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药丸!”
“原来这是共享金钱啊。”
在同一日,共享单车“战友”ofo和摩拜双双被爆出贪污丑闻。
就此,ofo和摩拜先后发布了声明。
有意思的是,这两家企业都声明,这是假消息。有意思的是,这两家企业都声明,这是假消息。
对于贪污传闻,ofo的投资者之一蚂蚁金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不予置评”。
“这些只是爆料,并没有事实证明是属实的,建议直接联系相关企业。”摩拜的一家投资机构如是回复。
对于摩拜单车的上述声明,元璟资本合伙人、ofo投资人刘毅然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我们支持公司的做法,公司高速成长总会有各种问题要跨越。但只靠自觉、情怀不够,要有完善的制度支撑。”
钱,烧个不停
虽然ofo和摩拜都否认了贪污说法,但有一个却是事实,最近以来,这两家企业很烧钱。
据了解,ofo现在已取得融资超越6.5亿美元(约合44.78亿元人民币),估值20亿美元(约合137.76亿元人民币),摩拜也不相上下,已取得包括腾讯、富士康、携程、红杉资本等投资方6亿美元以上融资。
资本投入这么多钱,ofo和摩拜究竟花哪去了呢?
由于并非上市公司,共享单车企业的财务资料并未公开,对于这个问题,在《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采访中,摩拜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ofo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融资主要用于扩大车辆覆盖,预计在今年覆盖全国200个城市,海外20个国家。
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
4月22日,摩拜宣布累计投放了超过365万辆智能共享单车,单日产能超过10万辆。假如知乎上的爆料属实,那么,摩拜的365万辆单车,牵涉到的贪污金额将达到3.6亿!而且该爆料中涉及的是摩拜的核心管理层。
ofo表示,目前向市场共投放了近500万辆单车。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单车高损毁率极易成为贪腐的温床。
一位法律人士则认为,假设存在严重的贪腐现象,很可能是投资方没有做好监督,没有参与到管理中去。
一位风投人士则表示,摩拜单车和ofo基本把国内一线基金都拉上了船,这些投资人不可能不会算账、不懂预防,在签订投资协议时应该有明确的资金使用条约规定。
疯狂扩张的后遗症
一位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他相信内部贪腐是存在的,贪腐的温床就是共享单车的“坏账”,还有共享单车企业血拼扩张的后遗症。
根据企鹅智酷此前的调研,ofo和摩拜用户上报车辆故障的比例分别为39.3%和26.2%(有用户认为这个数字低了,共享单车的损毁率足以让自行车厂商焕发青春)。
共享单车几乎是一夜之间热度猛涨,两家企业血拼市场互不相让,融资了一轮又一轮,单车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共享单车几乎是一夜之间热度猛涨,两家企业血拼市场互不相让,融资了一轮又一轮,单车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
此前ofo的CEO戴威就对媒体表示,公司越做越大,节奏压力也很大,各部门、系统都是赶着建的。“今天觉得车可以投产打样了,过两天又发现怎么没有风控,没有质检。”
业内人士质疑,如此赶着建的风控部门,会有多高的效率?在这么迅猛的扩张速度和市场血拼中,还要将内部管理和风控做得井井有条,是否真的是为难ofo和摩拜了?
法律后果
“假设存在这种情况,投资人有两个选择:一是按照投资协议上的约定要求损害赔偿,二是如果他们挥霍完了就报警抓人。”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如果爆料属实,就可能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犯罪。
“相关人员如果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法律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表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根据爆料,ofo和摩拜被爆出有贪腐行为的,是整个公司从基层到高层,甚至涉及创始人(胡玮炜为摩拜单车创始人兼总裁,王晓峰为联合创始人兼CEO,夏一平为联合创始人兼CTO,三人为摩拜单车的最高管理层),如果真的都卷入贪污丑闻,那么企业和行业将何去何从?
不了了之?
一位投资人表示,企业一般会直接辞退贪污的高管和基层,但是涉及创始人就比较尴尬了,不了了之居多。没有创始人,业务也没有办法操作,投资人又不可能越俎代庖去经营企业。
其实有不少投资人被创业者坑过,创业本身失败率就高,我们都有心理准备。
“创投要有非一般人的眼光。”宝杰控股集团董事长兼CEO张杰也表示,贪腐本来就是风险之一。
一位电商分析师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其实贪腐在电商企业中并不少见,ofo摩拜等即使有,也不会更加夸张,在信息源未确定的情况下对其大加批判没有必要。
一位参与ofo投资的机构方表示,只是网站上的传闻而已,不能作为证明,他们愿意给创业者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也有一位单车使用者表示,现在谁都知道,摩拜和ofo的资金来源并不仅仅是投资人投资,还有用户押金……他已经去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