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国锋
最近共享雨伞出了一个奇葩事:在23日,有不少上海市民表示在陆家嘴一带看到了共享雨伞的身影,就挂在人行道等市政设施上。而仅仅过了一天多一点,这些雨伞居然一起“不翼而飞”。这是怎么回事?
缺乏管理法规的雨伞
据该共享雨伞相关负责人透露,实际上,他们早在公司周边的范围投放过一批雨伞。但投放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共享雨伞带来的损失并不小。“主要是雨伞内部没有定位,丢失的数量还挺大。”
该负责人表示,为了防止雨伞被用户拿走,现在只有用户在借用的地点还伞之后,才能在程序上立刻确认雨伞已经归还。如果用户没有定点还伞,就需要下一个用户在借伞之后去确认上一个用户已经还了伞。其还强调,该“确认”环节只是在操作过程中多出了一个步骤,方便后台进行检测,对用户而言,只要还了雨伞,即便没有点击“确认”,后台也不会继续计费。
但是,借了伞之后还得回去原点还伞,似乎有点“定点租赁”的味道在里面,不太像共享吧……
而之所以消失,还是跟企业没有和政府沟通好有关。该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还没有正式收到相关执法部门要求取缔的通知,但承认之前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进行了沟通却没有沟通好,之后将会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有政府部门也回应称,目前该共享雨伞企业还未与任何相关政府提出过投放申请。
上海第一家落地的共享雨伞企业,才开始投放了第一批500把雨伞就遭此厄运。作为降雨量较大的一座城市,上海也被许多共享雨伞企业看作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前,另一家共享雨伞企业“魔力伞”称将会在6月正式进驻上海。考虑到魔力伞是以终端机器为主要取伞设备,因此魔力伞团队会将投放地点的重心锁定在沪上各大商场内部。此外,另一家名为oto的共享雨伞企业也将在5月31日来沪。据oto创始人透露,首批共享雨伞将会使用无桩投放的方式,先在室外进行投放试点,大约投放5万把左右,“我们会先将雨伞投放出去,看看政府的反应,之后再作出相关调整。”该创始人表示,最初投放的试点也会有一个计划,“主要还是像陆家嘴、外滩、新天地等人流较多的地方。”
但是,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投放,都给相关部门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室内投放易造成潮湿环境,如何防止雨伞带来的安全隐患?室外投放涉嫌占据较多公共资源,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作为一种新事物,最初对共享雨伞的管理方式没有相关的法律可以查询,有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管理都必须遵照一定的法律法规,但是目前法律和条例上对共享雨伞还没有约束,新生事物在管理上总会比较有难度。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共享雨伞公司调用的并不是市民的闲置雨伞,而是一些公司采购或者制造了一批雨伞后进行的投放,并收取相应的费用和押金。所以共享雨伞本质上所进行的就是一种互联网租赁雨伞的行为。有业内人士认为,共享雨伞从目前来看,因为其具有“租赁”属性并且以盈利为目的,而非“共享”,那么共享雨伞在投放时,特别是在户外公共区域投放时,就更需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和社会的监督。
又有雨伞获得了融资
共享雨伞是不是一个真的需求,或者会否成为一个新风口,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多,而获得融资的消息也开始传出。近日,共享雨伞品牌“JJ伞”就获得了昂若资本数百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从目前来看,共享雨伞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有桩”和“无桩”。前者同时铺设雨伞和智能伞架,用户依靠设备自助完成借还动作;后者则与ofo、摩拜等共享单车类似。
而与后者相比,有桩的运营模式尽管在借还都受到场景的限制,但却规避了监管的问题。以JJ伞为例,其为“有桩借还”,将设备放置到人流量较大的B端(写字楼、商场、医院、银行以及地铁站等),为B2B2C的形式,除了投放设备外,团队还负责日常的运营和维护,包括雨伞数量的调度和更新等。
有桩借还的公共自行车在使用中需要面临的问题是,由于车桩的数量固定而自行车的数量并不可控,还车十分不便。但是,创始人张世民认为,“有桩雨伞”并不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除了雨伞方便携带,不能立即借还并不会对用户造成影响外,另一方面,雨伞在使用时间上通常以“天”为单位,因此“潮汐现象”的压力会比较分散,而JJ设置的以每12小时为一计费单位的模式也使得用户的还伞时间相对宽松。
一个现实问题是,共享雨伞的消费频次和天气挂钩,因此在运营过程中受地域和季节的因素影响相对明显:在长江以南虽然降雨量大、降雨时间长,将来可能成为共享雨伞的“主战场”,不过,雨季长、降雨量大的另一面是,当地居民本身已经养成了随身携带雨具的习惯;北方地区整体降雨较少,降雨和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所以共享雨伞能够切入的即时性需求到底有多大仍需验证。
除了使用频次外,具体到线下运营成本、产品损毁率等也是需要探讨的细节。有投资人此前接受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从共享雨伞的角度出发,其使用场景通常是下雨天,而且还是自己没有带伞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总的来说,下雨天数是有限的,还要忘记带伞的时间更是有限的,因此共享雨伞可能不是一个高频行业。而如果不是高频行业,那么客单价必须要足够高,而雨伞的租赁价格绝对不可能太高。从这个角度出发,共享雨伞可能并不是一个特别适用能做大的市场和行业。
通俗点而言,共享雨伞圈钱能力不强。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雨伞属于易耗品
共享物品的经济模式基于高频,其盈利点也需要用户的高频使用。但雨伞相比共享单车来说属于易耗品,在频繁使用后折损要怎么计算,是否能覆盖成本成为疑虑。
2、入局门槛低
共享雨伞门槛比较低,这样的项目更需要资金去占领市场。但大量雨伞进入市场后,雨伞在咖啡馆、火车站或地铁站等公共场合摆放时,导致的管理问题也将很严重。
3、致命性痛点:季节性限制
在多雨的地区,而且小雨、阵雨很难有生意,要想保证用户使用,雨势、持续时间都要一定规模,并且用户还没有带伞,这个时候才可能会去用共享雨伞。
4、照抄共享概念无竞品优势
目前来看,共享雨伞只具备“共享概念”这一个“核心优势”,但这一个优势很难弥补上面三个缺点。共享单车甚至共享充电宝之所以能够火,其背后的意义在于这些企业后面带来的大量人机互动的数据和经验值的累积,这能给未来互联网行业和ToC端的线下场景的结合产生巨大的想象空间。雨伞则比较困难。
最后,根据公开信息,这些共享雨伞玩家已经进场:
JJ伞:今年4月开始运营,在深圳、海口、厦门等地进行投放,获昂若资本数百万天使轮融资;
OTO雨伞:今年3月在上海发布,尚未投入运营,计划首批投入5万把,并投放1000个借还桩;
魔力伞:今年上半年成立,在广州地铁沿线均有投放,运营规模在千把左右;
共享e伞:“雨伞界ofo”,获四野创投会(深圳)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春笋”雨伞:预计于6月北京和上海铺设首批10万件产品,有桩借还模式,获5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未透露;
支付宝:和商户合作,用户在APP内查询到借还地点后即可扫码借还,以推广芝麻信用的信用借还服务为主。
(来源: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