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机器人”挑战数学高考得105分 你觉得成绩怎么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6-08 14:08

    “高考机器人”计划在2020年考上北大、清华。

    每经编辑 张强 杨弃非    

    每经记者 张强 杨弃非

    柯洁与AlphaGo的人机大战让人工智能进入大众视野。然而,除了下围棋,飞速发展中的人工智能还能做什么?一家来自成都本土的人工智能企业做出了一次新的尝试——让机器人参加高考。

    昨日(6月7日),成都高新造人工智能系统“准星数学高考机器人”AI-MATHS,对2017高考数学科目发起了挑战。最终,在断网断库的情况下,机器人以平均15分钟一套的速度,完成了两套高考试卷的作答。分别获得105分和100分的成绩。

    据悉,作为国家863科研计划的首要项目之一,“高考机器人”计划在2020年考上北大、清华。除了数学,今后还会进行地理,历史等文科科目的试验。“这次是我们的一次阶段性的公开测试,机器人的最终成绩与理论上仍旧有一定差距,之后会对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 准星数学组别的研发负责人、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导符红光表示。

    媒体十分关注“高考机器人”

    半小时答两套卷

    丢分是因为语文没有学好

    6月7日傍晚6点,离2017年高考数学科目的考试结束只有1个小时, 在成都市高新区天府新谷,AI-MATHS蓄势待发,在众多嘉宾媒体的共同“监考”下,汇报自己近两个月的学习成果。

    据悉,此次考试的试卷来自互联网,由工作人员搜寻到之后再人工录入。而AI-MATHS则在完全断网断库的情况下进行答题,11台服务器被单独搁置在房间内,没有任何人员干预,在作答完毕后,由打印机打出其答案。

    “联网联库相当于开卷考试,计算机可以依靠其远超人类的搜索匹配能力,而断网断库就和真正的高考一样,是闭卷考试。靠的是对平时练习的消化理解。”AI-MATHS的“家长”,清华大学苏州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林辉这样说道。

    其实,早在今年2月份,AI-MATHS就已经依靠100套题目的训练量,在模拟考上拿到了93分的成绩,随后研发团队加大强度,前已训练500套、约1.2万道题。技术人员希望机器能够树立相似人类的杂乱逻辑推理才能与联想才能。企图让机器在较少样本和较少资本消耗的情况下,具有“举一反三”才能。

    六点二十八分,北京市2017文科数学卷录入完毕,22分钟后,机器人便提交了答卷。而第二场考试使用的全国二卷,更是仅用十分钟便作答完毕。经过来自成都三所高中的优秀教师现场判卷,AI-MATHS分别取得105分和100分的成绩。

    对机器人的单项成绩分析后不难发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AI-MATHS”表现十分亮眼,北京文科数学卷选择题满分,填空题20分;全国卷二选择题55分、填空题20分,主要的失分点都集中在逻辑复杂,表达灵活的解答题上。有些题目甚至是0分。

    而这也暴露了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难点,就是如何让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规范化的数学语言,解题没有问题。自然语言复杂的题目就很难。“对于AI-MATHS”来说,数学没有做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语文没有学好。“科大讯飞科研院院长胡国平这样说道。

    先练力量再学套路

    阅卷教师:机器人进步空间很大

    虽然与预期的110分有些差距,林辉还是认为这次的测试是比较成功的,林辉表示,这次之所以选择公开测试,是希望能够让大家知道,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它能够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能够让我们看到新的思路和模式。

    一位参与阅卷的教师也认为,“高考机器人的进步空间会很大。如北京考试卷中有一道立体几何的证明题,机器人选择的解题思路与大多数学生选择的不同,却依然解答正确,这在思路上有所创新。今后人工智能可能会帮助教育工作者建立丰富的题库,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

    林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断网断库的小样本训练只是第一步,是为了训练机器人的联想推理能力,大幅降低应用领域数据采集,清洗分类和人工标注的成本。有了这样的沉淀,再联网联库,就能够如鱼得水,为跨行业应用做物美价廉的技术支撑。

    “教育只是我们的第一步,今后我希望人工智能在医疗,保险,金融等领域都能够大显身手”林辉说道。

    “成都高新区已聚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30家,分布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推荐引擎和协同过滤等领域。”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道,成都高新区将主动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提前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作为将准星云学带到到高新区的“介绍人”,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对今天AI-MATHS的表现非常满意,“准星云学在高新区这三年取得的飞速发展,正是高新区创业生态环境良好的佐证,是普罗新技术,把握新技术,追求新技术的企业典型,高新区应发现更多这样的企业,政府带头开放管制领域,帮助企业实践探索,会有更多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地成长起来。” (实习生赵思强对此文亦有贡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美格智能等3只新股9日申购(申购指南)

    下一篇

    【鼎信通讯:河北设有分公司 将关注和跟随雄安新区建设】鼎信通讯(603421)今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河北设有分公司,业务范围与总公司一致;公司的定位是为电力行业提供配套的产品和服务,雄安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