简化了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操作流程,为大量离岸人民币回流境内投资获利提供新便捷渠道,有利于激活境外机构吸收离岸更多人民币进行储备投资;二是助推人民币稳步提升其在SDR一篮子货币的占比。

    多位人士透露,按照中国的贸易经济规模,不少国际金融机构认为人民币占SDR的合理比重应是15%左右,但由于境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足,导致金融市场的比重被调低,最终令人民币占SDR的比重设定为10.92%,如今“债券通”打通了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市的进出通道,不排除IMF未来会相应调高人民币在SDR的比重,由此吸引很多国家央行纷纷追加人民币储备货币的额度。

    三是“债券通”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境内债券市场,大幅对冲了中国资本流出压力,令人民币持续看跌的市场氛围进一步扭转,有助于更多国际投资机构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开展多元化投资。

    多家金融机构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抱有极高期望值——若2020年外资持有的中国债券占比,达到国际平均水准的10%,假设未来3年中国债市规模增幅与社会融资总额年化增速14%相当,到时外资持有中国债券的总额将高达95000亿元,由此沉淀逾万亿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这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陈植

    上一篇

    长沙市对新房销售实行“价格监制”

    下一篇

    卡塔尔航空再开新航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