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这部熊猫领衔的电影在美国“亮”了

    新华社 2017-04-23 14:17

     

    这部熊猫领衔的电影在美国“亮”了

    Disneynature网站截图

    4月22日,地球日(Earth Day )。

    一部以大熊猫为主角(之一)的电影,选择这个时间点,在美国开启全球公映。

    不要误会,这并不是又一部《功夫熊猫》,而是由中国导演陆川执导的自然动物影片——“Born in China”(我们诞生在中国)。

    导演陆川:熊猫只是中国的一种色彩

    这部熊猫领衔的电影在美国“亮”了

    陆川在时报广场,远处大屏正播放Born in China宣传片。(导演团队提供)

    幸运的美国纽约观众还未进电影院,就已通过时报广场“中国屏”抢先欣赏了这部影片的精彩片段。

    熊猫当然是美国人眼中绝对的中国巨星,不过,Born in China一片的主角还包括金丝猴、雪豹等中国珍稀动物。

    “熊猫只是中国的一种色彩,雪豹、藏羚羊他们代表着中国各种各样的人生,”在美参加影片全球推介会的陆川说,“让中国电影走出中国,是需要一些 把手 ,让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能够有最直观的切入点。”

    影片刚公映,在美国专业影评网站“烂番茄”(Rotten Tomatoes)上的新鲜度指数已达83%,观众评分(点赞率)为91%,表现出众。

    这部熊猫领衔的电影在美国“亮”了

    “烂番茄”网站相关截图(4月22日)

    珍·古道尔博士:动物有自己的性格

    《我们诞生在中国》以三个动物家庭的趣事为主线,讲述了大熊猫丫丫抚育熊猫宝宝美美的亲情故事;隐居高原的雪豹达娃带领两个孩子在逆境中生存的家园故事;以及密林中金丝猴淘淘“浪子回头”的励志故事。

    影片由迪士尼自然(Disneynature)与SMG尚世影业等中国合作方联合制作。

    这部熊猫领衔的电影在美国“亮”了

    Disneynature推特账号的相关截图

    预告片称,这是Disneynature迄今为止“最具野心的作品(the most ambitious film yet)”。

    “摄影师年复一年等待,就是为了能展现这些动物的性格,”著名动物保护专家珍·古道尔(Jane Goodall)博士就本片接受美联社访问时说,“人们说 喔,Disneynature赋予动物性格 ,不对,是动物有他们自己的性格。”

    Disneynature 将从公映第一周卖出的每张电影票中捐助一定数额给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用于中国野生大熊猫和雪豹的保护。

    崔天凯大使:中美人文交流会有更多佳作

    这部熊猫领衔的电影在美国“亮”了

    4月21日,华盛顿,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出席《我们诞生在中国》展映活动时致辞。(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21日在华盛顿举行《我们诞生在中国》影片展映活动。

    “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比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重要,至少也是同等重要。”崔天凯大使说。

    不久前,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确定建立四个主要对话机制,社会和人文对话是其中之一。崔大使相信,在这个机制下,中美双方将来还有很多类似的交流活动,也会有更多佳作出现。

    这部影片去年8月已在中国首映。先睹为快的国内观众纷纷点赞,称其为2016年“暑期档的一股清流”。

    这部熊猫领衔的电影在美国“亮”了

    4月21日,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导演陆川(左)向观众介绍《我们诞生在中国》。 (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2017年“地球日”在美国正式公映后,《我们诞生在中国》会以10多种语言陆续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专访陆川:不仅是熊猫,中国还有许多文化元素可以展现

    特约作者:雷倢 肖雨杨

    《我们诞生在中国》可谓中美电影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在陆川看来,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讲好了故事。

    “中国是故事的富矿,”陆川说,“我们有很长的历史、很多的民族、城市、乡村,多元的文化结构,还有很多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如果静下心来,一定能找到很好的故事来合作。从野生动物这一步开始,中美可以再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合作讲好故事。”

    从《功夫熊猫》到《我们诞生在中国》,熊猫似乎成了中美电影合作的纽带。但陆川认为,熊猫仅是美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意象,“我们还要努力做一些事,拓展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

    在熊猫之外,影片《我们诞生在中国》里还有雪豹、金丝猴,藏羚羊以及仙鹤等。“熊猫只是中国的一种色彩,雪豹、藏羚羊他们代表着中国各种各样的人生,”陆川说。

    他说,让中国电影走出中国,是需要一些“把手”,才能让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能够有最直观的切入点。

     

    这部熊猫领衔的电影在美国“亮”了

    时报广场大屏播放Born in China宣传片。(导演团队提供)

    “这次影片由熊猫引申出来,有了熊猫,美国人才会觉得这是中国。但除了已经成形的概念、文化形象外,中国需要拓宽一些新的形象,因为中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需要展现更广阔的中国。”

    陆川坦言,这3年半的拍摄制作是中美双方不断磨合的过程。

    “Disneynature是有自己完整的操作手册的,当把这套准则拿到中国来做中国故事,而我又不是一个很愿意守旧的人,这个过程中,摩擦和磨合是不可避免的。”他说。

    而他感触最深的是,美方对故事的尊重,让他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陆川提到,雪豹妈妈死去这样伤感的结局,一般是不会出现在迪士尼电影之中的,但制片人罗伊强烈要求留下这段,因为陆川对他说,这个片段是这部电影的诚意——并不是所有生活在中国的野生动物都不会面临生存的威胁,如果改成一个美好的结尾,那就是在欺骗观众。

    令陆川有些意外的是,这三年半中,迪士尼没有一次向他提过市场的话题,都是在想怎么讲故事。在制作工艺上,迪士尼配备了最优质的团队,让陆川每一个想法都能实现,不会落空。迪士尼甚至成立了一个故事委员会,给故事提建议。

    迪士尼对细节的追求,在陆川看来,也值得中国电影人学习:“电影前后剪辑了10次,每一版的剪辑,他们都看过。这足以看出他们对质量的追求。”

    上一篇

    【央视揭秘:纺织垃圾变棉被 堂而皇之进商场】本月,在哈尔滨市郊,上门回收旧衣服、旧棉被的商贩突然多了起来。据说有人以每吨600元价格回收,医院废弃的大褂棉被是畅销货。随着记者暗访,一条以纺织垃圾为原料

    下一篇

    【哈佛最新研究认为一夫一妻共同育儿是遗传行为】近日,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在《自然》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认为一夫一妻养育儿女是遗传行为。科学家们首次将DNA与哺乳动物养育习惯的差异性联系在一起。 这一研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