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高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经记者 高涵 每经编辑 谭玉涵
英国当地时间6月3日晚,伦敦发生两起恐怖袭击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48人受伤,此次袭击距离曼彻斯特体育馆爆炸袭击不到两周时间。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回应此次袭击事件时,谴责互联网巨头为恐怖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当前,英国正在推动立法,要求Facebook旗下WhatsApp、苹果iMessage和FaceTime等授权政府获取其端对端加密信息。
据《纽约时报》报道,对于英国的新加密法律,包括微软、推特(Twitter)和雅虎在内的数家美国科技巨头曾向英国议会表示,新法律可能会强迫它们为该国情报机构留后门。苹果称,“后门不仅仅只会被‘好人’使用,也会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恐袭威胁下英国盯上加密信息
今年以来,英国恐怖袭击事件频发。在今年3月份英国发生的另一起袭击中,恐怖分子在发动袭击之前使用 Whatsapp 进行了通信。随后,WhatsApp 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6月3日的恐袭事件再次让各界的目光聚焦到是否应削弱信息加密以阻止恐怖分子策划袭击这个问题上来。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回应此次袭击事件时称,英国必须要与国际社会一道,规范互联网,防止极端主义蔓延,阻止恐怖分子的计划。
当前,Facebook旗下WhatsApp、苹果iMessage和FaceTime等通信平台都采用的“端对端”加密。所谓“端对端”加密,即如果甲与乙发短信,则此短信仅甲跟乙可以看到,即便是Whatsapp等提供服务的平台也无法读取此短信。
据彭博社报道,英国政府希望通过立法,让科技公司能留下“后门”,情报部门可以获取嫌疑人的短信历史记录。
英国《卫报》的查尔斯·亚瑟(Charles Arthur)撰文称,特蕾莎·梅提出的规范互联网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制造出了更多的问题。亚瑟写道,“信息加密不可能被废止,因为它本身只是一种算法。即便禁止WhatsApp此类应用,恐怖分子依然能找到其他的替代品。”
英国议会议员约翰·曼恩(John Mann)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支持首相的提议,“我再次呼吁,若恐怖分子使用互联网公司平台进行联络,则该互联网公司应当为此内容负法律责任。”
英国不是唯一一个想要在科技巨头的平台打开信息“缺口”的国家,美国也曾做过尝试。美国联邦调查局曾要求苹果公司帮助解锁恐怖袭击嫌犯所用iPhone,并要求苹果为FBI开发政府专用的“政府系统”,遭到苹果公司拒绝。
彭博社认为,一旦英国强制科技巨头削弱其信息加密级别,其他各国都将纷纷效仿。
加密信息战旷日持久
面对各国获取加密信息的态度和措施,科技公司并未束手就擒。据《纽约时报》报道,2016年,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曾花费数月与一系列欧洲政界人士会晤,游说支持更安全的加密技术。
《纽约时报》称,这样的努力在部分反对以国家安全为名弱化企业加密技术的欧洲国家收到了效果。德国拒绝接受英国和法国考虑的相关新加密法律;荷兰政府去年也曾发表公开信,明确反对在苹果等公司提供的加密服务中留后门,称这些后门“也会使加密文件被犯罪分子、恐怖分子和国外情报机构所利用”。
但随着恐袭事件变得越发频繁,Facebook、谷歌、微软、Twitter等公司的态度似乎也渐渐有所软化。
据福克斯新闻报道,此次袭击事件过后,谷歌发表声明称,将与政府及NGO组织共同合作,“确保恐怖分子在网络上没有办法发声”。社交平台Facebook也表示,将对极端主义言论采取更为强硬的对抗措施。但均未提及“端对端加密”。
一位英国政府官员于上月底告诉彭博社称,部分公司积极响应英国政府的要求,但另一部分则并不愿意。
假如科技公司不愿授权政府获取信息,结果会怎样?彭博社认为,这些公司极有可能会遭到处罚。但退一步说,即便英国立法授权了情报机构获取加密信息,这些公司仍然有机会“反抗”,因为加密信息不像获取通话记录那么容易,公司只需说自己做不到或者宁愿上法庭便可。最极端的情况也就是被政府禁止提供部分或者全部服务,但考虑到当前社交网络在竞选活动当中的广泛使用,禁止其服务不太现实。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