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汤亚文
2016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直接投资达到了创纪录的465亿美元,是2015年的三倍水平。在这波轰轰烈烈的赴美投资浪潮里, “玻璃大王”福耀玻璃的曹德旺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人物。
2016年10月,福耀集团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的莫雷恩工厂隆重开工,这也是世界最大的单体汽车玻璃工厂。据路透社报道,福耀集团在美国的总投资在2017年将达到10亿美元。
▲福耀玻璃厂区 图片来源:谷歌街景
开工不到一年时间,这个举世瞩目的工厂就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起伏,中美双方也都在互相磨合,适应对方的文化。在“蜜月期”中,给当地带去2000个工作岗位的福耀集团曾被美国媒体称为“受欢迎的存在”。与此同时,厂方管理层也承受着员工的诉讼和美国政府部门的罚款,美国汽车业强大的工会组织也让福耀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鲜挑战。
用厂房所在地媒体《代顿日报》的话来讲,这一切都是福耀集团“成长的烦恼”。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因为文化冲突而在海外投资遭遇困境的案例数不胜数,这也绝不仅是曹德旺一个人的烦恼。
互惠互利,福耀牵手“铁锈带”小镇
位于代顿市的莫雷恩原本是个典型的美国“铁锈带”城镇。2008年,通用电气关闭了这里的工厂。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甚至将莫雷恩称作一个“令人痛心的过时象征”,直到2014年,福耀集团买下原通用电气厂房,并投入重金改建成全球最大的单体汽车玻璃工厂。
据路透社报道,福耀集团为莫雷恩厂投资了大约5亿美元,雇佣2000名左右的员工,并预计在2017年底之前将员工数量提高到2500人。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福耀集团与代顿市,本来应该是一场互惠互利的完美“结合”。
CNBC分析道,虽然美国的人工成本仍远贵于中国,但是考虑到燃料、水电、运输和税收负担等因素后,福耀玻璃在美国设厂具有成本优势。更何况对于生产汽车玻璃的福耀集团来讲,俄亥俄州距离通用总部所在的五大湖区很近,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图片来源:谷歌地图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在地图上看到,福耀玻璃厂地址设在莫雷恩的福耀大道第800号,紧邻美国75号国道,交通便利。该厂距离五大湖区的底特律、克利夫兰等汽车制造业城市不远,且有高速公路直通。
路透社援引曹德旺的发言说,“我们的顾客希望我们的厂址离他们更近一些,这样才能保证供应链稳定。”如果从中国运输的话,海上的风暴或者货运方的延迟都会带来损失。
福耀集团目前在中国市场占据70%的份额,但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只有12%。路透社估计,莫雷恩工厂如果运转顺利,可以使福耀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提高一倍。
而代顿市这个制造业曾经衰落的地方,因为福耀玻璃的大手笔投资又开始重现生机。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2016年全美制造业工人占总人口比例下滑了0.4个百分点,但莫雷恩工厂所在的俄亥俄州“逆势上扬”,增加了0.1个百分点。代顿日报将福耀玻璃的这笔投资,形容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奖品”。
根据中国日报报道,俄亥俄州长卡西奇在莫雷恩工厂剪彩仪式上说,“得益于我的好朋友曹主席的远大视野和大力投资,现在有2000个本地家庭的生活即将得到极大改善。”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卡西奇州长还对中国日报记者表示,“我们一直在和福耀一起工作,他们是非常棒的合作伙伴。”当地老工人也表示,为福耀选择了代顿感到自豪。
据福耀美方高管对代顿日报记者表示,福耀的到来使得这座工厂的生产效率大概提高一倍左右,很多美国员工也对中国同事的敬业精神和工作强度表示敬佩。
蜜月期结束,美国人“怨声载道”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这个本该双赢的投资,却因为中美双方在职场文化、经营理念和监管政策方面的分歧,使双方产生了很多龃龉。
对于曹德旺的福耀玻璃来说,在考虑了区位因素、燃料原料和生产成本之后,千算万算却没想到因为对美国法规的不熟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福耀厂区 图片来源:Business Journal
6月10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中国工厂的文化冲突》,文中列举了福耀莫雷恩工厂开工以来遭到的监管和投诉:
一位名叫丽莎·康诺利的员工抱怨说,如果没有足够早地提前申请带薪假,福耀就会以旷工为由对工人进行纪律处分。
一个名叫詹姆斯·马丁的前雇员表示,他在工作时暴露在刺鼻的化学物质中,使得他的双臂起疱,肺活量变小了。
2016年11月,联邦职业安全与卫生署(OSHA)对福耀的一些违规行为处以逾22.5万美元的罚款,比如缺乏完善的锁定防护机制,以确保工人修理或保养设备时机器电源是关闭的。OSHA前负责人戴维·迈克尔斯教授表示,这种失误在竞争激烈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很常见,它很容易导致断肢甚至死亡事故。福耀在今年3月与OSHA达成协议,将罚金降至10万美元。
代顿日报6月5日报道,一位前员工斯塔格斯代表自己和其他“境遇相似”的前同事们,在联邦法院对福耀玻璃发起了集体诉讼,指控福耀经常让自己加班,却没有足额发放1.5倍的加班工资。
代顿日报另一则报道还指出,莫雷恩工厂员工还抱怨一些安全标签都是用中文写成的,他们也必须依赖谷歌翻译软件才能和中方管理人员沟通,并且员工手册上的考勤规定经常修改。
美国强大的汽车工会,更是福耀集团遭遇的新鲜挑战。
▲支持工会的员工在厂区宣传 图片来源:代顿日报
全美汽车工人协会(UAW)在美国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1979年该协会拥有150万成员,而如今只剩下40.8万人。这和美国制造业衰落的大趋势相吻合。根据美国制造业协会的数据,1994年全美共有1680万个制造业岗位,如今只剩下1230万个,金融危机时期甚至更低。
据代顿日报报道,从今年起,UAW工会一直在福耀员工中征集签名支持。根据规定,只要有超过30%的员工签名支持,UAW工会就可以在美国劳动关系委员会的监督下发起全厂员工投票,以决定莫雷恩工厂的员工是否要整体加入工会。
UAW工会的俄亥俄领导人肯洛兹拒绝透露目前已经征集的签名人数,代顿日报根据相关人士的说法,估计已经签名支持的员工最多只占6%左右。
代顿地区商务部副主席克什纳就对此点评到,“我认为签名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有94%的福耀员工还是对雇主满意的。”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今年4月,福耀集团给莫雷恩工厂的员工增加了每小时2美元的时薪,让很多员工感到满意。另据路透社报道,福耀集团在2014年收购了芒山工厂后,管理层也和当地钢铁工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针对外媒对福耀玻璃的上述报道,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努力向福耀玻璃公司进行求证,希望获得回复。但截至发稿,未能获得公司回应。
文化差异大,海外投资“碰壁”实属正常
企业“出海”投资或并购,文化差异将是面临的一个重大障碍,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把握不准东道国产业环境、当地文化和政策法规而吃亏“碰壁”的,绝不仅只有福耀玻璃一家。
▲福耀莫雷恩工厂内部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奔驰的母公司,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在1998年收购了美国三大汽车厂商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也在当时被称作汽车界的“天作之合”。
然而由于双方企业文化的巨大冲突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新成立的集团第二年就宣告巨亏,这段“联姻”也维持了不到十年时间。2007年,戴姆勒出售了克莱斯勒集团股份,两家公司正式宣告“分道扬镳”。
人力资源网站Global Forced的案例分析显示,德国和美国车企在服从权威的文化、生产运营流程以及工资津贴的发放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区别。在一番内部争斗之后,德国式企业文化在合并后的新集团内占据了绝对上风。
原克莱斯勒集团的美国员工编了一个笑话:请问“戴姆勒-克莱斯勒”该怎么念?正确答案是念戴-姆-勒,因为克莱斯勒是沉默的(不发声的)。
这样的分歧也导致合并后的新集团内耗严重,最终走向了分手的命运。
根据研究机构Rhodium Group的数据,2016年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总额为465亿美元,为2015年水平的三倍,很多公司也是头一遭走出国门。这些出海投资的中国企业还需要学习适应东道国的政策法规和文化环境,补上缺失的一课。
▲Rhodium Group报告截图
由于海外投资经验的缺乏,中国和日本等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成功率要低于对此驾轻就熟的西方企业。咨询机构Baker&McKenzie集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欧美企业对外投资的成功率在64%左右,日本企业则只有52%的成功率。
这份报告还指出,“文化上的差异可以是一把双刃剑。有些情况下雇主和雇员之间可以因此而擦出花火,但有时候这种差异可以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欧美的企业习惯于尽快推出新项目,在项目上线后对暴露的问题快速修正;而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的企业更喜欢精心规划,从开工前就设计好整套蓝图。
一位驻扎在上海的金融业内人士司克德对南华早报表示,“中国企业不喜欢花钱购买咨询报告这样的虚拟服务,他们希望把钱投在厂房等实体资产上。”
另外,由于文化差异,中国公司做决定的时间往往是欧洲企业的两倍,因为中国商人更习惯于在事前做足调查工作,以至于常常因此错过稍纵即逝的商机。
每经编辑 郑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